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精英大学的改革研究

德国精英大学的改革研究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两德统一以来,随着德国内部整合的困难和他国高等教育的成就斐然,德国教育界出现了精英教育的思潮。2006年上台的默克尔延续了上届政府的倡议,从“研究生院”“精英集群”和“未来构想”三个方面区分高校,以造就德国的精英大学。

德国精英大学的改革研究

德国高校传统上是州(或者邦)的高校,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虽然也存在学术等级的差异,但是在财政和人事上,更多地受制于州政府。“二战”后,德国社会中存在着浓厚的平等氛围,任何突出“精英”或者“超人”的行为都不被鼓励。但是两德统一以来,随着德国内部整合的困难和他国高等教育的成就斐然,德国教育界出现了精英教育的思潮。1995年,当时的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HRK)主席埃里克森就指出,拨发国家经费时,需要在德国高校中引入竞争因素,依据每个学校的成就和业绩拨给经费,以提高现有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水平。

2005年,施罗德政府正式推出了精英倡议计划,试图从联邦层面打破原有的高校格局,其主要目标为“推动尖端人才培养、广泛提高德国高教和科研要地的质量”,“可持续地强化德国科研要地,增强德国科研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德国大学和科研领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7]。2006年上台的默克尔延续了上届政府的倡议,从“研究生院”(Studienkolleg)“精英集群”和“未来构想”三个方面区分高校,以造就德国的精英大学。(www.xing528.com)

在此背景下,大学需要成为独立竞争的主体。在德国财政资助和第三方资助的竞争中,科研型高校领导和教师成为揽获资金的主要玩家,不具备行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校成为竞争的落败者。因此,黑森州和萨克森州都对高校法进行了改革,在公法团体的框架内,赋予高校更多的人事和财政行动权;而德国巴符州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则干脆于2006年合并了临近的以核能和环境研究见长的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从而跻身于精英大学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