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结果

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结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在问卷中列出了30项描述“创新人才特质”的词组,要求本科生选择其认为最重要的5个特质。统计可以反映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认为创新人才特质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表5-36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人才特质频数分布表1.身体素质是本科生最看重的因素在学生看来,要成为创新人才,首先身体素质非常重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

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选取的6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按照随机抽取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并回收问卷。统计处理主要使用SPSS中的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检验,统计结果如下。

(一)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分析

不同的人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特质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他们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特质的理解往往会成为个人所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在问卷中列出了30项描述“创新人才特质”的词组,要求本科生选择其认为最重要的5个特质。统计结果如表5-3所示。统计可以反映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认为创新人才特质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表5-3 6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人才特质频数分布表

1.身体素质是本科生最看重的因素

在学生看来,要成为创新人才,首先身体素质非常重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我国从2000年开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每5年对3~69岁的中国公民进行一次体质监测,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并不理想,部分院校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2] [3] [4]可见,大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于创新人才的基础保障作用,将“身体健康”选项放在了首位,选此项的频次为643人,百分比为8.2%。这一点与以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略有不同,以往研究成果中对创新人才特质的描述,如美国学者洛埃对500名科学家的创新素质调查,[5]从重要性排列看,基本上没有关于身体素质的描述。

2.心理素质中的“抗挫折能力”排在第二位

创新过程是曲折的,其中必然会遭遇挫折、失败、来自周围的不理解和压力。因此,要成为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抗挫折能力或称为对挫折的容忍力。面对当前比较浮躁、科学研究要求“短平快”的大环境,对本科生而言要尝试创新,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此,本科生将“抗挫折能力”排在第二位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3.创新素质是基本保障

在本科生勾选的创新人才特质前10位中,“富有创造性”、“善于思考”、“开拓精神”、“科学实践能力”、“洞察力”和“质疑精神”分列其中。既然提到创新,就必然要求这一类人才富有创造性,善于思考,敢于开拓,同时要有较强的科学实践能力,才能够将创造性的想法付诸实践,通过科学的实践让创新成为现实。

4.性格的影响因素未受到重视

在创新人才特质频数分布表中排名比较靠后的,频数在100以下的有“兴趣浓厚”、“聪明”、“幽默感”和“性格内敛”。对于“兴趣浓厚”这一特质,选择此项的大学生只有83人,百分比为1.1%,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提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大学生们并没有把“兴趣”选作为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特质。对此,本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的兴趣是在专业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他们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需要以及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发生特别兴趣,他们的创新课题可能相对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可能在一时期内形成一个或几个创新的中心。[6]鉴于大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兴趣浓厚”这一选项没有被作为首选或重要的选项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当然,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某些事物或者活动的指向性和坚持性上,而这种持久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优势是和间接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即大学生在发展中心兴趣的同时,由于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有了明确的志向和理想,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控制和发展自己的兴趣,逐步确立间接兴趣,进而能够对兴趣形成持久性和稳定性的影响。[7]在具备了这些特点的兴趣的激发作用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因此,兴趣仍然是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个性特质。选择“聪明”这个选项的频数为78,百分比为1.0%,这可以用“勤能补拙”来解释。从小学生们就被鼓励勤奋学习,智商在正常值范围内的人毕竟是多数,因而后天的努力往往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关键。选择“幽默感”和“性格内敛”的频数分别为60和47,这一点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略有不同。国内学者很少将“幽默感”归入创新人才特质的范围,这并不是说“幽默感”不重要,而是与国外学者对于创新人才的理解存在差异有关系。实际上,本研究认为,性格开朗、富有幽默感等性格方面的因素对本科生或创新人才是能够起到正向作用的。如前所述,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困难和挫折都会使人沮丧、失望甚至退却,而乐观的性格态度能够以正向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使人不至于轻言放弃,也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中应该强调本科生良好正向的性格养成。

(二)专业设置分析

本研究对所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了6所大学本科生专业分流情况和转专业困难度。统计结果如表5-4、5-5和5-6所示。

表5-4 6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专业分流频数分布表

续表

表5-5 6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困难度频数分布表

表5-6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转专业自由度感受的频数及卡方检验摘要表

***p<.001

统计结果反映出当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在专业分流和学生转专业方面的特点。

1.从专业设置的时间看

与过去招生录取时就划分了院系专业的情况相比有所改善,当前研究型大学专业分流的时间有普遍向后推移的趋势。

表5-4显示,在调查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学生选定主修专业的时间各不相同。其中表示在入学前,即在高考报考志愿时就已经选定主修专业的有587人,占总人数的37.4%;表示入学后,在大一下学期确定主修专业的有208人,占总数的13.2%;表示大二确定主修专业的学生人数有538人,占总数的34.2%;表示大三才确定主修专业的学生人数有239人,占总数的15.2%。

专业设置的时间有早晚、松紧之分,学生可以一进校门就定专业,也可以先模糊身份,到一定阶段后再分流培养,有的设置可以进行多次分流。当前推迟大学生的专业定向是各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趋势,各所大学越来越认识到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与潜能有一定了解,在选择专业之前有更多的时间拓展知识面,对人才培养是有益的。就专业设置时间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也逐渐进行改革,如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方式,对新入学的本科生先模糊身份,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然后才确立主修或主攻专业。

2.从专业设置的空间看

各所研究型大学专业的游移空间比较小,本科生普遍认为要获得转专业的机会非常困难或比较困难。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转专业的困难度越来越大。

表5-5显示,在调查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认为转专业困难或比较困难的人数达到了1058人,占总人数的69.0%。从表5-6中校正后标准化残差值(AR值)可以看出:在“非常困难”选项上,大三学生和大二学生在转专业自由度看法间有显著不同,大三学生勾选的百分比(=7.7%,AR=5.0)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勾选此项的百分比(=1.9%,AR=-6.3);在“比较困难”选项上,四个年级学生对转专业自由度的看法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比较容易”选项上,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在勾选此项上有显著不同,大二学生勾选的百分比(=9.6%,AR=4.9)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勾选此项的百分比(=7.1%,AR=-3.0);在“非常容易”选项上,四个年级的学生看法间没有显著差异。总体上看,对于转专业的困难度,大三学生感受的困难程度要高于大二学生。

设置空间有大小之别,空间小的以专业为界,一设到底,没有丝毫弹性;空间大的则没有边界,允许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或跨专业、跨系、跨学院学习,甚至还允许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之间打通。调查结果显示,6所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空间偏向于弹性小的一端,对于各研究型大学已经实施了多年的转专业措施,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仍有待加强。

(三)课程设置分析

正如课程体系历来被视为人才培养核心内容一样,课程体系构造形态也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是与创新人才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构成要素,创新人才在课程选择方面的行为体现了其对自我知识结构的建构情况。通过本科生在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课程丰满程度以及选课考虑因素和选课类型倾向上的调查,了解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在自我知识结构建构方面的现状。

