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果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发展产学互动合作是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定模式。当学校根据自己具体情况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时,积极转变办学模式,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型人才以及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相比,教育教学既有共同要求,更有不同特点。这三条原则确有普适性,然而,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方法选择,事实上与生源素质特点、课程类型、培养目标等因素直接相关。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果

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学就要求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更贴近实践。教学与实践越贴近,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越有适用性。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就不能拘泥于课内教学,必须“走出去”,在一线领域从事具体实践,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大力发展产学互动合作是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定模式。当学校根据自己具体情况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时,积极转变办学模式,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首先,就教育教学组织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使教育教学组织上由整齐划一的组织方式与方法转变为立足大众化生源特点,因材施教、因才施管,保证不同素质特点的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心,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习与实践等,具体承担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型人才以及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相比,教育教学既有共同要求,更有不同特点。

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培养任何类型人才都必须开展的工作。就大众化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从现实看,特别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有关课程教学、班级的组织形式。在精英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综合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发展潜力等都有较高的同质性特征,学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甚至于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通常采用若干自然班级集中上课,以相对节约教学资源,但在大众化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要适应这样的复杂生源特点,有关课程班级的组织,必须着力改变目前一些学校比较普遍的粗放式大班教学甚至超大班教学为精细式小班教学,以保证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思考、发言、提问、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而保证不同素质特点的学生都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或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的维护。在精英教育背景下,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学习兴趣普遍较浓,课堂教育教学或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纪律的维护不是一个值得过多关注的问题。但在大众化背景下,情况略有松懈,地方高校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和挑战,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制定有效制度。着力调动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建立协调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及达到其相应的质量与水平提供必要的前提与基础。

第三,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组织。这一问题的实质,一方面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反映的是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单门课程培养目标与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教师怎样教,也就是如何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特点,巧妙组织讲授顺序、选择讲授技巧,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一般而言,这两方面问题不管在什么背景下都应常思常新。就大众化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关键是要在契合生源素质的复杂情况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和改进。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那种适应精英教育生源素质要求,组织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和方式仍普遍存在。对此,地方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切实引导广大教师适应大众化背景下的生源状况,转变组织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与方式,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就教育教学方法看,教育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为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灵活多样,同样无法一一讨论。有学者从一般层面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三条原则确有普适性,然而,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方法选择,事实上与生源素质特点、课程类型、培养目标等因素直接相关。

就生源素质特点而言,面对综合知识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无论任何课程的教育教学,教师都可以将注意力置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更多地鼓励学生自学和感悟;面对综合知识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无论任何课程的教育教学,教师可能都要比较全面地讲授、示范、引导和启发;面对学习兴趣较弱、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耐心讲授,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约束、规范其行为。(www.xing528.com)

就课程类型而言,思想修养类课程,教师的讲授不仅应当旁征博引,而且应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条件许可的还应当有适量社会实践,便于学习者通过实践感悟将知识内化为相应意识和心理,积淀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逻辑性强、对后续课程影响大的重要基础课程、理论课程,教师一般应严谨讲授,遵循思维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接受和掌握;实践类课程,教师可能只需要讲清要领与要求,将更多精力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

就培养目标而言,对于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当背诵的必须背诵,当练习的必须练习;对于培养受教育者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教师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接触实际,在思想的多次反复、矛盾、冲突中实现知识内化和升华;对于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内容,教师应当做好指导者,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以点拨和引导。

总之,教育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无论如何只有那些有效实现了培养目标的方法才是可信、有效的方法。具体到大众化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新,关键是要在考虑生源与课程特点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恰当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认识,进而在相应的思维、理念及其实践方面实现深刻的转变。检验这种转变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是否真正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最后,就检测评价看,要求思维方式及其操作方式由简单随意转变为紧扣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和要求,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的自觉性与有效性。

这里所说的检测评价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师等通过相关手段或方法检查、检验教育教学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相应培养目标要求的管理过程和方式。检测评价的根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要求。检测评价的基本目的和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照和指导。检测评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但从实际情况看,常用的类型主要包括单门课程检测评价、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检测评价、综合素质检测评价以及着眼于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检测评价等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应当契合生源素质特点和要求,创新检测评价方式,至少应当着力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在检测评价基本思路上,应当由简单的将开、闭卷考试作为“万能”检测评价方式切实转变为坚持分类检测评价,使检测评价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检测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开、闭卷考试几乎成为各类课程通行的检测评价方式。若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立足课程性质和特点,相应的检测评价必须切实转变,并依据课程类型、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进行。

二是在检测评价基本要求上,要由检测评价随意性强、通常与教育教学要求相脱离切实转变为契合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检测评价内容与教育教学要求相适应。检测评价缺乏科学标准,内容确定随意,要么检测评价内容过窄,不能反映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全貌,要么检测评价重点与有关教育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差距较大,是一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检测评价的相应转变和创新,必须要以培养目标为标准,坚持检测评价与相关教育教学实际相符合,既体现检测评价的全面性,又突出检测评价重点;既保证相应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又为后续教育教学提供明确引导和规范。

三是在检测评价基本保证上,要由制度体系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被动色彩突出切实转变为完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制度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执行的被动色彩突出,就是指制度执行通常是在管理部门强力推动下进行,制度执行者对制度认同度低,执行制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是规范也是导向,教育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同样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现实中,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检测评价制度建设往往不得力,制度体系不完善,空档和薄弱环节突出,无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保证和支撑。着力加强检测评价制度建设,完善检测评价制度体系,特别应当注意提高教师自觉遵循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从比较宽泛的视角看,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评价还包括社会检测评价在内,即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看法或评价。社会检测评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可的程度,对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地方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社会检测评价吸纳机制,及时搜集和分析社会对本校毕业生的反映和评价,作为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进而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