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楼与繁荣兴盛的经济、文化变迁

土楼与繁荣兴盛的经济、文化变迁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对永定的烟草商业作一概述。〔104〕(三)客家土楼与烟草业这里尝试对永定土楼的背景略加考证。抚市社前村和湖坑乡,是土楼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明清时期永定县境内烟草业最繁荣兴盛的地方。烟草业给永定、上杭、大埔一带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富裕,而且带来了文化上的变化和发展。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永定、上杭、大埔一带,随着烟草业的兴盛,科举及第者也开始逐渐增多。

土楼与繁荣兴盛的经济、文化变迁

(一)烟草的加工

历史上在汀江流域,烟草种植兴盛的同时,烟草加工业也蓬勃发展,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之一。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地的烟草加工业主要是烟叶干燥和烟丝生产二种,前者由烟农自家进行,而后者则在各村的烟丝工房进行。在当地,卷烟制造在20世纪40年代尚未普及,但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农工商部已提议购买日本机器,在永定县生产卷烟。〔94〕同一年,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林氏宗族还自筹资金,委派本族子弟林觐光赴日本留学,专门学习卷烟制造技术。〔95〕20世纪40年代,永定县民卢屏民将烤烟生产技术引进家乡,并开始制作和贩卖“华山”牌卷烟。而同时期,不少人离开家乡,往湖南、广西、贵阳,开办卷烟生产工厂。〔96〕

与烟草种植一样,烟草加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永定及其邻近的上杭、大埔的部分地区。永定抚市镇社前村是烟草种植和加工最兴盛的村庄之一,乾隆嘉庆年间,村内有烟丝生产工坊近100家,工人超过2 000人,日产量最低2 000公斤左右,最高达8 000公斤左右。〔97〕在永定县苦竹乡高头村,从咸丰年间初期至1948年这近一百年中,有烟丝生产坊90余家,年产量5万公斤。〔98〕在永定县湖雷乡罗陂村,20世纪40年代时有61家烟丝生产工坊,雇用外来务工人员300多人。永定本地产烟丝的品牌,仅在《永定县烟草志》记录在册的,就有121种。〔99〕大埔县的烟草加工以百侯为最多,此外还有大埔县城附近和维新、同仁、兰沙等地,清末民国初期,百侯的烟丝年产值约40万元,而百侯的烟草生产几乎都由永定县湖雷乡籍的技工负责技术指导,并采用永定的商标。〔100〕

(二)烟草的流通

从事烟草买卖的商人中,籍贯为永定、上杭、大埔三县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又数永定籍商人的实力最强。以下,对永定的烟草商业作一概述。

20世纪40年代,在永定县境内,规模较大且比较有名的烟草商号有121家,其分布如下:湖雷17家,抚市36家,坎市10家,古竹24家,湖坑15家,商陂4家,下泽1家,岐岭2家,洪山2家,仙师2家,堂堡3家,凤城3家,永定城城门外2家。〔101〕另据日本东亚同文会的调查,民国初期汀州城内有烟草商号12家,全部为永定籍商人经营。〔102〕

20世纪40年代,在国内,永定籍商人经营的烟草商号分布在以下32座城镇,共161家。其中,上海23家,南京12家,武汉10家,重庆6家,长沙18家,杭州2家,广州16家,昆明4家,扬州4家,芜湖3家,苏州2家,厦门7家,桂林4家,漳州9家,汕头5家,湘潭6家,成都2家,镇江2家,宁都3家,常州1家,柳州3家,贵阳2家,贵定3家,徐州1家,潮州2家,攸县1家,衡阳1家,浏阳1家,宜昌1家,九江2家,梧州1家,香港4家。[14](www.xing528.com)

台湾也曾是永定烟草的重要市场之一。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的烟丝进口税由50%上升到100%,为此,永定烟草商人不再把烟丝销往台湾,而是在台湾进行烟丝加工。再往后,台湾的其他税金也提高了许多,永定烟草商人最终只能退出台湾市场。〔103〕而同一时期,日本三井洋行在龙岩城设置烟草收购行,委托台湾籍和厦门籍商人到永定县各地收购烟草,然后由设在龙岩的烟草收购行将收购到的烟草统一经厦门运往台湾,其年输出额少则数十公斤,多则100万公斤。〔104〕

(三)客家土楼与烟草业

这里尝试对永定土楼的背景略加考证。为什么永定及其附近地区会有许多土楼?关于其背景,很多客家研究者作如是解释:来自中原的客家移民,为避华南土著的迫害而修建。由于这一解释是对客家中原起源论的一种“证明”,所以,它随客家中原起源论而广为流传。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当我们置身当地,深入了解那些土楼集中的村落的历史,发现了不少引导我们去接近真相的“蛛丝马迹”,举其要者:第一,永定一带兴建土楼与当地烟草业的兴盛,在时间上大体一致;第二,土楼集中的地区,几乎都是历史上烟草业繁荣之地;第三,每一座有名的土楼的背后,几乎都有与烟草业相关的故事。或许可做如下推论:永定及其周围地区建有很多土楼这一现象,正是历史上烟草业曾为这一地区带来经济富裕的一个象征、一个证明。因为,一方面,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一旦富裕了,往往就要盖住房、建祠堂以光宗耀祖,此似乃中国人的主要传统习俗之一;另一方面,历史上手工业、流通业兴盛之地往往多集群的流民和劫富者,于是富人们就可能选择筑堡而居的方式,以便通过团结的大家族和坚固的住宅形成对抗强暴的自卫力量。这些,应该都是形成土楼现象的背景要素吧。

永定民居从一世祖家庭居住的小屋发展为家族共居的大宅;家族共居大宅的高度从二层楼发展为三层楼、四层楼乃至五层楼、六层楼;围墙也越来越厚,从0.4米发展为2米。这些变化的发生,正值当地烟草的种植、加工、买卖走向兴盛的时期,即明代中叶以后。抚市社前村和湖坑乡,是土楼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明清时期永定县境内烟草业最繁荣兴盛的地方。而且,几处最有名的土楼都与烟草业有关。例如,抚市社前村的“福善楼”和“庚兴楼”,与社前村相邻的新民村的“永豪楼”、高陂上洋村的“遗经楼”、苦竹乡大德村的“棣辉楼”、洪山乡上径村的“大夫第”、湖雷罗陂村的五大土楼、坎市的“笔架楼”、永定城内的“秋云楼”等,当地所有出名的土楼,几乎无一不是靠烟草买卖或与烟草相关的买卖获得的利润兴建的。如“福善楼”的主人,其烟草生意从本地做到外地,还在上海开设了永隆昌烟草行。“庚兴楼”的主人,乾隆年间到宁都、瑞金等地开设烟丝工坊,成为永定一带有名的大财主,据说做了不少公益事,如出资2 500两银子捐建了永济石桥,在瑞金、长汀、峰市三地建造了100座左右的凉亭〔105〕最著名的“振成楼”也与烟草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人一家制造的烟刀在烟丝加工业十分出名,这一家由烟刀致富。

烟草业给永定、上杭、大埔一带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富裕,而且带来了文化上的变化和发展。例如社前村和新民村土楼的屋顶样式,吸收了湖南民居的元素,这是因为这两个村有不少人家在湖南从事烟草的加工和买卖。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永定、上杭、大埔一带,随着烟草业的兴盛,科举及第者也开始逐渐增多。当地几乎所有的土楼和大宅院里都设有私塾,可以说,烟草业造就了取得科举功名所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学习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