1.跨学科课程开设数量不足与本科生选课积极性较高之间存在矛盾

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反映的是一所大学中学习领域的众多程度及综合程度,具体说,一是看课程的学科种类是否广泛,二是看课程的科际融合是否密切。学科广泛是综合化的条件,学科融合是综合化的结果。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对人才知识结构具有明显影响,综合化程度高有利于人才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开阔知识视野,激发探索性的思考,打下雄厚的学术基础,塑造完整的人格,增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虽然学科建设的强弱各有差异,但均属于学科种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说具备了一定的课程体系综合化的学科基础。那么具体的实施情况如何,我们通过学生的感受进行了解。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是持肯定态度的,有8.5%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学院)所开设的跨学科课程数量非常多,有44.7%的本科生认为跨学科课程数量比较多。当然也要看到,仍有46.8%的学生认为跨学科课程设置数量不足。学校(学院)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时,在为学生构建一个宽厚基础、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见表5-7。

表5-7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课程数量情况频数分布及百分比

一方面是学校为学生提供课程的综合化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主动构建综合化知识体系时的具体表现情况又是如何?

调查结果显示:

(1)本科生对跨学科课程的选择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本科生在学期间都至少选修过一门跨学科课程,有45.6%的学生表示跨学科课程数量达到了3门及以上。见表5-8。

表5-8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选修过的跨学科课程的数量

(2)不同性别本科生在选择跨学科课程的门数上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在“0门”选项中,男生勾选此项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女生。另一方面,在“3门及以上”选项中,男生勾选此项的百分比也显著高于女生。本研究认为,男生较女生而言表现出两极化的倾向是由于在学习主动性上,男生较女生而言会有一定的惰性,因此对于不选择跨学科课程来避免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的倾向会比女生要强一些;而一旦通过实际体验跨学科课程学习后,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视野的开阔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也愿意继续接受挑战。此时,男生表现出来的乐于接受挑战和旺盛的精力也会比女生高一些,因此在“3门及以上”的选项中男生勾选百分比也会显著高于女生。见表5-9。

表5-9 研究型大学不同性别本科生选择跨学科课程数量情况

续表

***p<.001

(3)不同年级的本科生选择跨学科课程的门数有显著差异,大二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比较多门的跨学科课程。本研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大二学生与大一的学生相比,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后,知识基础和自我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校园的生活相对比较熟悉,在学习跨学科课程方面比大一的学生能把握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大二学生没有钻研专业深度和就业的压力,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愿意尝试其他领域的课程。见表5-10。

表5-10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跨学科课程门数4个选项勾选频数及卡方检验摘要表

***p<.001

(4)不同学科的本科生选择跨学科课程的门数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从各个学科在四个选项的百分比看,各学科的学生都比较重视跨学科课程的选择,在“3门及以上”选项上都有比较大的百分比。但由于学科属性不同,不同学科的学生在选择跨学科课程的门数上倾向性不同,法学、教育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学生选择“3门以上”选项的比较多,理学的学生选择“2门”选项的比较多,艺术学的学生倾向于选择“1门”跨学科课程,而文学和医学的学生在四个选项上的选择没有差异。见表5-11。

表5-11 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学生选择跨学科课程的门数列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p<.001

2.选修课开课数量充足,但课程类型分布不合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课程体系的丰满程度是衡量课程体系总量状态和课程类型丰富程度的主要指标,一所大学课程体系的丰满程度,决定它能够设计和采用何种培养模式。课程总量过小,学校将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普通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而限制宽口径专业目标的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学分制等教学制度的采用。只有课程类型丰富多样,才能够满足各种教学要求。丰满程度高的课程体系,在满足本校各种教学计划的各种要求时总是可以游刃有余;而丰满程度低的课程体系则往往捉襟见肘,容易顾此失彼。相对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一定的教学运行机制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教育能量。

本书从选修课门数、课程类型分布情况(理论课与实践课、选修课与必修课)、课程时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本科生认为,学校(学院)能够提供较充足的选修课。选修课作为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各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和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科生通过选修的形式,依据自己的需要,包括兴趣、特长、学业规划等,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进而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发挥选修课的作用,首先要在选修课的数量上提供保证,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所研究型大学能够为本科生提供较充足的选修课。见表5-12。

表5-12 研究型大学选修课数量勾选情况频数分布及百分比

(2)目前,本科生课程体系的类型(理论课与实践课、选修课与必修课)分布情况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理论课数量较多,实践课数量较少;必修课数量较多,选修课数量较少。有66.9%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理论课,有51.3%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强调通过实践加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通过缩小必修课的比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是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征。从这一点上看,在所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这种趋势尚未明显体现出来。见表5-13和表5-15。

表5-13 研究型大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布情况勾选频数及百分比

表5-14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布情况的看法摘要表

***p<.001

表5-15 研究型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分布情况勾选频数及百分比

(3)不同年级的课程类型设置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不同年级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设置不同。在“大部分为理论课”和“大部分为实践课”的选项上,大三学生都比大二学生的选择比例高。本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高校都在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对于一些理工类专业大三开始接触实践课程的时间相对增加,因此这两个选项的比例都会有所提升。见表5-14。不同年级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有所不同。大三学生在“大部分为必修课”选项上勾选显著小于大二学生勾选此项,在“大部分为选修课”选项上勾选显著大于大二学生。可见,在高校中,大三阶段的必修课数量有所减少,选修课数量有所增加。本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二阶段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部分为必修课,而进入大三阶段,专业选修课开始增加,因此选修课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见表5-16。

表5-16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必修课与选修课分布情况的看法摘要表

***p<.001

3.学生选课受个人兴趣、课程内容及教师授课方式影响大

与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和课程的丰满程度两个方面相比,学生选课的参考因素侧重于考察学生如何通过选择课程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查结果表明:

(1)不同性别的本科生在选课参考因素上有所区别。从选择结果看,本科生在选择课程时,首先会关注个人兴趣、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这说明本科生比较关注自己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只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才能在修习过程中沉进去学,选课具有较明确的兴趣导向性。其次,容易获得学分和课程考核方式是本科生选择课程时比较重视的因素,说明学生在选课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再次,对课程的要求,男生和女生相对前面几项而言并不是非常看重,但是男生和女生在对教师的要求上有所区别,男生比较看重教师的职称头衔,女生比较看重教师的学科背景。最后,“选该课程的同学多”在男生和女生的考虑因素中都排在最末位,说明本科生在选课上比较少受其他同学的影响,选课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见表5-17。

表5-17 研究型大学不同性别学生在选课参考因素上的勾选情况摘要表

续表

(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选课参考因素上有所区别。首先,四个年级学生的选课考虑因素最重要性的前三位基本一致,分别是:个人兴趣、课程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只是在三者的排序上各年级略有调整。其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容易获得学分也是学生们会重要考虑的因素,其中低年级(大一、大二)的学生比较看重课程考核的方式,高年级(大三、大四)的学生比较看重容易获得学分。最后,对教师的学科背景和职务职称,低年级的学生(大一、大二)的学生比较关注,而高年级的学生(大三、大四)则相对不那么重视。见表5-18。

