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院校管理:引文分析实践

中国院校管理:引文分析实践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文和引文是这一活动的两个重要指征。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尤金·加菲尔德制作出高质量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使得规范的文献计量分析具备了数据基础。随后,论文和引文逐渐被广泛用来评价科学研究活动。加菲尔德就曾利用《科学引文索引》做了三次大规模的引文统计,以此来评选杰出的科学家,并成功地预测了近半数的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6]。

中国院校管理:引文分析实践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之一,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论文和引文是这一活动的两个重要指征。一般用论文来表示科研产出,用引文来表示论文中所包含的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始于19世纪50年代初。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制作出高质量的科学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简称SCI)数据库,使得规范的文献计量分析具备了数据基础。

随后,论文和引文逐渐被广泛用来评价科学研究活动。基于一个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及这些论文所获得的引文数,人们设计了各种指标,测量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以此来进行人才评价,试图为大学教师评聘、人才引进提供客观依据。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也试图基于院系、大学甚至一个国家所有科学家的论文数和引文数,对学科发展和大学甚至国家的科研能力进行排序和评价,以此来衡量建设成效和拨款效益。

科研管理和人事管理部门一般认为,被引用率高的作者生产率更高,学术影响力更大。加菲尔德(Garfield)就曾利用《科学引文索引》做了三次大规模的引文统计,以此来评选杰出的科学家,并成功地预测了近半数的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6]。大学人事管理部门与图书馆合作,针对每个引进人才的学术成果开展引文分析,采集文献总量、文献总被引、文献篇均被引、学者所有文献的H指数[7]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即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教育评估活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从初创试点到全面开展,在政策、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8]。(www.xing528.com)

在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即评估者)与评估客体(即评估对象)构成一种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双方通过双向互动履行评估职能,完成评估活动任务,达到评估的目的。高等教育评估不以改变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实际状况为直接目的,而在于弄清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实际状况,发现高等教育或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优势,鉴别或诊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基于此,别敦荣认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是有限度的,且具有鉴定、自省、参谋、批判、中介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是紧密联系的[9]

本书的研究属于高等教育评估里面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评价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客观的学科评估,可以发现各学科的优势和不足[10],明确学科在一定范围中的定位,便于开展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科的更好发展。因此,通过学科评估的方式来寻找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已成为学科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