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地高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情况,确立本校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成渝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关教学部门明确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顺应电气类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适应成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

(一)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

1.建立适应大众化的教育理念

各地高校普遍开展了解教育现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学习和讨论,引导广大教师关注现代教育工程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及时调整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需要。这种教育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深化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与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的总称。各地高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情况,确立本校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电气信息类各本科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制定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所确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各地方高校制定了落实该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成渝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关教学部门明确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顺应电气类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适应成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各地区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除了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外,通常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现场操作和应用的工程师。近年来,围绕地方经济建设,许多地方高校都在对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近年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对该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工作包括:①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搭建适应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各级教学平台;②因材施教,采用动态的分层教学模式;③以学生为本,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④改革管理模式,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适应工程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的要求,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专业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www.xing528.com)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2~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作为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必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要有内在性

这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必定要掌握的、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专业特性,涉及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理论范畴,强电和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同行,控制与通信并举等。这些专业特质将伴随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而专业能力的强弱也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工作的成败。

(2)要有延展性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工作领域较宽,从电气信息类设备研发、运行、控制、检修到电气产品研究、创新、销售。在校学生不可能预知今后的工作岗位,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改变也在所难免,而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合适的位置。

(3)要有独特性

这实际是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体现。社会的行业与企业各自有其专业人才标准,使得不同地方的高校毕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就业处境与去向。就成渝地区而言,开办电气信息类本科和专科专业的学校超过10所,每年毕业的学生有5000人左右。只有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好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培养与行业对口的核心能力,才能确保毕业生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