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精英人才的竞争力

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精英人才的竞争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均表现出对科研教育以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的重要场所。

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精英人才的竞争力

二、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各类精英人才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英教育从传统的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面向全社会的高标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塔尖”,注重质量的研究型大学天然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精英教育的重要场所。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行各业的拔尖领军人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实践型人才中的精英。

一方面,研究型大学是培养理论研究型精英人才的重要场所。对高深学问的不懈追求是大学的永恒使命,培养具有拔尖学术能力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不仅能够促进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地位的提升,还能为高校未来师资力量增强储备力量[5],培养理论研究型精英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均表现出对科研教育以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在中世纪时期,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中世纪大学已经出现了硕士、博士学位,在当时这些学位只是一种执教的资格,被视为现代研究生教育发生、发展的基础。[6]19世纪中期,洪堡德国建立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教学,并设立博士学位,学生在研究所内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随导师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着重对学生进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时期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形成时期。1876年,德国注重科学研究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传统被引入美国,历史上第一所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研究生院就此出现。从此,注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自科学研究功能被引入大学以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直侧重于研究生阶段,1998年博耶委员会为提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地位,发表了博耶报告,强调研究型大学要把本科生纳入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和发现体系当中,受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重视。[7]至此,研究型大学在其强大科研基础的支撑下,形成了贯穿学士、硕士和博士不同阶段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今天,是否能够培养出推动科学发展的学术大师已经成为衡量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形式也将越来越多样化,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永远是其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教育必须培养具有拔尖学术能力的理论研究型精英人才。(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的重要场所。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指出:“大学的生命是与它周围社会中被认可的专门行业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它将继续对新出现的专门行业做出反应。大学已经成为人们进入这些专业的主要‘港口’。”[8]

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型大学对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的培养从未停止。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的重任。10—11世纪,随着欧洲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商人和手工业工人组成了行会,对内组织和监督行业内部徒工进行职业训练。这些行会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9]自由教育和纯科学研究理念在大学中实力的日益强大,导致实用性的教育内容曾经一度淡出大学课堂。直至19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日益需要大学为其培养各类专业化人才。德国建立了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并行的二元高等教育体制。在英国,一批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大学相继产生,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传统大学也在课程上逐渐引入了现代科学的专业学科。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于1862年颁布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推动了农学机械等实用学科进入大学殿堂,强化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时建立的一部分赠地学院如今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并且仍然保留着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的传统。

今天以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同其他学科相同的地位,各类专业领域如医学、法学、工学、商学等都在大学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地位和水平由原来低于文理学院上升到了研究生院的水平。为满足当今社会对精英人才不断多样化的需求,现代研究型大学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科研人才的场所,也应该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培养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