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创意构建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创意构建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的演变带来了空间的变化,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不同阶段的技术影响,建构观念和形式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并行不悖。二是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应用研究。三是新媒体艺术公共性的提倡和关注研究。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着眼于公共领域的艺术与文化表达,在该章阐述的三种分类和定位上,实际彼此相关。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创意构建

技术的演变带来了空间的变化,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不同阶段的技术影响,建构观念和形式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并行不悖。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本书的研究主题——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建构,也是沿着技术的线索,展开“空间”的分类,并对应相关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类型、技术方式、营造互动场域等。在东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书籍论文和创作中,已可见相关成果。

20世纪50年代,各种艺术运动将传统艺术推向各种新型城市空间,艺术家的偶然性和参与性举动加强了城市的活化性,形成环境的媒体化,如奥托·皮纳(Otto Piene)的“天空艺术”,克里斯托和詹妮·克劳德夫妇(Christo &Jeanne Claude)的“大地艺术”等。迄今为止,政府、学者多在关注和研究社会审美与文化的互动意识形态变化,对新媒体艺术与公共空间构建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尽管如此,有关数字媒介环境的社会形态、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应用及新媒体艺术公共性的提倡和关注研究等研究成果依然可以成为重要的资料来源与依据。

一是数字媒介环境的社会形态和精神研究。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2009)指出,在崭新的媒介生态中超越电子邮件和网站等的新媒介形式,使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用户的地位,“人”成为界定主流媒体的核心要素。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2013)通过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的应用案例,论述大数据对社会交流方式提出全新挑战,是改变组织机构,社会与公民关系的方法,也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向、如何运用大数据的新媒体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进行了阐述。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艺术的自主性是艺术“面对社会效用性要求时的相对独立性”。埃佐·曼奇尼和弗吉尼亚·塔西纳里(Ezio Manzini & Virginia Tassinari,2013)讨论了关于社区设计中可持续品质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关系、时间、工作、协作、规模、场所以及复杂性等。维克多·马戈林(Victor Margolin,2012)既对交互设计创新的设计行动框架阐释,也认为这是可持续设计价值观与途径的衔接。社区关系与可持续品质的精神和需求,带来了交互设计的转变,这既是思维范式的转变,也改变了社群的角色、动机及构想,并最终实现新的经济模型。黄鸣奋(2011)则尤其研究了新媒体艺术形态以互联网、电信网、移动通信等多种网络彼此互联为表现和工具,使原先有所区别的媒体用户群及诸多社会功能相互融合。

二是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应用研究。

美国MIT媒体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发明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字化互动技术,以此来提高人类的思维表达能力,使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能够快速交流沟通。德国卡尔斯鲁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整合当代艺术博物馆、互动艺术媒体博物馆等多种公共空间的资源,结合生产和研究、公共展览等,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在当下新媒体艺术形态所表现出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媒体艺术对社会结构的改变。欧洲新媒体艺术家杰弗里·肖(Jeffrey Shaw)通过新媒体作品(《场所:鲁尔》《易懂的城市》《金牛》等)表明,新媒体艺术起到信息过滤器的作用,产生的视觉自动化重构了人与数码的新关系。斯科特·麦奎尔(2013)认为,当代城市是媒体-建筑复合体,新媒体艺术的实验性实践,可以借助对公众能动性的新形式的促进,为探索关联空间的主要潜力提供有益的试验台。基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功能,王小慧(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2010)主持的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通过上海2010世博会城市规划场馆建设系统设计,展示新媒体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之一的发展形态及趋势。陈玲(2007)提出新媒体艺术作为与当代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技术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以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法,系统论述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是新媒体艺术公共性的提倡和关注研究。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引用荷尔德林的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哲学阐发,曾旨想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早在“欧洲数字内容全球网络”(2000)文件中,就强调了深化新媒体文化内部结构、社会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理解。美国凯文·麦卡锡(Kevin F.McCarthy,2002)提出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性。王荔(2009)以新媒体艺术发展为主要线索和依据,诠释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审美形态不可或缺的部分,阐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潜能和影响;并指出新媒体艺术作为与当代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法,系统论述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功能,刘燕(2007)探讨了传播科技对后现代认同产生的影响,强调能动的受众通过媒介积极主动地建构身份认同。

