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文化产业市场的勃兴

珠江新语:文化产业市场的勃兴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10 年来长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支撑着它那日益开放活跃的文化产业市场。而作为文化产业市场的骨干企业——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出版事业的崛起,又使它在珠江文化的总体建设中发挥了核心市场的重大作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穗、港,曾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

珠江新语:文化产业市场的勃兴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10 年来长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支撑着它那日益开放活跃的文化产业市场。而作为文化产业市场的骨干企业——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出版事业的崛起,又使它在珠江文化的总体建设中发挥了核心市场的重大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穗、港,曾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号称“华南影都“的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拥有完备的电影基础设施和享誉中外的专业创作人才,奉献了诸如《孙中心》、《廖仲恺》、《出嫁女》、《寡妇村》等一批国内、国际获奖片。乘改革春风兴办的深圳影业公司,以其灵活的特区制片方式,广揽人才,集纳港资,连出佳片(如《你好!太平洋》、《联手警探》等)而独树一帜。珠海市电视剧产量高,录像带出品率高,并建起了电影城。得内地影人入迁之助的澳门,终于结束了不出产电影的历史。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年产粤语国语影片百余部,仅次于美国、印度而居世界第三。在外片自由涌入的情势下,港产片仍稳居每年10 大卖座片之七成,深得港民喜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固有魅力。由此可见,只要以适当的方式调控、发掘、壮大、利用粤港深珠澳的影视企业力量,其主导本地区文化产业市场和对外辐射的巨大潜能就必将得到释放而影响中外。

珠江三角洲又是世界上广播电视台覆盖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电台方面,有内地的珠江经济台、文艺台、英语台、广州台、深圳台、珠海台;香港的10 座广播电视台,以及澳门的2 座广播电视台。电视台方面,有内地的中央台、岭南台、珠江台、广州一、二台、深圳台、珠海台、香港的明珠台、翡翠台、国际台、本港台、以及澳门台,加上北达韶光、东至汕头,南联三亚总长1532 公里的三大广播电视微波干线的双向信息传递作用,形成了一个除直播广东部分节目的桂、琼两省(区)外,还包括粤湘、粤赣、粤闽交界处的广大地区的“珠江电视文化圈”,拥有上亿受众。它借助先进大众传播媒介以新闻方式、社教方式、广告方式、文艺方式对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和潜移默化影响。(www.xing528.com)

与影视业鼎足而立的音像出版业,以其大众化音像制品的巨量推出,在珠江文化产业市场中正扮演着活跃非凡的角色。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最新公布:目前省内登记注册的音像出版、复录单位已达到52 家(珠江三角洲地区41 家,占78%),其中有13 家获准出版文艺录像带,珠江三角洲便占了11 家,达84%,其密集程度全国罕见。这里面,有全国第一家成立的太平洋影音公司,8 年出版录音带7000 多万盒,唱片1000 多张,录像节目12 万盘;有得到文化部、广电部好评的被认为送审样片格调高的广东音像社(3年出版音带800 多万盒,曾与峨影音像社合作出版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大型片集);有使中国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生产激光视、唱盘能力国家的深圳激光节目出版发行公司(可年产激光唱片500万张,视盘150 万张),等等。10 余年来,这13 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国内外电影、电视剧、戏曲录像带480 多种,录音带数千种,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香港则是国内引进港台海外音像带的主要的版权授予者,大小录影会30 多家,其中较大者拥有本港或海外电视台及大影业公司的电影与电视剧版权,片库存量丰富,租带服务便捷周到,会员日众,对内地的文化幅射力不断增强。

诚然,极目南眺,影、视、音像3 支文化大军驰骋珠江三角洲大地,电闪雷鸣,侠衫警装,血泪情仇,动魄惊心。这其中,既有“军“内各旅团间的激烈竞争,优胜劣败;又有“军”际间的攻防联合,集团作战,敷演出一场既有珠江文化亲缘关系和爱国主义传统之“同”,又有制度规章、风格流派、品位俗雅之“异”的雄伟瑰丽的文化撞击的场面。一个严峻的问题终于摆在了人们面前: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以现代化影视音像出版业为主角的珠江文化产业市场的存在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