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的客家:客家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对印书业和图书贸易的影响

流动的客家:客家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对印书业和图书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印书业和图书贸易曾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业,成为当地社会的经济支柱和人们的致富之源。〔107〕姑且不论四堡印书究竟始于何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至晚在康熙年间初期,印书业和图书贸易已经成为四堡居民的主要生业。(二)四堡的图书贸易四堡的印书业经营者一般都兼营图书贸易,这从工坊的名称也有所反映。

流动的客家:客家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对印书业和图书贸易的影响

在位于长汀连城两县交界地的四堡,有马屋、雾阁等十几个村庄,90%以上的居民为马姓或邹姓,马姓主要聚居于马屋,邹姓主要聚居于雾阁。明清时期,印书业和图书贸易曾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业,成为当地社会经济支柱和人们的致富之源。〔106〕

(一)四堡的印书业

关于四堡印书始于何时,一直众说纷纭,当地居民中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说始于明万历八年(1580)。雾阁村的邹学圣曾任杭州仓太使,万历八年期满退任准备回家乡,而其妻为杭州人,考虑到三个儿子的读书环境,不想离开杭州去往偏远的四堡。于是,既为给儿子们印刷课本,也为“镌经史,以励后人”,邹学圣专门去学了雕版印刷技术,并购置了雕版印刷工具带回四堡,在雾阁村开设书坊。

另说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四堡马氏宗族十一世祖马驯在正统年间(1435—1449)中进士,此后数十年在外,担任过户部主事、户部郎中、四川左参政等官职,于成化二十三年告老还乡。为给本族子弟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使更多的本族子弟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马驯把雕版印刷工具和技术带回了马屋村。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在马驯于弘治九年(1496)去世之前,《马氏族谱》和《乐丘先生诗文集》等马驯的著作已由四堡的马氏宗族印刷出版。持这一说法的,主要是四堡的马姓居民。

再一说法是,四堡早在南宋就已经有印书业。此说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据《临汀汇考》记载,宋人方夷吾的《集要方》刻印于临汀;[16]另是福建省图书馆所藏南宋文集《古灵集》的封面上有“临汀郡斋”之印记。故可推知:宋代时,汀州已有雕版印书。而历史上汀州境内的雕版印书始于四堡,所以,四堡的印书业最迟在南宋时期已经起步。

1993年出版的新编《连城县志》和《长汀县志》关于四堡印刷起始的叙述,都采用了上述第一种说法。〔107〕姑且不论四堡印书究竟始于何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至晚在康熙年间初期,印书业和图书贸易已经成为四堡居民的主要生业。据《邹氏族谱》记载,邹孟纯(1619—1672)年轻时曾在广东兴宁一带“刊刻经书出售”,“颇获利”,于康熙二年(1663)回到四堡雾阁开创书坊,继续从事图书贸易。又据《马氏族谱》记载,马维翰(1639—1700)年轻时“贾书于江广间者凡十四五年,颇获利”,后回四堡马屋创办马屋的第一家书坊——万竹楼,“募匠剞劂梨枣,摹印书籍以为诸贾贩,其利且倍蓰于远贾”。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四堡印书业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印刷基地之一。〔108〕四堡地区的居民半数“以印书为业”,〔109〕马、邹两姓居民中从事印书业的人更多达60%以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印书用的雕版。20世纪末,从那些尚残存于世的老建筑物,还能依稀窥见当地印书业曾经的盛况。明清时期,当地书坊的建筑物一般采用具有耐火性能的砖瓦,民间称此为“风火屋”。据马屋宗祠委员会在1993年10月进行的调查,马屋村当时尚存的1万余幢老建筑物中,40%以上为“风火屋”,其中占地面积1 000平方米以上的有14幢,500—1 000平方米的有42幢。

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随着石版印刷、铅版印刷等西方印刷技术传入我国,四堡地区的印书业开始衰退;至光绪年间(1875—1908),整个四堡地区只剩下几家书坊勉强维持经营。民初,当地书商谢跃生创办维新书局,引进石印和铅字排版印刷技术,印刷小学教科书等书籍,该书局在土地革命时期还为红军印过《步兵操典》。〔110〕另外,四堡人在外地经营的印书业——如邹森成、马宇望和马鹤山在广西贵县经营的立本堂、邹远昌广西百色经营的启智书局、马传新在广东梅县经营的翼经堂、马传恩在广东翁源经营的西园书局、马炳芳在广东兴宁经营的德文堂以及马传图在上杭经营的林兰仪记等,也都通过积极引进石印和铅字排版印刷等新技术寻求生存和发展。

