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我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研究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

以我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研究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出了江汉大学创建地方一流大学的时间表。科学发展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它涉及学校方方面面,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概念,但就整体而言,坚持科学发展,学校首先需要看其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三是抓学校的科学发展规划。

以我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研究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

合并组建之初的2002年,江汉大学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发动全校教师、干部编制学校“十五”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为早日实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国家“科教兴国”和武汉市“科教立市”战略的指引下,对接省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江汉大学初步制定了创建地方一流大学“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经过之后近20年的奋斗,将学校建设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高职(专科)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若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取得长足发展,部分学科国内先进,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进一步动员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扎扎实实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高水平师资队伍、体制机制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充满信心地向着地方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列出了江汉大学创建地方一流大学的时间表。

第一阶段(2003—2005,调整发展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在实现实质性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及管理运行机制,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并初见成效,顺利通过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二阶段(2006—2010,跨越发展期)。全面大幅度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提升对武汉市实现小康社会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水平。

第三阶段(2011—2020,稳健发展期)。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初步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使学校成为武汉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成为武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库和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机构。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学校的工作都是为了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发展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一个永恒主题。科学发展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它涉及学校方方面面,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概念,但就整体而言,坚持科学发展,学校首先需要看其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在这方面,江汉大学抓了以下工作:[2](www.xing528.com)

一是抓先进教育思想观念。探究从牛津、剑桥到哈佛、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之道,其关键时刻办学思想观念的创新决定着这些学校具有重大意义的跨越式发展。“办学思想、宏观的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3]只有以先进教育思想观念指导办学,学校这一航船才能朝着正确的航向前进。江汉大学在以评估促进学校建设发展中,先后两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在一系列重要教育思想观念上达成共识:坚持树立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的观念,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享受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最高价值取向;坚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即树立成才与成人教育完美统一的人才观,“把既‘成人’又‘成才’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4]。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坚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即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学质量,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有着与精英教育阶段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坚持科学的办学特色观,学校应敢于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陈腐观念,努力办出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是抓学校的科学定位。科学定位是决定发展的大事,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结构和效益,而且也是关系到学校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同时又对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建立了新的参照系,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审视学校过去的定位。在迎评促建期间,学校通过开展学校定位大讨论,认真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某些单纯追求“教育GDP”现象、不顾办学条件盲目拔高或任意压低办学层次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并撰写《略论中心城市本科高校的科学定位与分类指导》论文参加学术讨论,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学校自身的条件与环境,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把学校原定位某些不妥之处作了必要的调整。

三是抓学校的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正确分析和把握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瞄准当今科技发展前沿,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脉络,努力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同时注意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召开专门的论证会,认真听取省内外高水平专家的意见,又对学校原制定的“十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校园网建设规划四个子规划进行了扩充和修订,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凝聚和锤炼,使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特色更加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