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治通鉴:唐太宗聆听魏徵政治见解

资治通鉴:唐太宗聆听魏徵政治见解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把魏徵叫进卧室,听取魏徵对于政治得失的意见。然而魏徵却认为这样做很不妥当,不肯在手令上签署。李世民先后派人去了四次,魏徵都坚决反对,不签署。于是唐太宗马上下令不征招中男当兵,并且赐给魏徵一只金瓮。公元627年十二月的一天,有人告发魏徵用人不公,偏袒他的亲属,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查问,没有实据。[2]唐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赐给魏徵绢五百匹。

资治通鉴:唐太宗聆听魏徵政治见解

当初,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掉秦王李世民,等到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杀以后,李世民便把魏徵叫来说:“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顿时气氛变得格外紧张,一旁的人们都为他感到担心。可是魏徵却神态自若地回答说:“如果先太子能够早些听从我的进言,也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一向敬佩魏徵的才能,听了魏徵这些话,对他的勇气感到钦佩。于是李世民没有怪罪他,并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以礼相待,并引荐他担任詹事主簿。

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对魏徵更加信任。唐太宗(即李世民)励精图治,多次把魏徵叫进卧室,听取魏徵对于政治得失的意见。魏徵只要是自己知道的,从不隐瞒,唐太宗往往是全都愉快地接受。

有一次,太宗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封德彝上奏:“中男[1]虽不到十八岁成年的年纪,但其中一些体格魁梧壮实的,也可一并征招。”唐太宗很赞同,便下令照办。然而魏徵却认为这样做很不妥当,不肯在手令上签署。李世民先后派人去了四次,魏徵都坚决反对,不签署。唐太宗非常生气,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中男中魁梧壮实的,实际上就是十八岁的人,都是那些奸诈之民,虚报年龄来逃避徭役,现在我们提前征招,有什么害处呢?你却如此固执!”

魏徵从容答道:“军队打胜仗在于军官,在于治理得法,并不在于人数众多。皇上征招身体壮健的成年男子,只要加强训练,便足以无敌于天下,那又何必增加征招那些没有成年的孩子来增加军队的人数呢!而且陛下总说:‘我以诚信治理天下,希望大臣和百姓都没有欺诈的行为。’可是现在陛下即位还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于百姓了!”

太宗很疑惑:“我哪里失信了?”魏徵说:“皇上刚即位时,便下诏:‘百姓拖欠朝廷的财物,一律免除。’可是有关部门却认为百姓如果拖欠秦王府的财物,是不属于官家财物,因此仍旧征求索取。可是皇上是由秦王升为天子的,秦王府的财物如果不是朝廷的,那么又是什么呢?您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两年的田赋捐税,关外地区免除一年的徭役。’可是事后不久,又有命令说:‘已经纳过税和服过徭役的,就从下一年开始免除。’这样一来,朝廷就是把退还百姓的东西,又重新征回,这样做的话,百姓便有责怪的意思了。那么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下令征兵,这怎么能够说是‘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再说了,同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日常公务都得委托他们办理;现在您把征兵的事务交给他们,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所谓的诚信治国吗?”

唐太宗非常高兴:“之前我认为你是个固执的人,怀疑你不了解政务,没想到你评论国家大政方针都切中要害!我知道要是朝廷的政令不讲信用,那么百姓就无法遵守,这样的话,国家也是不能得到治理的。我真的是犯了很大的过失了啊!”于是唐太宗马上下令不征招中男当兵,并且赐给魏徵一只金瓮。

公元627年十二月的一天,有人告发魏徵用人不公,偏袒他的亲属,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查问,没有实据。温彦博对唐太宗说:“魏徵虽然没有这件事,但是他没有避开嫌疑,即使他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的地方。”唐太宗让温彦博去责问魏徵,而且说道:“你告诉魏徵,从今以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一天,魏徵上朝,对唐太宗说:“我听说君主与臣下应该坦诚相待,密切得如同一个人。如果处处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国家的兴亡便难以预料了,所以我不敢接受皇上的奉告。”

