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未来的创意与科技进步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未来的创意与科技进步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类的创意、人类的科技进步,均源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2016年,英国法尔茅斯大学的西蒙·科尔顿教授,通过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展示了“绘画傻瓜”的智能艺术创作,并以此为傲。笔者认为,“艺术”是“技术”实现的主导与核心。但是,恰恰是“艺术与创意”的某些缺陷和不完美,才是让“创意”成为“创意”的重要因素。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未来的创意与科技进步

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事物便是神秘,这也是一切艺术科学的源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人类创意、人类的科技进步,均源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千百年来,人类习以为常的世界,正是来源于过去对想象的坚持。我们生活在数字世界中,在这样空间关系相互关联的时代,当一切都与不断扩大的网络融为一体时,“数字化”也正成为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设计不可避免的必需品。

对于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而言,“技术”是实现“艺术”创造的工具和手段。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形态、创作、审美、设计手段及最终的视觉传播效果,带来崭新的思维空间。设计创意,既有艺术的思维,也有技术的思维;而关键技术,则体现在各种新技术与艺术的配合创作。不同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设计效果,取决于不同的硬件、软件功能。

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凝结了人类大胆的想象与突破,在创意和设计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那么,人工智能能否做到“艺术智性”呢?

人们通常认为,对艺术、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人类独有的特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除了对人类技巧的模仿,逐渐展现出了属于机器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尽管人们承认,机器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但在人们的印象中,机器仍然更擅长理性的工作,例如精于计算和逻辑分析,对感性的领域、设计或创意知之甚少。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竟然在艺术创作和情感表达上也崭露头角,这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2016年,英国法尔茅斯大学西蒙·科尔顿教授,通过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展示了“绘画傻瓜”(The Painting Fool)的智能艺术创作,并以此为傲。经过数年的发展,“绘画傻瓜”被赋予了想象力——能够更灵活地解释创意,并发展其描述,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不参考任何特定图像,然后具有意识地进行绘画。至今,“绘画傻瓜”已学习了上万种绘画方法和风格,还能根据它每天看到的新闻,选择合适的“情绪”来创作。“绘画傻瓜”创作的作品《椅子》,曾在巴黎画廊公开展出(图1)。

图1 “绘画傻瓜”的智能艺术创作图片来源:http://www.thepaintingfool.com/

在“绘画傻瓜”的网站主页上,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自述:

关于我……我是绘画傻瓜:一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有抱负的画家。这项计划的目标是,有一天,我将被认真对待,我的身份是被作为一名创意艺术家。我的天性在于表现出可能被认为是熟练,鉴赏和想象力的行为。我的作品已在真实世界和线上画廊展出。在我的概念身后的想法,已用于解决非人类智力中的情感和意图等哲学概念;我使用的有关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技术论文已发表在科学文献中。[1](图2)

图2 “绘画傻瓜”的网站主页上的自述

图片来源:http://www.thepaintingfool.com/

“人类至上”的想法,使得人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不自觉地想要把“艺术与审美”“设计与创意”限定为人类才有的东西。对于“绘画傻瓜”这种对抗式程序人工智能的艺术技巧,大多数人或许感到惊讶。

那么,艺术是什么,创意是什么?

笔者认为,“艺术”是“技术”实现的主导与核心。“艺术和创意”与时代有关,与艺术的语言表达有关,也关系到个性。电脑程序是一种游戏,而程序的游戏不带感情色彩。但是,恰恰是“艺术与创意”的某些缺陷和不完美,才是让“创意”成为“创意”的重要因素。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理念与创意,源于“创意”主观文化艺术修养,既包含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又包含了对美和丑的审视以及对审美价值观念的表达。创意与实现的技术表达,也存在艺术思想与和技术形式下的“交互对话”,同样具备人脑与电脑操纵“人机对话”的特点。