表5-18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学生在选课考虑因素上的勾选情况摘要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4.学生主动通过选课拓展视野,但在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跨度上存在个体差异

国内外高校普遍提倡为学生提供“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他们在自由选课下是否也认同这一理念?本研究通过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的倾向这个题项上进行考察。

(1)就整体情况而言,本科生比较注重利用课程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选课时对“相近学科的课程”选择的百分比达到25.5%,对“交叉学科的课程”的选择达到49.7%。见表5-19。

表5-19 研究型大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倾向勾选频数列表

(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倾向上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在选课倾向上,男生表现得比女生要更主动一些,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课程”,男生选择倾向大于女生。本研究认为这一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男生群体相较于女生群体更富有挑战精神和冒险精神,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见表5-20。

表5-20 研究型大学不同性别学生在选课倾向上的勾选情况列表

续表

***p<.001

(3)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倾向上存在差异。大四学生选课表现得相对保守,倾向于在“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中选择课程。这与大四学生已经到了高年级,学习的主攻专业方向已经比较明确有关。因此,选课涉及的领域相对比较集中。而大二学生在“交叉学科的课程”选课倾向性较大,这表明大二学生对“交叉学科课程”的需求比其他年级的学生要高。见表5-21。

表5-21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选课倾向性4个选项勾选的频数及卡方检验摘要表

续表

***p<.001

(4)不同学科的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倾向上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各自的学科属性,学生在选课倾向上也有所不同,教育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交叉学科的课程,文学和理学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学科其他专业的课程。见表5-22。

表5-22 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学生在选课倾向性上勾选的频数及卡方检验摘要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p<.001

(四)培养途径分析

培养途径指的是培养过程的载体,借助于这一载体进而构成培养对象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培养途径从认识渠道上看,可以分为教学途径和非教学跨教学途径;从使用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基本途径和综合途径。

教学途径指的是教学活动,它是大学的基本活动。教学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考试等各种教学行为。教学途径的中心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地掌握较多的知识。但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多地封闭在狭窄的课堂活动内,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需要。非教学跨教学途径包括一切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自学悟道、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活动等。人们普遍认为,在许多重要品质的培养上,如在培养价值观念、思想底蕴等人文素质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素质乃至于学科视野与工作能力等方面,非教学跨教学途径往往比教学途径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8]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中涉及有关“培养途径”维度的问题,主要研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情况、科研情况、与导师沟通情况等方面内容。

1.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学习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活动。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需要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好基础,不仅要在理论上做好准备,同时也在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方法掌握和发展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做足准备。本书从“选课指导来源”、“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时间安排”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考察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情况,希望以此了解当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是否有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1)本科生的选课指导主要来自高年级学长,导师指导存在缺位现象。本科生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必修课搭配个性化的选修课来构建的。但是,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学习经验尚浅,在选课过程中需要获得一定的指导和建议。近年来,我国多数高校推行的“导师制”中指导学生选课就是导师的职责之一。可见,高校认识到对学生选课提供相应指导的必要性。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①从整体上看,本科生选课过程中获得的指导主要来自高年级学长,46.3%的学生勾选了此项。其次是利用《选课指南》进行选课。有近33%的学生表示选课过程中没有获得指导。只有8%的本科生表示导师在选课过程中有给予指导。就比例来说,导师给予本科生选课方面的指导十分有限,甚至偏低。从这一点上看,“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本科生导师在这一职责上并没有尽到责任。见表5-23。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在选课指导方面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大四学生请导师进行指导选课的主动性比大二学生好,大一学生使用《选课指南》的倾向性比大四学生大,而大三学生没有获得指导的情况比大一学生要明显。本研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大四学生与导师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获得指导的机会会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多一些;大一学生新入学,在寻求指导和帮助方面渠道相对狭窄,因此在使用《选课指南》方面的比例会比其他年级相对高一些;大三学生在“没有获得指导”选项上的比例相对较高,本研究认为,这与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学习后,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较明确,选课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考虑,所以在此选项上的比例相对其他年级高一些。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在选课指导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同时都应该注意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见表5-24。

表5-23 研究型大学选课过程获得的指导情况勾选频数及百分比

表5-24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学生在选课过程获得的指导勾选情况

***p<.001

(2)本科生普遍喜好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学习方式方面,有的本科生习惯于比较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方式,如查阅资料;有的本科生习惯于通过实践,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获取知识的方式,如在实践中学习;也有的本科生擅长与人交流,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知识,如与他人交流经验学习等。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和擅长的学习方式,问卷中设立了题项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本科生比较倾向于选择通过实践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学习方式。见表5-25。这也提醒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当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表5-25 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方式的频数和百分比

(3)本科生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评价普遍不高。在本科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方面,调查显示,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对课程的评价有所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对课程各维度的评价相对较高,除了大四学生在“教师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与指导”这一选项上评价比较高以外,高年级的学生对课程各维度的评价则普遍较低,特别是大三学生在各维度的评价都是最低的。本研究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大三恰好是由通识教育课和基础教育转入专业学习的阶段,课程内容中理论部分的讲解会相对增加,同时部分学校存在专业课由一般的普通教师进行讲解或者由教授牵头组织课程而由普通教师进行讲解的情况,造成了在“教师注重国际视野”和“课程主讲由知名教授、学者担任”这些选项上的评价不高。由于专业课要求较高、负担较重、进度比较紧,且普通教师的经验和学识有限,所以在“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多样”、“课程组织形式多样”和“教师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选项上大三学生的评价也不高。

表5-26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评价各个维度的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续表

n.s.p>.05 *p<.05 *p<.01 ***p<.001

(4)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仍以笔试为主。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研究型大学中仍然存在考核方式单一,且以笔试为主的现象。问卷结果中各考核方式的百分比分布的情况表明,虽然课程考核中有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面试、课程论文、完成项目等,但是采用这些方式的比例还很小。考核方式往往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的笔试考核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分注重书本上固有的知识,而不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会存在以分数定优劣好坏的隐患。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应该被重视。

表5-27 课程最常使用的考核方式频数和百分比

(5)本科生学习时间安排缺乏合理规划。在本科生时间安排上,调查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上课”、“科研”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时间分配上有显著的不同。其中,女生所花费的上课时间(M=5.43)显著高于男生(M=4.90),男生在科研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M=2.34)显著高于女生(M=2.11),男生在课外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M=2.94)显著高于女生(M=2.65)。见表5-27。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在“上课”、“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有显著差异。见表5-28。结果显示,大一学生在时间安排上“上课”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休闲娱乐”的时间在四个年级中是最少的;大二学生在“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上花的时间是四个年级中最少的;大三学生在“课外学习”、“课外活动”和“休闲娱乐”方面花的时间居中;大四学生在“课外学习”、“课外活动”和“休闲娱乐”方面花的时间较其他三个年级多。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大一学生新入学,学习模式和方法还不能很快地从高中学习的模式转变过来,在安排自己的时间上还没有较好的规划,所以“上课”成了时间配置上的主要部分;大二作为一个过渡阶段,虽然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规划,“上课”维度上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由于高压、高强度学习造成的惰性影响,在“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方面表现得没有那么积极;大三学生经过大一的压力和大二的放松过程,开始要面临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开始关注“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通过这些途径发展自己的能力。

