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资源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包括原有产业的创新和新产业形成两个方面。

资源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构建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切需要从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尤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以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这首先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

一、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动力

(一)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技术创新是产业演进的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在:较低级的技术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以后,后一时期产生的新技术迅速成长,取代前项技术而成为产业的核心技术。倘若后项技术是根本性创新,就可能出现产业突破。产业技术水平在老技术与新技术的交替中不断向高级化演进。

另外,技术创新对产业演变的推动作用还将通过产业关联和市场需求的改变体现出来。

某一产业中的技术创新会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如冶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对机器设备提供大的需求量,又向上游产业如电力等提出需求,拉动重工业产业群的发展;另一方面,冶金技术的发展也为下游产业,如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等的产业创新提供了基础。又比如,半导体产业在20世纪内经历了数次大的技术创新,大致沿着从真空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动态随机储存器、微处理器的路径进行。半导体产业中的创新不但带动了信息产业群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分化与重组

同时,技术创新开辟的新市场进一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演进。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改善产品性能或提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来创造需求。市场需求的改变会转化为一系列的产业要求,从而对众多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包括原有产业的创新和新产业形成两个方面。基于资源型产业内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型产业,也可能促进新的相关产业的形成;当然,新产业的形成更需要新的技术与产业资源。无论如何,技术创新构成了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基本动力。

(二)技术创新与新产业的形成

技术创新将技术引入生产体系,是产业形成的主要原因。比如阜新经济转型中选择现代农业作为替代产业,由于在新产业中引进了生物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格局,所以新产业在百里矿区显示出勃勃生机。因此,产业形成需要产业突破来打破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稳定的产业格局序列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稳定的产业结构比例,在经济结构稳定的状态下,经济将进入简单循环,这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变,甚至还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下降;二是虽然有产业结构比例间的变化,但没有新的产业出现,如果高收入需求弹性的产业比例越来越大,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处于最高生活水平的消费者消费将呈现边际消费效用递减趋势,现有产业难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需求受到产业层次的限制。打破原来稳定的产业格局不仅要打破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打破现有最高层次产业对需求的制约,突破产业序列上限。也就是说,新产业的形成必将打破已有的产业均衡状态,是一种创造性破坏。

技术创新能够引起产业突破首先是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活动。产品技术创新直接服务于市场需求,它或者是旧产品的替代品,或者直接提供了新产品用于满足新需求,这都直接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活动。过程创新可以导致更高的生产效率,使产品成本下降,形成更高的竞争力,也会形成新的经济活动。

在产业突破之后,创新的扩散将促进产业的形成。产业需要同属性的活动,如果这种活动规模过小,必然会被其他产业所覆盖,不能独立,为其服务的专业市场和专业政策也难以形成,所以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产业规模是在技术充分扩散的前提下完成的。

创新过程的实质是技术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无论是以新产品还是以新工艺形式出现的创新,其中都包含了新的技术知识。知识往往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同时被很多人消费。创新在技术方面则具有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方面,由于外部性而使创新者的个体收益低于社会收益,从而会降低创新热情,损害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的外部性会诱导出大量的相关创新,使创新能够及时扩散,从而促进新产业形成。

创新对外部的诱导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第一,创新企业有关创新技术知识的相关信息会在商业活动中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对外部企业产生刺激,使其加快技术开发和创新,形成创新集群。第二,创新企业会诱导出新的市场需求。需求总是在供给的基础上形成,市场往往初期启动困难,一旦启动则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性。在创新企业开发的市场中,总会存在剩余的市场容量,这就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其他企业在进入这一新产品市场时,能够节省市场开发成本,减少市场风险,缩短市场进入周期,形成搭便车、跟随进入市场的现象。第三,必要的技术出让与转移。企业可以垄断二次开发后的技术,却不能垄断开发之前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多次转让和重复利用。通过技术转移,创新的扩散将加快,推进新产业的形成。

技术从创新到产业层面,会出现企业创新集群的现象。企业间的技术关联型创新集群,是多个企业围绕某项或某类技术同时或相继从事创新活动。创新集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供给所引发的创新集群。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出现后,受不同需求信号的引导,会在不同的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导致众多企业采用这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形成创新集群。最典型的例子如半导体技术出现后,相继被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行业使用,同时也产生了可控硅等新型半导体材料。这些行业中的企业结合对半导体技术的使用进行了大量局部创新活动,推出了许多性能不同的创新产品。另一种类型的创新集群是基于对某一项重要创新的需求而引发的。例如,汽车制造业的创新往往需要相关产业提供新型材料、性能良好的轮胎燃料或动力、复杂的电子装置、新型的加工设备等。因此围绕汽车产业的创新会形成多个产业共同支持的创新集群。这种创新集群是产业技术体系的相互依赖性所必然产生的。