(二)四堡的图书贸易

四堡的印书业经营者一般都兼营图书贸易,这从工坊的名称也有所反映。一般只经营印书业的工坊,称为“印书房”或“印书坊”;而兼营图书贸易的工坊,则称为“书房”或“书坊”、“书局”。在《马氏族谱》和《邹氏族谱》等文献史料能得到确认的书房、书坊、书局有64家,另还有一种说法,四堡印书业最盛的时期,仅书坊就超过100家。印书房(坊)大多从书房(坊、局)接订单,书房(坊、局)几乎都是从印书房发展而来。如马怡庵在16岁时靠二捆印书纸起家,到36岁时成为能够制作《四书集成》木版的大书坊的老板。〔111〕

1.四堡境内的图书市场

四堡有两个较大的定期墟市:一是赖家墟,建于明代,位于马屋村;二是公平墟,建于乾隆年间,位于雾阁村。这两个墟市交易的物品并不限于图书,还包括各种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另外,每年正月十五,在马屋村和雾阁村之间的官地坝有一年一度的图书交易会。交易会上除零售外,还有图书批发。近年有人发现邹氏族人经营的“文海楼”书坊部分的“售书账”,十四笔光绪年间以前的批发业务,每笔的营业额都在8两白银以上,最多的一笔为14两白银。(www.xing528.com)

2.四堡境外的图书销售网络

除了在四堡境内等候客户上门买书,四堡人还走出去销售图书,到外地开辟市场。其方法主要有两种:行商和到外地开店。

行商,几乎都是流动书贩,很少算得上“商人”。大多是成年男子,父子、叔侄、兄弟、朋友,二三人结伴而行;通常每人挑两个书箱(约长56公分、宽24公分、高43公分),每箱可装书近30多公斤;沿一定的路线,到一些县城、集镇、墟市售书。很多行商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路途中,在四堡的时间只有二三个月。〔112〕行商外出售书的路线主要有北线、西线和南线三条,各线具体路径大致如下:

北线主要有四个方向:第一,从四堡出发,经清流,往闽江流域各地;第二,从四堡出发,经宁化,往建宁或泰宁;第三,从四堡出发,经丰城,往临川、南昌、九江,再往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地;第四,从四堡出发,经临川,往安庆芜湖宜城、南京、湖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地;

西线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从四堡出发,经长汀城,往上杭、潮州、汕头、广州、广东西部等地;第二,从四堡出发,经广州,往梧州、贵县、灵山、横县、南宁、北色、云南等地;第三,从四堡出发,经长汀城,往江西南部,再往湖南南部。

南线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从四堡出发,经连城县城,往永安、南平、建瓯、崇安、浦城、福州、温州及浙江东部等地;第二,从四堡出发,经朋口,往广东各地;第三,从四堡出发,经朋口,往龙岩、漳州、厦门、泉州等地。

在一些流动书贩发现销路最好、利润最丰的市场所在地,四堡书商会考虑开设书店。据说,邹殿谟、邹述文父子在江西樟树镇开设的书店,是第一家四堡书商开设在外地的书店,它可能开设于17世纪末。〔113〕开设于外地的书店,原则上是四堡的书房、书坊、书局的分店。最初的业务往往单纯只是售书,由四堡总店雇用挑夫把图书运送过来;之后,随着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到印刷、装订等,在经营方面也就会越来越独立

如上述销售路径所示,历史上四堡书商的销售范围大都集中在中国南部地区,在表4.6中也能看到这种倾向。而实际上,四堡当地确也流传有“求发展,去南方;去北方,遭白眼”的谚语。关于其原因,按照一位四堡马氏家族出身、在当地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的说法:“也许是因为语言不通吧。”真若如此,这似乎可成为反驳传统客家论的所谓“客家话乃古代中原汉语”的一个依据了。

表4.6 四堡邹氏书店在四堡以外地区的分布

  资料来源:《四堡邹氏族谱》。

那么,四堡地区的印书业和图书贸易为何会兴盛于明清时期?上述那位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明清时期闽粤赣地区科举受到普遍重视,从而扩大了与科举考试相关的教育类图书的市场需求;而另一方面,福建省境内雕版印书重地建阳麻沙和崇化先后遭遇火灾[17]古今书版皆成灰烬,从而给四堡的印书业带来商机。第二,汀江流域地区造纸业发达,又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就使四堡的印书业能够方便地获取必要的原材料——印书所需纸张和天然墨泥、制作雕版所需木材等。第三,邹、马两姓居民不仅具有勤奋创业的精神,而且具有把握商机的洞察力。此三点可概括为“天时”、“地利”和“人和”。而在这三者之外,当地自然条件使人们无法靠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为生,而必须利用当地资源,寻找和发展其他谋生方式——这一背景也绝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