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成果

武汉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成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和专业布点广泛的优势,不断规范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确保“三创”型复合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400余个,融多学科共建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对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成果

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坚持以优质教学资源为核心,以自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本内容,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2001年,武汉大学获批成为全国6所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和专业布点广泛的优势,不断规范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2000—2012年,新增本科专业37个,撤销、调整和更名专业15个。截至2013年,本科专业为119个。

学校学科专业调整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法学、测绘、水利水电、口腔医学等一批国内一流学科的优势,通过加大建设和投入,形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专业。第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对测绘、图书情报、电气工程等传统学科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整体调整和改造,引领全国同类专业改造的潮流。第三,打破学科、院系壁垒,加强对现有专业的优化组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创办双学位班、试验班、国际班等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第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学科前沿发展态势,设置新兴战略专业,“十五”期间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专业以及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物联网工程、生物制药、导航工程等一批新兴交叉的专业。第五,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2012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按大类招生,确定119个本科专业,按54个类或专业进行招生。

近年来,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和重点建设,学校近三分之一的专业成为国内一流学科专业,部分专业在国际上具有良好声誉,形成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与新兴学科专业,基础性学科专业与应用型学科专业交相辉映的格局。截至2012年,学校获批29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001—2010年,学校先后4次大规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6年和2010年使用,这4次修订前后连贯,对于本科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课程体系力求体现通识基础性、探究性和选择性,重点推进精品课程、通识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设。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学校先后分5批立项了200余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有7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105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2004—2012年,学校分批立项建设了438门通识课程,逐步形成了名著导读、名篇赏析、社会热点、中西文化比较等多个课程系列,对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2005年以来,学校已立项建设双语课程64门,累计开设双语课程达628门次,其中8门课程获批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1年和2012年,学校又分别立项建设33门与19门全英文教学课程,进一步推动了课程建设的国际化。

为适应课程建设需要,学校对教材编写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经过持续建设,有126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3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补充选题、31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同时,主持和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共4批16种,主持和参与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共3批32种。在历届国家级教材评奖中,武汉大学均有教材获奖,如马克昌教授的《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有6种教材获评“国家精品教材”。

3.“三创”能力培养平台建设(www.xing528.com)

合校之后,学校参照国内外相关专业办学模式,通过改革实践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初步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需要的实践教学新体系。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推进相关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现有的12个工科院(系)、34个工科本科专业已和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行业特色鲜明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有14个本科专业进入该计划,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累计获得教育部资金支持1450万元。

为确保“三创”型复合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400余个(其中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湖北高校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融多学科共建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对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坚持育人与成才相统一,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增强本领。合校以来,校院两级团委共组建实践团队6000余支,直接参与学生近100000人次,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部分团队还远赴国外调研;仅2008年至今,就构建社会实践基地18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会2000余场、文艺演出1200余场、各类宣讲会3000余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10000余人次。在2011年组织开展的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服务湖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因形式新颖、效果深入、影响广泛,在师生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团中央的肯定与好评。

为激励学生创新、创造,学校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中直接覆盖学生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并设立校级资助科研基金。2000—2012年,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共立项约4996项,累计获批资金776万余元。历年结题项目成果统计显示,学生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数量明显提高,出国、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比例不断攀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有效促进了学校创新实践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学校还设立了创新学分,并开展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据统计,2004—2012年学校共有2900名学生参与申报,累计获得12424.9个创新学分。自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大学生“三创”成果展已连续举办了3届,共展出了1233件学生作品,评选出30项优秀成果。

学校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武汉大学一项优良传统活动,大学生学习竞赛于1978—2012年已经举办了34届,而且学习竞赛的内容由当初的汉语知识与写作、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综合知识转变到申论、数学应用能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比赛项目。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将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性学术活动相结合,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两赛一节”为抓手,大力推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和创新。仅2008—2012年,全校有20个学院分团委成立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地,共有1019件学生科技作品参加学校“自强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4月开始组织的“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内涵不断丰富,积极开展“珞珈科研能力训练营”等创新技能培训活动,开展各类具有行业背景的学科特色科技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科技活动品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生力军

4.教师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

为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第一线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鼓励博士生导师、知名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明确规定“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应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对无教学经历、教学工作量不够和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在职务聘任和聘期考核中严格实行教学一票否决。2012年,学校进一步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并定期开展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专项督查。

学校非常重视主讲教师培养工作,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出国深造和开展合作研究,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献身教学工作,学校从200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截至2012年已经开展了6届),并选派教师参加湖北省及国家的青年教师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名师队伍建设,2003—2012年共有15位教师当选“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4位教师被授予“湖北教学名师”称号,38位教师被评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学校于2009年开始设立“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每年奖励一批热爱本科教学、投入本科教学、深受学生爱戴,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或教学团队。截至2012年,该项活动已举办4届,共有20位教师和4个教学团队获得该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