(三)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导向

对于进入衰退阶段的资源型产业,尽管受到资源即将枯竭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有些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可能转向相关的新的开采与生产活动。因此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必要的,它将延长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并可能创造出新的产业机会。

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创新首先要有明确的导向。在知识经济和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资源型产业的创新要坚持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导向。

信息化是未来经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主导特征。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产业之后,传统产业纷纷出现分化、解体与重组,不断催生新型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医疗器械电子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家电业等。未来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极大地受到信息化的影响,或者说,只要进行信息化改造与创新,传统产业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具体地讲,传统产业的生产定制化、营销网络化、竞争全球化、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和虚拟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趋势。这些趋势为衰退产业创新提供了方向,也是创新的基本内容。比如,生产定制化不仅能通过减少库存、提高生产的灵活性来提高衰退产业的效益,而且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产业的基本原则。营销网络化可为衰退产业的市场创新指明方向,竞争全球化则是衰退产业竞争规则创新的目标,它包括地理边界的削弱、产业边界趋于模糊、商品信息越来越公平等。在网络时代,产品成本、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将越来越开放,这将为衰退产业创新提供挑战与机遇。如成本透明将降低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价格歧视将更困难,产业内企业的盈利差距将缩小等。

绿色化也是衰退产业创新的主要导向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观念在全球日趋普及,绿色产业逐渐兴起。所谓绿色产业是相对于历史上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而言的。绿色产业不仅重视减少对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产生,更重视环境改善,提高环境质量,从而在客观上不断增强环境本身的自然生产力。目前,人们对什么是绿色产业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从狭义的角度考虑,绿色产业主要是指直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产业,包括提供环保设备和产业及对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产业;从广义看,绿色产业是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所谓环境友好是指在整个产业链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化创新,主要是改造现有资源型产业,使之朝绿色化方向发展。

传统资源型产业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友好利用的基础上的。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特性,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资源的经济外部性正逐步向经济内部性转化,自然资本主义正在取代传统实业资本主义,自然资本不仅是公共物品,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对于衰退中的资源型产业而言,绿色创新尤为重要,以健康、节能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战略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创造全新的产业模式。

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而言,绿色化创新的内容是有不同侧重的。资源型产业创新的绿色化,很重要的内容是推广清洁生产。包括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产生废弃物,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清洁产品,生产无环境污染性的产品。

二、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

城市创新系统也是区域创新系统,因此应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一般理论并结合资源型城市在创新方面的现存问题,来探讨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架构

(一)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可被理解为一种交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而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使创新的学习过程不是单个企业或其他行为主体简单合作的结果,而是集体行为的结果。这是因为学习有两个特征:一是学习的积累,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连续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的积累的;二是学习的相互作用特征,学习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包括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吸收者等。知识在这些主体间流动的过程同时带来了其丰富与发展,也可以认为,这种丰富与发展是不同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样,学习过程就超越了个体层次,成为一种集体行为。集体学习过程往往发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创新在区域内的扩散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区域内的创新扩散仅仅依靠市场过程是不够的,它更多地依赖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依赖于区域内行为主体的集体学习过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供应商、客商、制造商、劳动力市场以及地方文化等,使企业可以从事面对面的交流,并在信任基础上形成非契约形式合作,这不但有效降低了学习的社会成本,而且加速了难言性技术知识的转移。因此,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培育一个区域内的社会资本是重要的。

区域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比较可以总结如下。

企业与区域创新活动的比较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某一地区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一般而言,一个创新系统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充分合作所带来的知识流动是一个完善的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核心所在。其中,公共基础研究部门和企业研究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主要的知识流动形式。

第二,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例如,国家资助的基础研究方向与产业界未来需求的匹配、技术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基金的建立、对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和合作进行管理等,都是一个创新系统所必需的。

第三,科学教育活动一方面加强通用的非商业性的研究,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创新文化,提高人才学习、吸收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一个创新系统的要素主要有: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

从结构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一种网络结构,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的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