表5-28 不同性别学生在各项活动时间安排上的差异比较

n.s.p>.05 *p<.05 ***p<.001

表5-29 不同年级学生各项活动时间安排上的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续表

n.s.p>.05 *p<.05 *p<.01 ***p<.001

2.本科生科研活动情况分析

在考察影响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因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1)本科生认为“知识储备”、“科研氛围”和“科研指导”是影响科研活动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影响其进行科研活动的因素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男生和女生都认为知识储备欠缺是影响科研进行的最重要因素;其次,男生和女生都认为获得指导在科研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缺乏指导是学生们认为影响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在其他影响因素中,男生认为缺少科研氛围和缺乏资金支持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女生则认为课业压力大和缺少科研氛围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男生中意志力薄弱是影响较小的因素,而女生则把意志力薄弱排在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的位置。见表5-30。

表5-30 不同性别的研究型大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困难列表摘要表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影响其进行科研活动的因素看法存在差异。对四个年级学生在“科研困难影响因素”选项上勾选情况进行排序,具体呈现为:首先,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勾选此项的排序基本相同,排在前4位的影响因素是“知识储备欠缺”、“缺乏指导”、“课业压力大”和“缺少科研氛围”,而“实验(实习)条件差”则都被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缺乏资金支持”和“意志力薄弱”这两个维度上,大一的学生认为资金因素影响比较大,而大二的学生则认为意志力的影响比较大。其次,对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勾选此项的排序中,“知识储备欠缺”和“缺乏指导”勾选频次依然是最多的,在这两个年级情况中勾选频次排在中间的是“缺乏资金支持”和“缺少科研氛围”,只是大三学生认为缺乏资金支持影响比较大,而大四学生认为缺少科研氛围影响比较大。大三学生勾选此项排序最后的是“实验(实习)条件差”,而大四学生的则为“意志力薄弱”。见表5-31。

表5-31 不同年级的研究型大学生在科研可能遇到的困难上的勾选情况摘要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本科生对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评价不高

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非常重要。提升本科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科研活动氛围,让本科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并积极主动地参加科学研究。

表5-32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评价情况频数分布及百分比

表5-32表明,一方面,本科生对本校(院)所营造的科研氛围是持肯定态度的。选择“非常浓厚”和“比较浓厚”两个选项的学生人数达到了55.8%。这主要归功于近年来研究型大学大力倡导推行本科生科研的政策,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课题组,并且鼓励本科生尽早参加科研活动。这些措施收到实效,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科研氛围。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仍有44.2%的学生对科研氛围不甚满意,表明在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3)本科生普遍认为大二是开始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间

在考察本科生对“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合适时间”情况时:①大部分(55.1%)本科生认为大二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比较适当的时间。这个结果可以为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措施时提供依据。因为大一是大学生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过渡的时期,对大部分的大一学生而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适应大学阶段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上。而且参加科研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兴趣摸索,这也需要时间。本科生的观点也表明大二是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比较适当的时间。②“大四”、“研究生阶段”和“仅参加毕业设计”这三个选项的百分比极小。可见,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很高,并且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推迟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不仅失去了尽早接受科研氛围的熏陶、失去了接触前沿的机会,也不利于本科生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见表5-33。

表5-33 研究型大学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适合时间的频数和百分比

(4)本科生科研活动获得同辈人的帮助较多,导师指导相对缺乏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需要获得有效的指导。近年来,各研究型大学纷纷推出本科生导师制,其中导师制最重要的目标任务就是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但是,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主要来自同龄人,如高年级学长(21.9%)帮助,同学(28.1%)相互沟通。来自导师的指导百分比仅为33.7%,还有15%的本科生表示很少获得指导。可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来源有限,且指导者的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导师的指导普及面和效果仍有进步空间。见表5-34。

表5-34 研究型大学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获得指导来源频数和百分比

(5)科研活动主要资助来自学校(学院),资助来源渠道有限

科研活动不仅需要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也需要经费上的资助。在考察“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资助来源”时发现,来源非常有限,其中以“学校(学院)资助”为主,接近15%的本科生能够得到导师的资助,接近9%的学生能够得到赞助商的资助,仍有19%的本科生没有获得过资助。见表5-34。结果显示,首先,在学校(学院)层面对本科生科研是比较重视的,在经费支持上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其次,导师的资助力度有限,这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有限,能够切实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的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人文学科,导师本身课题经费有限,因此在给予本科生资助方面自然难与一些理工科、社会学科的情况相提并论。再次,赞助商资助是获得科研资助的新渠道。在调研中,部分学生表示能够从赞助商处获得科研活动的经费,这是值得鼓励的。这不仅拓宽了科研资助的来源,而且本科生需要向赞助商介绍、“推销”自己的创新理念、科研规划、预计成果等,说服赞助商对自己的研究提供资助,这对本科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项很好的锻炼。

表5-35 研究型大学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获得资助主要来源频数和百分比

(6)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少,缺少学术交流平台

参加学术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在调查问卷中,考察了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和“学术会议的级别”,从侧面了解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比较少,有67.6%的学生对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机会情况的评价是不满意的。虽然参加学术会议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自我提高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本科生获得参与的机会明显偏少。另一方面,本科生参加会议的级别呈现两极化,即以参加“校内”级别和“没有参加过”为主,获得参加较高水平的“国内”和“国际”级别学术会议的机会偏少。本研究认为,本科生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不多主要是由于对学术会议的信息获取不通畅,错过了许多的机会;同时,目前参加会议大多要求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提交,这大大减少了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另外,科研经费有限,获得资助的来源少也是本科生比较少参与学术会议的原因。见表5-36和表5-37。

表5-36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机会情况的评价频率分布及百分比

表5-37 研究型大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级别的频数和百分比

3.与导师的沟通情况分析

考察本科生与导师的沟通情况,进一步了解导师在本科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方面的指导作用。问卷从“与导师的沟通方式”、“与导师谈话的主题”、“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和“每次见面的时间长短”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总体而言,本书对本科生与导师的沟通情况的调查暴露出师生间沟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本科生与导师缺乏有效沟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表示与导师“无沟通”;二是,沟通方式以“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非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为主;三是,本科生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和每次见面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具体分析如下:

