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与文姜联手背叛鲁桓公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与文姜联手背叛鲁桓公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可是,当局者迷,鲁桓公大概是想,文姜毕竟是齐侯的妹妹,有她从中斡旋,有利于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只不过,齐襄公和文姜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鲁桓公的痛苦之上。四月初十,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宴会过后,齐襄公令公子彭生驾车将鲁桓公送回宾馆。其一,他和文姜兄妹通奸,并且谋杀文姜的亲夫鲁桓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与文姜联手背叛鲁桓公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

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这一年春,在双方边境摩擦不断的情况下,鲁桓公带着夫人文姜前往齐国拜访齐襄公,一方面是为了协商解决两国边境冲突,另一方面是天子要将女儿嫁给齐襄公,指定鲁桓公为主婚人,因此要与齐国方面商量有关操办婚礼的事宜。

国家元首出访,第一夫人作陪,在今天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当时却引起了鲁国群臣的强烈反对。按大夫申的说法:“女子有夫家,男人有妻室,不可互相轻慢,就叫作有礼。如果违反这一伦常,必定会出问题!”

的话,已经说得很难听了。他必定是听到什么风声,才会发出这样的议论。可是,当局者迷,鲁桓公大概是想,文姜毕竟是齐侯的妹妹,有她从中斡旋,有利于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再说了,他很爱文姜,也禁不住文姜的软缠硬磨,心一软,便答应了文姜的要求,带着她来到了齐国。

这当然是大大的非礼!诸侯的女儿出嫁,没有省亲一说,除非被夫家休掉,否则再无回国之日。至于国事访问,那就更没有带着夫人去的先例。鲁桓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应该。

齐襄公与鲁桓公在泺地相会,宾主相谈甚欢,该消除的误会都消除了,王室与齐侯家的婚事也谈妥了。齐襄公很高兴,邀请鲁桓公夫妇到临淄去住上一段时间,鲁桓公欣然应允。

可就是在临淄,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齐侯通焉”,意思是齐襄公和文姜通奸了。

这怎么可能?他们可是兄妹啊!

虽然不是一母所生,可毕竟都是齐僖公的儿女啊!

这太乱了。回想起来,当年齐僖公要把文姜嫁给郑国的世子忽,遭到拒绝,会不会是文姜已经与齐襄公有私情,而且传到了世子忽的耳朵里呢?当年文姜出嫁鲁国,齐僖公不惮“非礼”,亲自送亲,会不会是担心路上发生什么丑事呢?

又据野史记载,当年文姜出嫁,齐襄公曾以诗相赠:“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诗的意思是,桃花如同红霞般美丽,虽然种在我的家门口,我却没有采摘,现在飘落于地,真是让人唏嘘!文姜亦以诗相和:“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桃花每年都会盛开,就算是今年不采摘,难道来年春天都不开花了吗?千万记住我的叮咛啊!——这是正常的兄妹之情吗?

野史姑妄听之,齐襄公和文姜私通,却是不争的事实。鲁桓公虽然迟钝,在临淄住的日子久了,对文姜与齐襄公的迎来送往也心知肚明了。当时齐国还有人以这桩风流韵事为背景,写了一首诗:

“敝笱在梁,其鱼鲂。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这首诗收录于《诗经·齐风》,大意是:破鱼篓儿横在水坝上,只见鱼儿互相追逐,快乐得像云像雨又像水。只不过,齐襄公和文姜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鲁桓公的痛苦之上。

再老实的人也不甘心戴绿帽子。鲁桓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只能任由别人摆布,但还是找机会向文姜发了一通脾气,责骂她不知廉耻。但这一骂,骂出问题来了:文姜跑到宫里,向齐襄公告了一状。(www.xing528.com)

四月初十,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鲁桓公心情郁闷,很快就喝醉了。宴会过后,齐襄公令公子彭生驾车将鲁桓公送回宾馆。彭生是齐国有名的大力士,半路上略施手脚,鲁桓公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薨”了。

春秋》简单地记载:“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而《左传》也仅仅是语焉不详地说:齐侯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鲁桓公死在车里。

一桩证据确凿的谋杀案,鲁国的史书为什么要记载得这么遮遮掩掩呢?那是因为:第一,鲁桓公带着文姜去齐国访问,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他本人应该对此负责任;第二,鲁桓公正月访问齐国,四月被杀,在齐国流连了三个多月,不理国内政事,虽有被逼无奈之处,但也不可原谅;第三,鲁桓公戴了绿帽子,等于鲁国戴了绿帽子,鲁国人写起这段历史,总是感觉难堪,难以下笔。

鲁桓公死得暧昧,当时鲁国的群臣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就更暧昧。他们给齐僖公发了一份含糊其词的抗议信,大致意思是:敝国君畏惧您的虎威,不敢安坐家里,前来贵国修好,事情办成了,非但没有回国,还稀里糊涂地死在贵国,也不知道找谁负责,在诸侯中引起了恶劣的影响,请您杀了公子彭生,也好对各国有个交代。

这份抗议信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有点想讨回公道,却又怕对方发威;有点想指桑骂槐,却又欲说还休,堪称奇文。齐襄公收到这封信,倒是毫不含糊,派人杀了公子彭生,算是给了鲁国人一个说法。

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会之,高渠弥相。七月戊戌,齐人杀子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

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称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这一年秋天,齐襄公亲自率领大军,来到郑、卫边境上一个名叫首止的地方。郑国现任国君公子带着高渠弥前去会见,结果公子被杀,高渠弥被处以车裂之刑。

齐襄公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一,他和文姜兄妹通奸,并且谋杀文姜的亲夫鲁桓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了撕掉身上那张“无道昏君”的标签,他必须做一两件有影响力的大事。那么,为冤死的郑昭公报仇,惩治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高渠弥,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其二,大胆推测,郑昭公还是世子忽的时候,曾经领兵替齐国打败北戎,有恩于齐国;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也一直对郑昭公青睐有加,两度想将女儿嫁给他。两国交往的过程中,当时的齐国世子诸儿有没有可能和世子忽结下深厚的友谊?甚至于文姜有没有可能早就对世子忽芳心暗许?可能性很大。那么,为郑昭公报仇便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了。

有意思的是,公子此行,本来也想带上祭足同去,但是以祭足的老奸巨猾,怎么会看不出齐襄公的意图?于是称病不去,躲过一劫。事后,人们称赞他有先见之明,知道如何避祸,他不无得意地说:“那倒是没说错。”

公子死后,祭足又主持大局,从陈国迎立了郑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仪为君。这样算起来,他已经是郑国的六朝元老了,真真是:铁打的祭足,流水的国君。

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诸侯国里争权夺位,天子家里也不消停。

周桓王在世的时候,宠爱幼子克(字子仪),并将他托付给周公黑肩。这是欠考虑的。自打虢公林父于鲁桓公十年逃亡虞国,周公黑肩便是王室唯一的卿士,也可以说是朝廷的首席执政官。在有太子佗(也就是周庄王)的情况下,将王子克托付给周公,是什么意思呢?大夫辛伯便劝周公不要接受这样的任务,说:“侧室享受王后的待遇,庶子等同于嫡子,两卿同时执政,分封的城池和国都同等规模,这都是动乱的根源。”说白了,你作为首席执政官,应该辅佐的是太子,而不是其他人。这不是个人感情问题,而是政治体制使然。违背规律行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周公黑肩听不进去。他一心辅佐王子克,即便在周庄王即位之后,也还是为王子克考虑,甚至于想要杀掉周庄王,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发现了黑肩的阴谋,向周庄王报告。周庄王于是杀了黑肩,王子克出逃南燕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