对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结构重要性的认识,不仅是从美国硅谷等地区的发展实践中获得的,也是技术加速进步的形势下对技术创新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创新理论认为,整个创新过程都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而其他企业所采用新思想或新产品就是创新的扩散。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和创新扩散模式都是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出发点的。在区域理论中,则根据对创新的线性过程的认识来研究创新及其扩散的因素,假定具备关于区位条件的完全信息,来推断企业的合理行为。由此得出,区位条件变化使创新过程在地理空间呈等级的结构,即在创新的早期阶段和扩散阶段的早期,企业集中在发达的核心地区,创新的后期阶段和产品采用的后期,企业分散在较不发达的边缘地区。

网络结构通过中介机构,如区域发展机构,来提高资源流动性的发展前景,增强了欠发展地区的创新能力。根据这种观点,地方企业间的网络和公司与供应链之外的社会组织的连接(如高等教育机构、开发机构等)提供了一个区域内学习和知识转移的框架。结网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理论中新的重要观念。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企业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关系。这种网络关系既包括正式的、书面上的合同关系,又包括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独立企业之间稳定的网络关系是高技术时代技术创新的需要。最近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任何高明的个人和某个有创造力的企业,都无法单独开发重要的新产品,尤其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必须通过大量企业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才能建立起来。

(二)现存的难点与问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产物,其技术创新活动也主要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年以来形成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

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形成创新的合力。企业大部分没有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自然资源和政府的依赖使它们缺乏主动创新的动力,因此没有培养出相应的创新能力。另外,资源型城市多缺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现有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主体也多为专业性机构,专业比较狭窄。政府与资源型产业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因此政府难以进行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城市内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型主导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技术创新人才多分布于资源型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极为缺乏。另外,这些人才多数集中于中直、省直企业和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的人才过少,这种人才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集中与封闭,制约了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架构

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与传播和创新扩散的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功能是指学习、引进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其执行的主要载体是企业,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特别是资源型产业转型所需的知识。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主要执行载体是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扩散是技术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其执行载体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等。

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资源而生存,导致了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和产业文化。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尤其应该重视开放性,建立全方位开放性的创新系统架构,积极引进外部资源。

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框架

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上述架构强调通过与外部资源的交换提高城市创新能力。通过各类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的对外合作交流,可引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需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从而打破单纯依赖当地自然资源的发展格局。建立开放的创新系统,必须加强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

三、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只有通过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实现,但仅仅有了技术创新体系,而没有运行机制做保证,照样启动不起来。为此,需建立:

(一)投入机制

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活动的总投入。

所谓投入机制,主要是指在转型中,政府对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活动的总投入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使投入对象有动力去实现转型之目标的机制。

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组成与功能关系

政府行为作为一种非市场的力量,在企业的创新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日、美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也是如此。政府的投入机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一些关键产业的投资上,由于风险大,往往是企业先回避的,且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承受的,政府却可在这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集中资金,联合大学、企业,辅之以产业政策,使这些领域的创新活跃起来,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采购政策,为新产品提供市场。美国计算机产业、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都与政府采购政策有着密切联系。政府还可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使企业有足够的创新资金,或者设立创新成功则偿、不成功则不偿的贷款,鼓励企业在创新项目上投资。众所周知,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良好的风险资金机制。最后,政府还可以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方式,与企业共同对创新项目进行投资。

在法国洛林地区工业转型中,欧盟和法国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巨大的。法国政府每年投入资金约30亿法郎,占洛林地区工业转型资金投入的30%;欧盟平均每年投入20亿法郎,占洛林地区工业转型资金总投入的20%。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投入机制不仅表现为正投入,同时也应对企业进行项目事前可行性研究等论证及审批,尤其对转型中的国有企业更应如此。

随着各地“科技兴省”、“科技兴县”、“科技兴企”等战略活动的积极开展,全社会重视科技已蔚然成风,作为政府机构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尤其是对R&D活动的投入。作为企业等经济单位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R&D的投入。

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应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基金。所谓风险投资基金,就是向社会各界募集、由专业投资人员或机构管理的,面向刚刚进入市场、发展潜力大、风险也大的企业或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融资并参与项目管理的专项资金。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推进器”,同时也是社会公众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但社会投资渠道却极为有限。发展规范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利用国内资金为企业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服务的有效措施。

其次,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这包括研究、教育、信息网络等,这些设施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现实要求国家能够超越单个企业的局部利益,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

最后,采用创新经济手段,努力使知识产权化和市场化,政府给创新者以某种津贴是当今许多国家都采用的创新经济手段,这包括税收优惠、关税优惠、利率优惠等。如日本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制定了较低的长期投资利率。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投资利率的高低与高技术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长期投资利率提高,企业就不愿从事创新项目。(www.xing528.com)