综上,在第一章中,本书将新媒体艺术界定为: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基于计算机“0”和“1”的二进制语言,由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媒体制作技术及其艺术成果的产物。在艺术设计、媒体技术、载体上表现出多种形式,包括了从“纸质媒体”到“屏幕媒体”,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的多样结合。第一章节的论述,旨在从观念艺术引出新媒体艺术的设计演变,阐述现代艺术中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并呈现新媒体艺术的媒体材料多样性。(www.xing528.com)

接着,本书将“媒体”与“空间”的整合作为第二章的主题引领读者探讨。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着眼于公共领域的艺术与文化表达,在该章阐述的三种分类和定位上,实际彼此相关。着眼于物理媒体空间,实体化与普及运用,说明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物质保障、应用价值;着眼于社交媒体空间,媒介化取向,说明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连结与沟通作用;着眼于文化媒体空间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涌现的审美与精神定位,说明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美的启发作用。

第三章以“共振的技术”作为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方式概括。主要阐述了公共空间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以及如何与艺术交叉融合,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在公共空间中体现。本章首先阐述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诸相,包括发展状况、技术运用方式等多通道交互,再引入对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取向思考,也是艺术观念的多向度与技术的共振和互动,基于此,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设计,同时也在营造互动场域,营造着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化”。

第四章基于“新媒体与生态”的主旨阐发,围绕“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生态赋能”展开。美国传播学家波兹曼(Neil Postsman)将重点置于媒体如何影响人类知觉、理解、感情与评价,我们与媒体的交互又如何促进或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以此建立媒体生态学。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首创了“文化生态”(Culture Ecology),重点研究文化因适应环境而变迁的方式。对于新媒体与生态的理解,生态学的价值之一即为新媒体提供了新视角,并从系统与相互联系的角度,去思考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与服务、与社会的状态。

基于此,第四章对“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生态赋能”的论述,一方面解释了社会对于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支配、制约或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对社会的适应、反映和改造功能。本章重点从生态角度,思考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艺术,着眼于数字化时代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媒体生态、社交生态与人文生态。

第五章以“创意新空间”为主题,阐述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意构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方式,成为营造活性空间的因素,并且通过“共同审美”营造创新空间,为人们带来积极生活。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营造新空间,也意味着这些不同的因素,如个人技能、社会或文化环境、建筑环境、政策环境等与人们行为的结合。这也说明了影响生活的媒体空间形式及其与互动行为的相互关联。本章从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意构建空间价值与意义切入,分析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数字化形态,并以一些国家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发展,作为创意构建新体验和新环境的设计案例。

第六章则主要通过设计案例,从“设计的思考”引入对“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教育与实践”的分析。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的空间开始,是一种朴素的发现与实践过程。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的设计教育,具体应该怎么做,过往的经验和实践也很多。近几年,笔者一直围绕着教学课程群——课程创作及毕业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将学院的有关课程,由对宏观空间的关注,转向了对身边小处、小空间的设计发现,这也逐渐变成了每一届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和发现的设计目的。

这一实践性设计的决定和实施,源于新媒体艺术的设计教育更多关注身边空间的目的。人和空间、社会的关系,日常的生活,社会社群社区关系等,这些存在于普通的生活。从媒体艺术如何改善周围空间,如何尽一分力量让空间环境变得更好这样的角度,来推动教育,并促进实地的设计和实践。第六章甄选了历届优秀学生们的作品案例,在现场的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在每一次通过媒体艺术对空间的完善与创作中,笔者带领学生们从身边的公共空间开始,用设计改善生活,激发创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