2018年,人工智能艺术工作室OUCHHH在法国巴黎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诗意AI”(Poetic AI)的沉浸式体验展览。“POETIC AI”是一个充满诗意、情感和交互性极强的展览,几何形态的无限影像模式,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以巨大的空间效果呈现。这些多媒体形式是AI翻译了2000多万行科学家所写的涉及改变人类历史的关于光、物理、时空的文献,并利用回归神经网络,将这些转译的整个文章和书籍数据语料库进行三维可视化。展览将这些可视化影像投影在3300平方米的空间中,人们可在这一无限变幻的光线运动中忘我体验。光线和运动的效果,通过一种预设的算法自动生成,在黑暗的展厅中,无穷无尽的线条、字母和图形在目之所及处闪烁、跳动,试图向观众展示诗意的AI风情,古老的文字和最新的技术在这里实现了一次浪漫的对话(图3)。

图3 “诗意AI”沉浸式体验展览(www.xing528.com)

图片来源:https://www.atelier-lumieres.com/en/

2016年,G20杭州峰会——杭州西湖景区《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近年来中国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大型演出的成功展示之一。这台演出在最自然的美景与最顶端演艺科技的自然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结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包括交响乐舞蹈,越剧,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结合了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呈现,中西合璧、精美绝伦。这是中国新媒体视觉创意科技在全世界的呈现。同时,晚会也突出展示了杭州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融合国际元素,反映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形势(图4)。

图4 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

图片来源:http://www.news.cn/

技术方面,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每秒提供无数个想法和经验,但它们不一定具有与人类一致的艺术诉求与偏好。艺术的思维,不管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是认识的一种深化,是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

设计师面临着如何将交互设计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深化到发掘其中蕴含的艺术内涵的层面,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本质创意与视角变化过程,蕴含了情感表达、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热爱生活、敏锐感悟与创意的冲动,以及对“文化艺术无国界”的人类艺术传承与借鉴提高问题。

“敦敏乃人本,煌煌聚人神。大化籍美力,盛放为天真。”这是《大盛敦煌艺术展》的前言。

2019年12月,敦煌——这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走出石窟,利用数字技术呈现的全息舞蹈、VR观敦煌以及敦煌复刻乐器展、敦煌服饰展等多种创意展览与活动形式,使观众领略千里之外的大美敦煌。展览立体搭建了敦煌莫高窟精品洞窟,莫高窟285窟、榆林25窟全窟整体仿真呈现。此外,还有美轮美奂的壁画、彩塑复刻品,突破时空的局限,将学术、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带给观众一场可感、可视、可听、可触的观展盛宴(图5)。

图5 《大盛敦煌艺术展》展览会场图片来源: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莫高窟初识计算机,就尝试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同25位全国政协委员一道提出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向游客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之后再适度实地参观洞窟,以缓解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间的矛盾。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将高科技数字技术与视觉艺术融合,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宜等“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方式,让敦煌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活起来”“动起来”“走出来”。20分钟的影片《梦幻佛宫》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制作过程分为典型洞窟数字化采集、高精度球幕CG渲染和影片后期阶段。到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向全球发布的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敦煌的全新视角。2017年,“数字敦煌”英文版上线。点击鼠标,就能身临其境地免费观赏洞窟(图6)。

图6 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营,图为《梦幻佛宫》超高清实景球幕电影

图片来源:http://www.gstv.com.cn/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文化的传承、艺术与历史的“容颜永驻”正在成为可能。历经沧桑岁月,历经时光年轮,古老文明的智慧终将照见未来。“数字敦煌”向世界展示“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强大感召力。文化的共同传承,文明的传播,守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终会将厚重的历史文化挖掘与展示。

由此,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风格的新媒体艺术,不断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

艺术与技术多元性的创新和运用,不断丰富的想象力与卓越的技术视觉特效,反过来又促进了思想的不断更新。交互性的行为与视觉更加能贴近大众,设计师与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关系,具体反映出人的因素是交互设计的核心,是面临如何将交互设计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深化到发掘其中蕴含的艺术人文内涵的层面,是由表及里的本质创意与人文视角的拓展过程,也是从热爱生活到文化积淀,从精神上的追求到情感上的表达,从即刻地敏锐感悟、到不断地创意冲动的联动过程。

因此,适应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价值体现,仍然在于人。

【注释】

[1]笔者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