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示意图

(二)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技术创新各方非政府行为的一种组织契约形式。这种合作创新机制,是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使科技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保证。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较快发展。产研合作的内容、形式、特点也因时间、地点、行业性质、学科设置、企业目标、产学研自身优势、竞争程度等等,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目前,纵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将产学研合作区分为战术合作联盟与战略合作联盟两种类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

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模型

注:A、市场力量,即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和范围经济性;

B、效率,即企业的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性;

C、核心能力,即企业与价值链中具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战术合作联盟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这种合作不涉及股权参与,大体不走出互利互惠交易的范围。例如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

战略合作联盟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这种联合是既超出正常交易,但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例如合作办学、合资、合作开发、许可证、供应协议、营销协议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正在不断取得进展。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大趋势。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盟,与企业之间的联盟相比,其战略差距还有产学研之间的文化差异。例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往往以知识创新为重点,科技成果水平以学术性、科学性为衡量标准,其内容多为学科性、专业性成果。工业企业则经常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科技成果以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其内容多为综合性新产品、新工艺。

战略联盟的本质,涉及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根据交易成本学说,战略联盟的建立是获得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从而降低转型成本。根据组织理论,经营环境决定了企业对某种资源的依赖性,而通过战略联盟,既可以解决企业对特定资源的需要,又可以降低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根据系统理论,当具备1+1>2的条件时,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战略联盟可能使三方都获得更高的收益。不同的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缘何而生。

产学研之间现实的战略目标有许多共同之处:产学研三方都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产学研三方都在提高各自的综合实力,发展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自身增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虽然企业与高校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在改革和转变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产学双方的综合实力,这是产学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适宜的产学合作可以使新产品、新技术以较高的科技含量、较快的开发速度、经济规模的生产经营、畅通的销售与服务网络,获得更高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商业利润,同时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3.内部化模式

对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转型企业实行内部化模式。所谓有条件,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具备核心技术、核心管理能力,必要的筹资技巧与手段。在认定条件时,并不一定就以规模大小作为划分依据:规模大的高校、院所,如不具备核心能力,仍不能认为有条件;而规模稍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若具备相应的核心能力,仍可认为有条件。

(1)已有若干企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宜采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首先进行公司化改革运作,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母子公司体制,制定相应的公司合同与章程;其次是进行核心能力重组,打破原有格局,成立若干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工作部,由于工作部与外界企业紧密接触,可以重组新的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中新的核心企业;对以项目组为单位成立的企业,宜区分情况,统筹考虑。凡有前景的企业,均可在公司章程和合同框架下进入企业集团,对前景不好的项目组成的企业,仍可由项目组自行运营。

成立企业集团的关键并不在于集团名称本身,而是如何运作,运作的关键是有一批能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为此,集团需从国内外广泛吸纳各类人才,使其负担起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职责;在人才的使用上,对老人采取老政策,新人采取新政策,即对新进入集团的人才,实行聘用制,采用契约化的手段规范双方的行为;对老人,在提职、住房、医疗方面与校内教学科研人员施行双轨制,学校单独予以考虑,或给予其特殊政策。这样做方可使集团运营有序。

成立企业集团,依托高校科技与人才优势,使其具有核心资源产生重组能力(包括以良好的信誉获得筹资能力),这将降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交易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对尚不具备成立企业集团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仍可采取其他内部化模式。

依托现有企业,向下游延伸,使其具备更强的产业化能力,为成立企业集团创造条件。目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不少企业,科技开发的前期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生产条件,但规模小、资金少、难以具备大规模工厂化条件。为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宜鼓励这类企业采取内部化做法,向下游延伸,使其具备工厂化条件。

对于进一步向下游延伸时存在资金、场地等问题的企业,可以采取半内部化模式运行。一种模式是不以产权为纽带,而以技术合作为纽带成立松散的联合体,但这种松散联合体在合作时,必须签订技术合同,以保障各方权益;另一种模式是共建中试基地及工程技术中心,这种半内部化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关键环节上的问题,而且对于校办、所办企业向下游延伸也将是至关重要的。

(3)企业内设科研院所和中试基地,除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外,其主要原则就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即内设科研院所和中试基地较外部化更有效益,因而内部化是有条件的。