(1)师生间沟通途径比较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导师的沟通方式”上,一方面,不同性别的本科生与导师沟通方式的排序基本相同,依次为“电子邮件”、“约定时间面谈”、“电话或短信沟通”、“即时通信工具”和“课后短暂交谈”。只是在各个百分比上略有高低之分。从排序上看,1/3以上的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导师进行沟通;1/3以上的学生采用“约定时间面谈”的方式与导师沟通;男生中表示与导师“无沟通”的有30%左右,而女生中这种情况的有1/4左右;男生中有1/4的学生采用电话或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与导师沟通,而女生中采用这一方式的大约为30%;采用即时通信工具的方式,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1/5的学生选择“课后短暂交谈”与导师进行沟通,女生的这一百分比略高于男生。见表5-38。

表5-38 研究型大学不同性别学生与导师沟通方式情况摘要表

续表

另一方面,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倾向有所不同。从排序上看,各年级学生勾选此项的频次排序各不相同,第一,低年级(大一、大二)的学生中,与导师约定时间面谈是各自勾选频次中最多的一项;第二,低年级(大一、大二)的学生都有1/4的学生表示与导师“无沟通”,三年级学生的这一比例有所上升,有36.4%,四年级学生的这一比例下降到19.3%;第三,四个年级的学生,勾选课后短暂交谈这一方式的频数都是最少的;第四,在大一、大二、大三中,其余各项与导师沟通方式的勾选频数都基本相同;第五,大四的学生与导师沟通方式比较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和约定时间面谈的方式,二者的勾选比例各占该年级学生总样本的53.1%和42.4%。见表5-39。

表5-39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学生与导师沟通方式情况摘要表

续表

续表

(2)师生间交流话题比较单一,主要围绕本学科专业问题展开

关于与导师谈话的主题,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不同性别的本科生之间没有差异,与导师谈话主题由多到少的排序依次为“本学科专业”、“当前研究的课题”、“思想与生活情况”和“社会时事”等。从排序上看,男生和女生之间勾选频数排序相同,只是在各项的百分比上略有高低之分。在与导师交流“本学科专业”内容时,男生的百分比略低于女生在次项上的勾选情况;在“当前研究的课题”选项上,二者基本一致;在“思想与生活情况”方面,女生勾选频数占女生群体样本的百分比也比男生高;在“无沟通”方面,男生的比例比较高;最后,在讨论“社会时事”方面,男生的比例是女生该项勾选比例的近两倍。见表5-40。

表5-40 研究型大学不同性别学生与导师谈话的主题摘要表

另一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与导师在讨论问题的主题选择上有所不同。从四个年级学生在与导师讨论问题主要内容各项的勾选情况看,首先,四个年级的学生勾选此项的排序低年级(大一、大二)相同,只是在各自选项上的百分比有所区别。低年级学生与导师讨论主要涉及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容,同时低年级学生会向导师汇报平时思想和生活情况,对“当前研究课题”的比例还不是很高,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较少接触科研活动有关。其次,大三学生的选项排序与低年级略有区别,大三的学生勾选的排序首位仍然为本学科专业(198,44.0%),到了三年级,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增加,以“当前研究的课题”作为话题的比例有所上升,即当前研究的课题(155,34.4%),而在大三学生中表示与导师“无沟通”的比例也略有上升。再次,四年级,与导师讨论当前研究的课题和本科学专业问题成了学生与导师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二者的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表示“无沟通”的情况与三年级相比有所下降。最后,从四个年级看,与导师讨论关于“社会时事”的话题比例都不高,说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仍以学术话题为主,较少涉及其他。见表5-41。

表5-41 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学生与导师谈话的主题摘要表

续表

续表

(3)本科生与导师见面的次数难以保障

在各所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制”相关规定中,几乎都有对导师与本科生见面次数(频率)的最低限要求,那么实际运行情况如何呢?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本科生与导师(或班主任)的见面次数呈两种情况:比较好的情况是,有37.3%的本科生表示,与导师(或班主任)每个月能够见到2次及以上;然而不太令人满意的情况是,有44.3%的学生表示难得与导师(或班主任)见面。见表5-42。在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中,研究成果均强调导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然而本科生与导师见面的次数难以得到保障,难免会使导师的“言传身教”这一预期设想大打折扣。

表5-42 研究型大学学生与导师(或班主任)每个月见面的次数

(4)本科生缺少与导师固定的交流时间

为了确保谈话比较深入,本研究认为首先应该在师生间谈话时间上有一个基本的保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与导师(或班主任)交谈时间比较不固定,通常视情况而定,只有35.0%的学生认为交谈时间能达到30分钟以上。

表5-43 研究型大学学生与导师(或班主任)交谈时间的长短分布

(五)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1.学分制实施效果较为有限

研究型大学普遍推行学分制。学分制弹性化、柔性化,以选修制的存在为前提,以学分为杠杆,学校采用绩点记录学生的成绩,以课程为单位计算学分,再以学分为毕业标准的计量单位,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跨学校选课,不论学时长短,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即准予毕业。学分制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课程,通过自主的选课机制形成富有个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多学科渗透结合的文化素质,便于因材施教,使不同人才都能得到发展。[9]组合教学制度极大地拓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能够很好地适应个人与社会的不同需求,教育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因而潜力很大。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将基本的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专业设置模式和附加的课程结构相配套,便产生各种组合式的培养计划,目前大学中比较常见的组合教学制度有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硕博连读制等。实践证明,组合式教学计划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问卷中设计考察了本科生使用不同教学制度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所有观察值中,计划或已经选择“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的有365位,百分比为23.2%;计划或已经选择“本硕连读制”的有345位,百分比为21.9%;计划或已经选择“直博制”的有70位,百分比为4.5%;未选择上述几种学制的有792位,百分比为50.4%。可见,学生还是比较习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分别只有1/4左右的学生有攻读双学位或进阶研究生学习的愿望。见表5-44。

表5-44 研究型大学学生在学制选择的频数和百分比

2.小班化教学推行比较缓慢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的时空构造方式,它的变化会对培养过程的实践形式与空间形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教学组织形式从空间上看,课堂教学有班级教学制和个别教学制两种模式。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主张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高积极性、高自主性和高实践性中发生变移。为适应参与式、讨论式、问题式、模拟式等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大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出现了班级授课制和小组授课制、个人自学活动相结合以及班级小型化与加强个别辅导的趋势。教学组织形式从时间上看,教学时间结构包括课节、学季、学期多种层次,体现为课堂时间结构、学期时间结构等多种结构。教育教学的时间配比可根据采用的不同知识发展方式而呈现不同的比例结构。现代教学论主张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的认知现状、认知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给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学实践构造方式还可以在学程长短方面进行变化设计,如长短学期、学季变化和大、中、小、微型课程的分化组合。

问卷考察了“班级规模”和“课程长度”两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1)当前研究型大学仍然以大班授课的形式为主,要实行小班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见表5-45。(2)课程长度选择上,各研究型大学以“一个学期”的长度为主。与国外研究型大学推出的数量众多的短学时课程不同,国内研究型大学更倾向于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本研究认为,当然存在这种差异首先是与高校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有关,有限的教师资源、教室、教材、实验室等硬件设施都不利于开展短学时的课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国内教育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短学时的浅尝辄止的课程难以为构建系统的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另外,国内高校的教师考核方面教学时数的要求也不利于开展短学时的课程。见表5-46。