唐太宗若有所悟,说道:“我已经后悔了。”魏徵拜了两拜,说道:“我很荣幸能为皇上做事,希望皇上能让我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唐太宗觉得很奇怪,问:“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魏徵答道:“过去后稷、契、皋陶,他们同君王齐心合力,共享荣耀,这就是我所说的良臣;关龙逢、比干他们敢于同君王当面争执,不怕杀头,最终却身死国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臣。”[2]唐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赐给魏徵绢五百匹。

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心意,常常不顾情面地劝谏,但是有时候也会碰上唐太宗非常恼怒的时候。有一次,下朝后,唐太冲怒气冲冲地说道:“有一天,我一定要把魏徵这个乡巴佬给杀了。”皇后急忙问原因。唐太宗说:“魏徵总是让我在朝廷上难堪。”皇后听后,换了身整齐的朝服站在庭前。唐太宗很吃惊,皇后说道:“妾身听说皇上英明,大臣才会正直。现在魏徵如此正直,正是由于皇上英明,万民有福啊,妾身还敢不庆贺?”唐太宗听了气也消了。

劝谏时遇到唐太宗生气了,魏徵仍然能够面不改色,最后唐太宗也不得不收起帝王的威风,把自己的怒火强压下去。魏徵曾经请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唐太宗说:“人们都说皇上要去南山游玩,随从人员都整装待发了,您最终却决定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太宗尴尬地笑道:“起初确实有这个想法,可是我害怕你又来责怪我劳民伤财,所以就中途停止了。”还有一次爱玩鸟的太宗得到一只漂亮的鹞鹰,将它放在臂膀上把玩。唐太宗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急忙藏在怀里;魏徵装作没有看见,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等魏徵离开,鹞鹰早已闷死了。

公元632年,文武百官请唐太宗行封禅大礼,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如果天下安定了,百姓安居乐业,就算不去封禅,又算得了什么呢?从前秦始皇行封禅礼,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之人难道会认为汉文帝不如秦始皇贤明吗!而且侍奉上天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也能够展示我的诚心敬意啊!”可是大臣们还是不停请求,唐太宗也动摇了,可是魏徵认为不可。

唐太宗说:“你不想让我去泰山行封禅礼,是因为我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徵答道:“够高了!”“德行不够厚吗?”魏徵答道:“很厚了!”“大唐不够安定吗?”答道:“安定了!”“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年成没丰收吗?”答道:“丰收了!”“符瑞[3]没有到吗?”答道:“到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魏徵答道:“皇上虽然有以上六点理由,然而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在隋亡大乱之后,现在百姓的户口没有恢复,国家的府库粮仓仍然不充足,而皇上却要去泰山,花费巨大的耗用,必然难以承担。[4]而且皇上封禅泰山,那么各国君主必定都会聚集在泰山,远方夷族的首领也会随您跟从到那儿。可是现在从伊水、洛水东到大海、泰山,人烟稀少,放眼望去草木丛生,这是引戎狄进入我大唐的内地,并展示我国的虚弱啊。况且这些远方的宾客来临,我国还得耗费大量的赏赐和供给,却仍然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即使免除百姓几年的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封禅,皇上怎么还能够进行呢。”于是唐太宗就取消了封禅之事。(www.xing528.com)

公元643年,魏徵因病去世,唐太宗十分伤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整理自己的容装;以历史为镜,可以知道王朝兴废的原因;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

提问 魏徵为什么这样说呢?

提问 魏徵是如何做“良臣”的?

提问 唐太宗时如何看待魏徵这个“良臣”以及他的谏言的?

智慧小锦囊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弱点,而是在于他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改正自身的弱点,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为后来的“贞观之治”的开创奠定了基础。《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魏徵的进谏有时候就颇能体现出这种中庸的智慧。因此,我们给他人以善意的批评与建议时,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让听的人能虚心地接受。

[1] 未成年的男子。

[2] 分析:魏徵的意思是当臣子的固然要对君主尽忠进谏,但前提是君主是否乐于接受。因此,魏徵这样说既提醒了唐太宗要善于纳谏,又赞扬了他的贤明,既委婉又切中要害。

[3] 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

[4] 分析:魏徵认为自隋代以来,天下大乱,泰山附近州县遭受的灾难最为严重,如今皇上要封禅泰山,一定会加重那里人民的负担,从而招致百姓的反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