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赣南客家方言差异:流动客家的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

赣南客家方言差异:流动客家的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汉语方言学界,上述各地的客家方言被统称为“赣南客家方言”,并普遍赞同赣南客家方言可划分为几个“方言片”,但在具体划分方法上意见不一,以下三种为主要观点。此说将赣南客家话区一分为三:“东小片”、“西小片”和“环形小片”。这一观点是郑材在以下二十四处设置观察点,从音调、音声和音韵方面对各地客家话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来的。

赣南客家方言差异:流动客家的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

(一)汉语方言学界的观点

根据多数汉语方言研究者的观点,赣南的一市十七县中,除去一部分为赣语区、官话区和闽南语区外,绝大部分都属于客家话区,其具体分布如下〔47〕

赣语区:宁都县的琳池乡和洛口乡;

官话区:赣州市区、信丰县的嘉定镇和桃江乡的大部分地区、龙舌乡的部分地区以及大阿乡的太平围村;

闽南语区:兴国县的社高乡、赣县的江口镇、吉埠镇和茅店镇;

客家话区:瑞金、于都会昌定南、龙南、全南寻乌、安远、大余、崇义、上犹、南康、石城等十三县全域和兴国、宁都、赣县、信丰等四县中赣语区、官话区、闽南语区以外的地区。

在汉语方言学界,上述各地的客家方言被统称为“赣南客家方言”,并普遍赞同赣南客家方言可划分为几个“方言片”,但在具体划分方法上意见不一,以下三种为主要观点。

一是“东西两片区分说”。“东片”大致包括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和全南等县全域以及兴国、宁都、信丰三县的客家话区;“西片”大致包括大余、崇义、上犹、南康和于都等县全域以及赣县的客家话区。〔48〕

二是“宁龙余南两片区分说”。“宁龙片”大致包括兴国县内潋江镇以北及以东区域、于都县内与兴国接壤的北部以外区域、宁都县内赣语区以外的区域、石城、安远、会昌、瑞金四县全域、上犹县内紫阳、寺下、油石、城关、沿湖、中稍六乡以西的区域、崇义县内横水镇以北及以西的区域、大余县内南安和荡平两镇以西的区域、信丰县内沿西南县境的区域和龙南、全南、定南、寻乌四县全域。“余南片”包括赣州市郊(除黄金和水东两村)、赣县、南康、信丰县内官话区以外区域、兴国县内潋江镇以南区域、上犹县东部、崇义县内横水镇及东南区域、大余县内南安镇及其以东区域。〔49〕(www.xing528.com)

三是“三小片区分说”。此说将赣南客家话区一分为三:“东小片”、“西小片”和“环形小片”。其东西划分基准与“东西两片区分说”大致相同,而把南康、上犹、崇义、大余、全南、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境内沿赣南边界由北经西至南、从三面围住“东小片”和“西小片”的环状区域单独划出,名之为“环形小片”。这一观点是郑材在以下二十四处设置观察点,从音调、音声和音韵方面对各地客家话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来的。〔50〕

表2.5 郑材的赣南客家方言观察点

资料来源:郑材:《从语音的历史演变看赣南客家的分片问题》,载闽西客家研究会编:《乡音传真情——首届客家方言学学术研讨会专集》,1994年。

(二)当地民间的说法

明末清初至“客家热”尚未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数百年间,赣南地区民间对“客家话”是另有界定的,即只有明末清初及以后来自汀江流域和梅江流域一带的移民及其后代的母语才被称作“客家话”。

那些祖先在更早之前就已定居赣南的人们的母语,虽然被汉语方言学界归类为客家话,但当地居民却把它与客家话严格加以区别,称为“本地话”。

而同样是明末清初的外来移民,若不是来自汀江流域和梅江流域一带的,其母语也不被视作“客家话”,如上所述,来自广东河源、讲河源话的移民及其后代的母语就被称作“河源话”或“河源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