表5-45 研究型大学班级规模勾选频数及百分比

表5-46 研究型大学课程长度长短分布情况

(六)本科生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情况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道开放式问题:(1)您认为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您认为大学学习生活中哪些经历有利于培养您的“创新素质”?请举例。(3)请您对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出具体建议?希望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看法,进而提出建议。

1.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主要原因分析

对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1)外部影响因素

第一,没有形成适合创新人才“冒出”的有利环境。

①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调研中,当前研究型大学在环境营造方面做的并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表示:学校(学院)内“缺少创新氛围”、“缺少求知氛围”、“缺乏学术氛围”等。

②缺乏创新向上的宿舍文化。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为本科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主要指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往往忽视了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如宿舍文化氛围。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有学生反映“宿舍文化氛围懒散”、“学习风气差”、“很多同学沉迷于游戏”等。这说明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学生宿舍生活方面关心得不够,忽视了良好宿舍文化对人才成长的重要影响,没有利用好这一影响因素。

第二,缺乏完善的教育资源。

①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认可度并不高,认为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新不鼓励,在教学环节中也不注重创新,这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在学生的回答上,如“教师保守,不接受学生意见”、“教师不积极鼓励我们创新”、“师生双方浮躁,缺乏专注精神”、“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老师自己都是照着书本、PPT教,自己都不创新,怎么能够指导我们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把握创新创业动态”、“教师不够负责任”、“教师对低年级的学生不够重视”、“指导教师不够,能够获得指导的机会很少”等。

②科研活动开展困难。从目前情况看,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科研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科生科研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反映在学生的回答上,如“科研氛围差”、“我们能够获得科研的机会很少”、“科研目的不明确,感觉就是做做实验,做完实验后也不明白有什么效果”、“科研资源获取难度大”等。

③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在本次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实行了按照专业大类招生的办法,将专业分流的时间向后推移,学生进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从适应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专业分流和进入专业的时间后移的做法是比较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在调研中,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反映主要是表现在转专业比较困难方面。对部分学生而言,即使进入专业学习,学生的专业兴趣还不是很明确,而且还存在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兴趣转移的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少。在问卷中,有学生对专业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专业方向太少,选择的余地很小”、“对目前的专业不满意,但是转专业要求又很高,转不成专业,只能硬着头皮学”。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需要革新。

首先,小班研讨课是实现启发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但是从调研的研究型大学看,小班化教学的比例仍然较低,40人以上的大课堂教学仍是班级授课的主要规模。其次,由于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形式,班级规模大,教师不得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满堂灌的现象始终存在。再次,部分教师由于一时难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无法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给予学生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有效指导。许多学生在问卷中谈到了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意见: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水平不高”、“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讲的内容感觉与现实问题脱节”、“不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缺乏动手实践的时间”、“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常年用一套PPT,内容基本都不更新”、“教学内容陈旧、空泛”、“实践机会少,书本知识不能够及时应用”、“缺乏创新兴趣的正确引导”、“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启发来引导”、“缺乏必要的思维训练,即使我们有创新的愿望,也不知道从何入手”、“缺乏研究方法的指导”、“缺乏一个完整全面的有效指导支持系统”等。

第四,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首先,学分制度不尽完善。目前,研究型大学仍然是以学年制为主、学分制为辅,学分制仍然只是一个补充的制度。学生仍然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自由度很小。这造成学生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同时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课业压力,影响了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其次,导师制实施不力。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本科生与导师的关系比较疏远,获得导师的指导十分有限。再次,学校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关于学校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课业压力大,根本没时间考虑参加创新活动”、“学习负担重,自顾不暇”、“(学校)不重视教学改革,仍然以应试为主”、“学校资金支持力度小,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怎么开展活动”、“可支配时间少,每天都被各种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哪里有时间创新”、“限制较多,如转专业难”,学校缺少对创新的“引导与鼓励”、“缺少创新团队的指导和鼓励政策”、“没有适合的平台和好的机遇”、“信息资源”等。

(2)内部影响因素

第一,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调研发现,本科生对于创新还是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的。首先,本科生面对“创新”是缺乏自信心的。本研究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缺乏认识,将“创新”神秘化,无形之中否定了自己的创新潜能。其次,在个性品质方面不够完善,如意志力、上进心、创新精神等。在对自身心理素质方面的评价,学生的观点主要是:

“完全相信权威,不敢质疑权威”、“不够自信、不敢表现,没有勇气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怕被质疑,害怕失败,根本不敢尝试也不想尝试”、“缺乏勇气创新”、“自身意志力薄弱,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缺乏上进心”、“个人比较懒惰,不想尝试新事物,习惯于按部就班,照着计划执行”、“缺乏创新的动力”、“存在从众心理,比较容易人云亦云,没有怀疑精神”、“缺乏良好的时间规划,总是被计划追着跑”、“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具备科研精神”、“个人自制力弱”、“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不够勤奋”、“不喜欢独立思考”等。

第二,缺乏足够的文化素质。

在对问卷的回答中,本科生多表示自己知识储备欠缺也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要发展创新能力绝不是盖一座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做储备,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文化素质的观点,学生的主要观点是:

“思维定势”、“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创造力”、“缺乏批判精神”、“缺乏想象力”、“缺乏质疑精神和开拓精神”、“对交叉学科知识不了解”、“缺乏经验”、“视野狭隘”、“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对学科前沿的内容了解不充分”等。

第三,未形成有益的学习习惯。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兴趣与专业的矛盾上,有部分学生由于对自己当前的专业不感兴趣,就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继续学习,有的学生由于暂时找不到兴趣点,而表现出较强的惰性,有部分学生表示团队合作很困难,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低下等。从调研过程中本科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学习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知道本科生缺乏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较好地调和兴趣与专业之间的矛盾,在面对问题时不是积极解决而是选择回避的消极态度。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他人相处,既要懂得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而这点在本科生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习惯是可以通过平时养成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兴趣与专业不符合,学习起来感觉没什么动力”、“现在的专业并不是我擅长的,学习有点吃力,不过能过关就行,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研究项目,但是感兴趣的项目不多,没什么可选择性”、“我对专业不感兴趣,不想学习”、“对研究不感兴趣,研究太苦太累了”、“对所学内容缺少热情”、“求知欲弱”、“学习习惯不好,比较懒惰”、“未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很低”、“总是提倡团队合作,可是团队合作真的非常困难,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很强,合作很吃力”、“过于依赖网络而不愿意独立思考”,“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

2.大学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经历

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所列举的有利于培养其创新素质的经历主要涵盖了以下8个方面。