随着企业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原有企业内设科研院所面临着危机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不少企业内设科研院所,规模较大、核心能力不强、产出效率低、为企业生存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弊端暴露无遗;另一方面,随着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对科研院所内部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模式值得企业集团借鉴。该模式的核心是人员高度精干、采取流动制与固定制并存、围绕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高待遇。因此,那些对企业发展无贡献的企业内设科研院所和中试基地,很可能面临先被外部化的境地,而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从根本上说,这并不会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而是逼迫企业内设科研院所真正走上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

2.外部化模式

与内部化模式一样,外部化模式也是为了降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交易成本而存在的模式。这种模式应是转型中的主要模式。

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目的性是多元的。一方面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而言,内部化将有助于这些单位降低成本为社会提供最终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仅仅是生产经营中某一环节的技术,而非全部技术产品,这种情况很多。为此,即使已经采取内部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也仍需采取外部化的做法,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否则采取内部化的做法,显然交易成本过大。

(1)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技术。

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科技开发服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管理等问题提供帮助。由于创新是经济学范畴,故外部化的核心是签订并履行法律契约。

(2)由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反向提供技术。

企业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一般要强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故高校、科研院所在采取内部化模式之后,往往也要反向求助于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此时,对高校、科研院所而言,这种交易也是交易费用最小化的一种有效形式。

我国企业科技投入之不足,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的作用。在主观方面,主要是部分大中型企业科技意识还很薄弱,科技行为尚未实现由政府推动型向自主自律型转变,缺乏自觉提高科技投入的动力和积极性。据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所的分析,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降低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得税率、取消调节税,取消“两金”,国家不再规定从留利中提取新产品试制基金的比例,企业拥有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权利。这一政策实施后,被调查企业中竟没有一家主动从税后留利中提取技术开发经费,致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下降。另外,企业进行科技投入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有些企业有心投入经费进行技术创新,但无力筹措足够的经费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有些大中型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技术开发贷款、资金自筹能力又比较弱,往往一个小小的创新项目也需要多家拼凑才能凑足资金,更不用说从事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了。如部分资源企业长期亏损,连生产自救也缺乏资金,更无力进行科技投入。

(三)中介机制

中介机制是指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传播、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中介机构是中介机制的载体,是技术创新的纽带,类似于一般商品供求双方联结点的商业机构。但中介机构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转让和技术创新购买的场所,还是技术创新的传播者、技术创新的咨询者和技术创新的服务者。

在我国传统科技体制下,科研机构的兴奋点集中在实验室,为研究而研究;企业的兴奋点集中在完成产值。科研与生产相脱离,各行其道,导致大量科研成果沉淀,得不到应用;而企业又得不到需要的技术。

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技术积压和信息呆滞,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过程是将已有成果投入应用并产生市场价值。它经过五个过程:沟通、评价、谈判、实施、经营。由于技术创新供需双方能力的限制,由双方直接完成五个环节往往存在困难,因此需要第三方帮助。中介机构正是理想的第三方。

科技成果转让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一般商品交易,买卖关系比较简单。当事人谈成一笔交易,银货两讫,交易活动即告结束。技术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活动,其不确定性来源于创新者拥有信息与创新成功所需信息之间的差距。技术供需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或者说均等,那么就不存在科技成果转移的必要了。因此,对于供需双方固有的信息不对称性,交易双方容易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导致非协作、非效率。例如,科研院所可以利用需求方对科技成果了解较少这一信息差距,夸大科研成果的成熟程度,提高技术转让价格;供方在合同中允诺需方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独家使用权,抬高转让价格,而事后又转让给其他企业尽量不让需方知道;需方则隐匿该项成果的使用所产生的新利润,降低供方享受份额。因此,科研成果在市场上的交易充满着风险。为避免在转让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供需双方的转让合同制订得包罗一切预想的情况以及双方在不同条件下的责任。然而合同的详尽订立及其履行意味着高额的交易费用。例如企业在获得科研成果独家使用权后,为防止供方违约再次转让,必须实施必要的监督,而对专业化工业生产而言,其履行费用是高昂的。因此,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吸收中介机构参与,往往不但可以降低“事前”交易费用,即信息搜索等费用,也可以降低“事中”交易费用,如合同起草、谈判等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事后”费用,即交易发生之后的成本,如确保技术转让的连续性、长期性所付出的成本,交易者为解决冲突所付出的成本等。所以中介机构提高服务层次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中介机构根据技术创新的环节和提供的服务层次,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信息中介机构

