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作信丰那些事:磨眼工艺,打造完美的磨拉单

制作信丰那些事:磨眼工艺,打造完美的磨拉单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扇上方一边开穿透式圆孔,称磨眼,要磨碎的米、豆从磨眼进入两扇中间,沿着磨齿向外运移,在磨盘滚动时被磨碎,形成粉末或浆;沿磨边留有高出磨面的磨唇,以防止要磨的原料外流;上扇底面中心,要凿一圆孔,和下扇的中轴衔接;边沿要凿一长方形窟窿,安装推磨用的木质手柄。两扇的接触面都有一条条磨齿,打制磨时称开磨路。最后,请木匠师傅做磨拉单,那就大功告成了。

制作信丰那些事:磨眼工艺,打造完美的磨拉单

石磨的结构:上下两扇,圆形。上扇上方一边开穿透式圆孔,称磨眼,要磨碎的米、豆从磨眼进入两扇中间,沿着磨齿向外运移,在磨盘滚动时被磨碎,形成粉末或浆;沿磨边留有高出磨面的磨唇,以防止要磨的原料外流;上扇底面中心,要凿一圆孔,和下扇的中轴衔接;边沿要凿一长方形窟窿,安装推磨用的木质手柄(俗称磨手)。磨的下扇,四周开一条比磨要低几寸的磨糟,正中心凿一圆孔,安装一个短的与上扇衔接的铁质立轴(俗称磨心)。两扇的接触面都有一条条磨齿,打制磨时称开磨路。开路磨首先分成4排,再将4排对分成8排。开磨路要注意宽度均匀,深度则左深逐渐向右斜平,才能使磨成的粉或浆顺利流出。最后,请木匠师傅做磨拉单(俗称“砻钩”),那就大功告成了。

打造一座磨要花费一个石匠师傅三四天的时间。师傅说,打石磨是很辛苦的事情。采石头、选材料很难,选好石头后,要把又笨又重的石头运回家更辛苦,从前没有机械运输工具,只能用手推车推。磨打好后,又要用手推车推到圩上去卖。20世纪70年代,石磨的卖价按它的直径计算,直径1寸才卖1.00元钱。由于打石磨非常辛苦又赚钱不多,学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大塘埠镇现在仍在打石磨的石匠就徐亨仪一人了,他的师傅是他岳父陈贤德。他和陈贤德女儿结婚后,岳父担心手艺失传,就叫徐亨仪跟他学打石磨。就这样,他继承了岳父的手艺,成了远近闻名的“打磨佬”。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石磨被电磨淘汰,民众再也不用“推磨”了。电磨省事,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村里的老人都说电磨磨浆做的汤皮、豆腐不好吃。这里的“不好吃”虽是一种口感,却不是没有道理。科学研究表明,石磨系低温加工,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会遭受破坏,营养价值得以完整保留,是真正的健康食品。电磨则是铁齿轮高温加工,小麦经电磨磨成面粉后,大约有35种营养成分消失,约三分之一的铁、维生素B、维生素E、卵磷脂等遭到破坏。于是,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电动石磨,既解决了动力问题,又保住了食物中的营养。(www.xing528.com)

石磨以“纳五谷之香”“容四时之序”“损我身而磨米面”的精神,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这隐喻着一个深刻的历史逻辑,一种文明愈开放愈长久,就愈具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特质,愈具有独领风骚、不可取代的作用,愈具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奉献人类品质。石磨正是以它独有的风格,成为一种凝固的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