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1“基础”课问卷“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基本了解”题项饼图图2-12“概论”课问卷“知道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题项饼图从学生的获得感入手,调查结果表面上反映的是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折射了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更深层次的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功利性的学习取向。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掌握维度获得感总得分为4.11分,与其他各维度相比得分较低。“原理”课、“概论”课、“纲要”课、“基础”课在知识掌握维度的获得感分数分别为3.79分、4.17分、4.45分、4.02分。以“原理”课问卷知识掌握维度题项“我了解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例,图2-10表明,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图2-10 “原理”课问卷“物质观”题项饼图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基石。相对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而言,对这一辩证关系的理解难度并不是太大,但是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和理解这一个知识点。

再以“基础”课问卷知识掌握维度题项“我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基本了解,并对婚姻法继承法、劳动合同法等实体法有一定的认知”为例,根据题项所选频率饼图(图2-11)可知,大学生通过“基础”课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基本了解,但是选择“完全符合”的学生仅有22.3%,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比较符合”与“一般符合”。对于课程中一些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上,总体掌握情况良好,但仍有大学生知识掌握有所欠缺,知识记忆模糊。

同样地,在“概论”课和“纲要”课中,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既是“概论”课的课程名称,也是贯穿课程始终的教学内容,而在“概论”课问卷知识掌握维度题项“通过课程学习,笔者十分清晰地知道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仍有21.4%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符合”;4.3%的大学生选择了“比较不符合”;1.1%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不符合”(见图2-12)。这说明在调查中,将近1/3的大学生对于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存在着不扎实的现象。(www.xing528.com)

图2-11 “基础”课问卷“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基本了解”题项饼图

图2-12 “概论”课问卷“知道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题项饼图

从学生的获得感入手,调查结果表面上反映的是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的学习所获,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所教。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折射了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更深层次的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功利性的学习取向。尽管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但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大学生并未意识到其价值,对思政课的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邵雅利的调查发现,在思政课开设意义的认知上,有51.2%的大学生认为“因必修课拿学分而学习”。[20]相对而言,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动机普遍强于思政课。曾经有位从事思政教育多年的教授说:“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态度是‘我要学’,而对思政课的态度则是‘要我学’。”这一对比切中要害之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兴趣索然,知识掌握不扎实也在情理之中。第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有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没有什么用处。[21]思政课的价值之所以未能实现,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起了关键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到马克思的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2]理论要说服人,必须体现其指导实践的功能。如果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果运用理论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惑,理论就能体现其吸引力和生命力。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生普遍认为,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讲授的理论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