信息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非营利的政府科研成果推广机构、无偿或有偿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及民间专门性的科技信息咨询机构。它们只服务于供需信息的联络与沟通。其作用是帮助供需双方克服成果转移中第一个环节即沟通环节的障碍。

2.科研成果转移代办

转移代办主要代理服务于特定科技领域的成果,也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非营利性的如机电工程学会、包装技术协会等专业技术服务团体;营利性的如各行业部委或各级地方政府所属的工程技术咨询公司、新产品推广部门等。该类机构的特点是熟知所代理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成果的市场应用情况,可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3.创业服务中心

创业服务中心又称创业孵化器,其主要功能是为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代理申办手续,提供信贷或充当贷款担保人,提供活动场所,从法律、技术、商务等方面提供帮助,培训企业负责人,利用企业服务中心和开发区网络帮助企业沟通产销渠道,提供技术帮助、经营帮助及全方位服务。由此可见,创业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机构,其职能基本涉及技术创新过程的各环节,重点在转化过程的后两个环节。

法国洛林地区工业转型成功经验之一,即是建立了企业园圃(创业服务中心)。目前,抚顺市和法国洛林南锡市签订了合作项目,在抚顺建立企业园圃,并对抚顺煤炭城市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做法应在类似的资源型城市推广。

(四)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为了摆脱困境求生存、求发展的一套有效办法。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是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产品是由用户来选择,争夺顾客是竞争的焦点。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这种竞争又具有国际性,它是围绕争夺世界市场而进行的,参加竞争的并非政府,而是企业。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必然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技术创新,以取得竞争优势。例如兖州煤矿在20世纪90年代,依靠技术创新获得迅速发展,由过去“高架综采”改为“综采放顶煤”,即把过去的厚煤分层开采、单一机械落煤简化为一次采放复合开采。这项创新节省了3/4的回采巷道和2/3的设备占用,吨煤成本降低了10元以上,年直接效益1.5亿元。通过技术创新,原煤全员效率由1.67吨/工提高到7.59吨/工。竞争与“保护”是相对立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固然会使企业暂时避开竞争的风浪,但保护的结果会使企业满足现状,不思创新,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没有竞争,便没有进步,从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把国有企业推到竞争的风浪之中,促使其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创新,谋取生存和发展。

竞争机制的实质是通过“制造差别化”来达到优胜劣汰。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制造差别化;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下的低价格优势;还可以利用流通领域的能力,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创造服务方面的差别化。不管哪一种差别化都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任何一种差别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在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中,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企业要生存发展都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这不仅是取得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维持已有地位和生存的需要。革新技术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进行技术创新,而且更要重视对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采用。因此,竞争是促使企业采用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企业能否采用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推动力的强弱。如果企业感觉不到竞争的压力,它对现状很舒适,技术创新再怎么有效益,也往往难有吸引力。比如,采用高级制造技术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也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和人事的重大变动,大多数企业由于畏难情绪而迟迟不予采用。如果存在比较大的竞争压力,不采用就会大大降低竞争优势,甚至失去生存空间,这种畏难思想就无法阻止企业对创新的采用。竞争机制不仅是企业采用创新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也是创新供给者转让创新的动力,由于竞争使得创新被其他企业模仿的速度加快,这样很快就迫使创新企业不得不选择转让的战略。

市场对技术创新具有以下拉动作用:

1.市场公平地决定技术创新者的所得

其前提是具备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体系。这一体系的有效作用是使企业从创新中获得垄断优势。虽然,知识产权在保护方面的不完全性导致创新受益的非独占性,但这种有限的保护是对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保护。当然正如许多研究所揭示的那样,许多创新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就是让人模仿也非易事。因此,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者的回报是消费者对创新的接受程度。这是最有效的一种创新拉动方式。

竞争机制示意图

2.市场可以消除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消极因素

不确定性是创新的内在属性,是企业不敢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创新是企业自发的行为。企业常常为某一产品进行平行的竞争性的研究开发。几家同时从事相关创新,会互相学习,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先后形成主导产品。如在计算机领域,IBM的个人电脑与苹果机系列就是用不同的系统运行的,各有优劣。所以,市场不是消除单个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而是从总体上消除了创新不确定性给整个系统带来的影响,使系统内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了。

3.市场通过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从中外企业发展史不难看出,那些曾经欣欣向荣而现在面临破产的企业,大都是没有创新或创新失败的结果。

4.市场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培育创新的组织者——企业家

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在市场机制下,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一些有才华的企业家才会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