(1)导师/教师的启发作用

如前文多次所强调的,导师/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学生陈述自己的经历中也得到印证。导师是学生学术路上的引路人,导师的学术涵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生往往以导师作为榜样,在遇到困难时,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得到导师经验的分享等,在学术发展和生活上获得引导,从而能够少走弯路。本科生的学术经历、知识积累、思考的深度等都还处于基础水平,需要导师的提点。关于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与导师有关的经历,学生是这样表述的:

“导师的指导对我来说很重要,一般遇到问题,自己有的时候想不明白,经过跟他沟通后,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平时与导师多沟通,有的东西是默默影响我们的,比如老师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会影响到我,至少我这样认为”、“学院老师的引导,我们学院的老师很多都是海归,跟他们交流确实对开拓眼界有帮助”、“多与教师交流沟通学术上的知识,对自己的学业进步是很有帮助的”、“导师的国际视野”、“老师会与我们分享经验”、“知名学者教授的优秀课程效果明显很好,教师的水平高,上课(对我)很有启发性”、“导师能帮助我提出更多的问题,启发思考,比起我自己闷头胡思乱想好多啦”、“老师会引导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等。

(2)高质量的日常学习安排

提倡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表示课程学习就不重要,相反,课程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带给学生的是包括从知识基础、专业知识到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训练等的课程内容;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在于帮助学生拥有宽厚基础,同时也了解科技前沿,既能对基本知识有正确的理解,也对前沿未知有自己的观点。在日常学习中,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交流是本科生知识经验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调研中学生们多次强调与教师、与同学、与学长、与成功人士以及与优秀人才交流经验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学生对于高质量的日常学习安排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专业领域的学习,我会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可能对我想从事研究工作有帮助”、“课堂学习其实挺有用的,至少我们学到了厚实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有时候会有一些强化思维模式的训练,这个挺有意思的”、“老师有的时候使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课老师让我们进行自主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做报告,这个方式比较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性”、“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共同学习、交流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关注最前沿的科技发展”、“跟老师或者学长们探讨前沿问题,有的时候不一定有结论啦,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会激发出不少新的想法”、“多与同学进行学习讨论,可以学到不少新鲜的东西”、“学校安排的分享与介绍会非常好,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少杰出人士,他们分享的学习经历、研究经历或者创业经历,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作用的”、“我觉得学校应该多推出一些国际交流的项目,我自己本人的经历就是参加了一次国际夏令营,感受不一样的文化、跟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人交流、去到不一样的地方见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事物,对我自己创新能力发展非常有好处”等。

(3)科研活动的训练

科研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受到过一定强度科研训练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学生关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的表述如下:

“以我个人的经验,提早进实验室、多进实验室对我帮助很大。大二下学期我参加了学院的育苗基金,虽然我一个本科生还做不出什么成果,但是每天在实验室跟老师和师兄师姐接触,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现在我想要直博,实验室的经历对我来说应该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参加课题研究,从最初的课题设计到调研,到课题完成,真的是调动了我的整个思维,非常有成就感”、“独立完成实验”、“独立创作一些作品”和“自己独立完成一项科研实践”是对自己创新能力的挑战、“实验室观摩学长的科研过程,加深了我对科研的认识”等。

(4)自我完善

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也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从学生对问题2的回答情况看,通过多种途径自我完善是大学生促进自我创新素质提升的有利因素之一。关于自我完善,学生的表述如下:

“本人很重视阅读,博览群书是我的一大爱好,这个对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很有帮助”、“我喜欢广泛涉猎书刊,多看有关的书籍”、“阅读学科经典著作,帮助我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多看书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借助头脑风暴、推理游戏之类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从小处创新,为自己积累创新成功的经验,帮助自己树立信心”等。

(5)课外活动

校园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在问卷中列举了许多他们认为对自己有所帮助的课外活动。首先,关于讲座报告会。听取讲座是学生日常学习中常见的课外活动。学生是这样表述的:

“名家讲座、大师级讲座、高水平讲座、学科前沿讲座……在我们同学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开拓视野,增加知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参与社团策划活动或组织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决策能力等”、“参加过学术会议,在会议上结识了一些学术上的牛人”、“学术交流会”、“学术沙龙”、“实地调研”、“创新创业活动”、“学校举办科技展”、“艺术节”、“创新展”、“暑期学校”、“课外实习”、“实地调研”、“学生会工作”、“担任学生干部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

(6)良好的氛围

环境因素对学生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创新行为被他人认可”,“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机制”是学生积极创新的动力。“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文化”对学生的人格特质、人文素养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

(7)竞技比赛

谈到创新,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与竞技比赛联系到一起。近年来不断推广的“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星火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以及“国家创新实验计划”等竞技比赛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各个学校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智力竞赛、辩论赛、体育竞赛等竞技平台。

(8)专项计划

此处专项计划是指学校推出的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或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专门培养计划,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PR)”、“思源计划”、“学工创业班”、“百步梯攀登计划”等。

3.本科生对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建议

本科生对研究型大学要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建议往往也是学校需要改进的方面。整体上看,学生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涉及以下8个方面。

(1)关于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注重品德修养、教育国际化等理念。在大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中,针对教育理念,学生们认为应该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唯考试成绩”来区分好生差生而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更不应该将“学生当成机械学习的工具来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听学生的心声”。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多一些的“出国交流机会”和“国际合作学习机会”。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们认为要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进一步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了解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个人发展进行规划。学生表示“培养目标要多样化,尽可能适应更多人的发展方向”,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大学生的建议表述看,不论是对教育理念还是对培养目标的设立,大学生主要是希望培养目标能够落到实处,更能够切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希望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以体现。学生希望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样能够渗透在管理和办学之中。

(2)关于教师/导师

首先,大学生表达的最多的希望就是能够获得教师/导师更多的指导。大学生具体建议表述如下:

“导师与学生多交流,应该多给予指导”、“固定时间与导师交流”、“健全导师制,加强学生与导师的联系”、“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学生切入时机,关注生活细节,以求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新”、“老师多引导”、“师生间多交流”、“多安排指导教师”等。

其次,希望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质量和水平。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的主要学术源泉,也是大学竞争力的体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J.B.Conot)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是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大学要站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学生对加强教师队伍的具体建议表述如下: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综合性、国际化”、“加大教师资源投入”、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让教师在人才培养上有更多话语权”、“安排大师级的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要重视教学,不仅要研究自己的科学,也要研究教学”、“成立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开明,教师素质要提高”、“教师自身应为学生做榜样,从自身的创新习惯出发,从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老师不敷衍”、“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等。

(3)关于学生本身

第一,希望大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大学生具体的建议表述如:“多社会实践,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应该如何做”、“参与各方面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从生活中发掘创新点”、“多动手,多操作”、“多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等。

第二,能够拥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自主性。大学生具体的建议表述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学生进行多学科学习”、“学生学习自主性应提高”等。

第三,要注重各方面能力培养。大学生具体建议表述如:“学生之间要有创新竞争的意识,可由学校开拓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及比赛”、“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相关的创新意识”、“用比赛促进创新”、“努力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思维创新,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要有质疑精神”、“应该从实验中、工作中去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并加以理解,并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诱发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培养思辨性思维”、“培养写作能力、领导力”、“培养创新意识”等。

第四,做好心理维护。在调研中,有部分学生提到了增加心理健康维护的相关建议。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高强度的竞争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身心都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面对学业、科研、工作就业等压力时,心理上往往表现得非常敏感、脆弱、消极,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维护,帮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生具体建议表述如:“可增加心理课程,辅导学生自我认识”、“可增加心理干涉”、“增加心理辅导”等。

(4)关于课程体系

第一,学生认为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做出适当调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注重通识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开发等。具体建议如:“扩大选修课比例”、“课程过于死板,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多开设跨学科课程”、“多设置一些更富有人文方面的课程”、“增设实践课”、“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加强低年级的通识教育”、“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课程数量,实行自主学习评测机制”、“精简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等。

第二,对课程内容,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改进,尽可能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与科学相结合。课程的内容要具有前沿性,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紧追前沿;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具有社会性,为学生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大学生的建议具体表述如:“增加课程的实践性”、“课程讲授内容太死板,要注重知识点深入探讨”、“多涉及一些主题”、“课程内容贴近实际,紧跟前沿,与国际接轨”、“课程设置可以更加有趣一些,培养学生的兴趣,课上多讨论一些学生自己的想法”、“课程设置应该更有针对性,选取教材要慎重,尽量不要选过多内容,以免课程到最后被迫赶进度”、“多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应注重前沿”、“创设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课题”、“课程应紧贴社会需求,利用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带动课程中同学的思考、反思和总结”、“教学结合时事热点,学术前沿,而不是只按照各种课本”等。

第三,在课程开展的形式方面,希望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希望课程安排能适当放松,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学生也表示希望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分享自己想法的机会。具体表述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摆脱固定的教学模式”、“增加讨论环节,让学生参与自主讨论”、“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多注重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多样化”、“使用案例教学与深度理论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多开设一些案例课程”、“课程组织尽量多样化”、“多设置启发性环节”、“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注重逻辑思维,动手实践,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时间适当放松,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活动应该更加注重交流和讨论”、“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讲课过程中多穿插先进科技知识”等。

第四,在学生看来,一定程度上开设专门课程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进行训练是必要的,大学生在设立创新培训课程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具体表述如:“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开设更多的创新课程”、“开设思维拓展课程”、“开发如何发展创新能力的课程”、“思维训练”、“思维创新,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设立‘如何进行科研’的培训课程”等。

(5)关于专业设置

从学生所提出的建议看,对于“确定专业时间往后移”是持肯定态度的。具体建议的表述如:“确定专业时间应该延后”、“按照大类招生,入学一年后再决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

学生的建议有不少是关于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具体表述如:“学科建设向交叉继承方向发展”、“拓宽跨学科选修渠道”、“选择跨学科课程,开设多门跨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交叉学科培养”、“鼓励学生多修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专业设置要跨领域”、“专业设置的专业界限不要太明显”、“可设置大类,强化基础学科”、“专业设置应该有文理兼通的性质”等。

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专业的方向,提高选择性。建议具体表述如:“多方向人才培养,而不是仅仅培养几个专业人才”、“学科设置多样化”、“专业设置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多种专业方向选择”、“专业的选择性更高”等。

从学生提出的建议看,学生对学校目前给予学生的转专业自由还不太满意,希望学校能够在转专业问题上给予适当宽松的环境。具体表述如:“转专业自由”、“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专业或选修课,学校大力支持”、“降低各专业间的门槛”、“降低转专业的难度”、“可以跨专业上课,开设多门选修课程”、“放宽转专业,自由转专业”、“适当放宽,多样化选择,给学生一定自由选择权”等。

(6)关于教学组织形式

小班化教学近年来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减少班级容量,实行因材施教的适应教学、丰富多元的课程与评价,最终使每个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确实有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通过小班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能够对每位学生充分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关注和指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在本科生的调查问卷中,学生们十分希望自己也能够享受到小班化教学带来的好处,他们对小班化的建议具体表述如:“进行小班教学,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小班教学,提高上课质量”、“减小班级规模,让学生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

(7)关于教学制度

学生希望学校在“考核方式”、“学分制”、“导师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能够有所革新。

对考核方式,学生们认为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且考试内容多为记忆性的内容,死记硬背往往成了应对考试的途径,这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习惯,也阻碍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对此,大学生在所提的建议中提到了希望能够改革考核方式,丰富考核方式。具体表述如:“取消通过考试来考核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新性来评定该专业课的成绩”、“适当改革考核制度,给‘偏才’、‘怪才’更多的空间”、“适当减少考试的比重”、“完善考试制度”、“考核方式弹性化、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如笔试、团队作品、个人论文、公开报告等”。

对学分制,学生们认为应该设立针对创新的专门学分,具体表述如:“实行学分制,让兴趣做引导”、“增设创新学分”、“设立科研学分要求”等。

对导师制,本研究的调研表明,目前研究型大学导师制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很多导师并没有真正尽到职责,学生关于导师制的具体建议如:“导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导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不是每次见个面,聊个天就算了”、“设置合理的师生比例,一个导师要带那么多本科生,根本就估计不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等。

对于激励机制,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机,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通过激励机制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实现“激励力量”的最大化。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在提出关于激励机制的建议时是这样表述的:“加大奖惩力度,重赏科研成果获得人、指导人、团队”、“可以制定一些鼓励参与创新实践学生的政策”、“多设立激励措施”、“设置创新学分的激励机制”、“发放资金鼓励每个学生做出自己的设计作品,帮助其申请专利”等。

(8)关于环境的建设

首先,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人才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问题1的调研中,就有学生表示课业压力比较大,因此有不少学生建议:“不要给太大压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心”、“不要有过多的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宿舍条件,使每个人都有安静的环境思考”等。

其次,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将创新内化为一种自觉品质。大学生的具体建议表述为:“创造氛围很重要,学校要鼓励学生、资助学生”、“提供为本科生服务的实验室”、“提供项目给学生选择并完成”、“校风建设”、“学校对学生多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鼓励多于否定”、“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与他校交流,互认学分”等。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扩大视野、接触社会、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实现育人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大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形成独立开展工作、自主组织活动的能力,尤其在他们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掌握技能过程中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学生在提建议时也有许多关于丰富课外活动的建议,具体表述如:“多办学术研讨会”、“举办创新比赛”、“学术前沿讲座”、“多举行有关‘创新’方面的讨论会、座谈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开设学术讲座、专题讲座”、“多设置一些交叉学科的讲座”、“多开展科研活动”、“多开展学科竞赛”、“多让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多一些实验平台”、“开放更多实验室”、“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机会”、“多支持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多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创新活动”、“鼓励阅读”、“加大创新活动组织力度,充分利用学校软硬件资源充分调动导师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科研的积极性”、“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科学参观活动”、“定期举办创新科技类竞赛”、“学校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