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规划研究与发展纪要

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规划研究与发展纪要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0 月30 日,由广州大学、沈阳大学、江汉大学发起,江汉大学承办的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张庆国处长首先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联席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岳勇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兄弟高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联席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较快的另一个共同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

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规划研究与发展纪要

2010年10 月30 日,由广州大学、沈阳大学、江汉大学发起,江汉大学承办的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召开。广州大学、沈阳大学、青岛大学、大连大学、深圳大学、济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成都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江汉大学等14 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的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岳勇,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张庆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国成、中共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靳雁、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金永红、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刘荣山、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处长吴涛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主要议程

30 日上午9:00—9:40,会议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主持。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谭仁杰在开幕式致欢迎辞,对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报告了联席会议的发起缘由及筹备工作情况。

教育部高教司张庆国处长首先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联席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乃至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副省级城市的综合大学,在当地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明传承等各个方面所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已经成为所在城市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成为当地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着地方发展的方向。他高度评价了联席会议的召开,指出联席会议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创造性举措。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探索,一定能为十五城市综合大学之间、十五城市综合大学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架起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桥梁;一定能促进博采众长,集聚智慧,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定能有效地帮助同类高校更好地了解相互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推进建设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目标的早日实现;一定能有利于各校吸纳同类高校的人才、智力等优势资源,强化发展实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定能针对处于同一层次地方高校,探索如何加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机制。他明确表示,高教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关注联席会议取得的进展,希望参会各地方高校加强与高教司的联系沟通,从而促使高教司能更有效、更大力度地推动各高校在建设一流地方综合大学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张处长还介绍了教育部高教司2010年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及明年的十项工作计划。

陈安丽厅长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对联席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介绍了湖北省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基本情况和特点。并衷心希望联席会议能够成为一个良好开端,建立并形成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这个机制和平台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办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十五城市综合大学间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丰富大家的办学理念,共同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走向特色发展之路、走向服务地方与城市共同发展之路。

岳勇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兄弟高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联席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全国15 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领导聚集一堂,研讨各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探讨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这是我国地方教育和武汉市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召开,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促进和拓展各高校乃至各所在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五城市综合大学领导到武汉传经送宝,将有助于江汉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也有助于各校合作平台的构建、交流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共同探讨学校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将对武汉地方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会议主要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研讨十五城市综合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探讨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的主题,作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对于建立综合大学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必要性达成共识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联席会议的召开是我国城市大学成熟的标志,为城市综合大学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为增强城市地方综合大学话语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得到了各城市综合大学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参与。

与会者认为,与会高校都是副省级城市所属地方综合大学,在办学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改革与发展中有着许多类似之处,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近年来,城市综合大学发展速度较快,规模扩张较大,发展成效显著,最核心、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只有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最大限度的支持,学校发展才能获得根本的和最大的原动力,实现快速大发展。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最大支持,首先要紧紧抓住地方政府关注点,适应地方政府发展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次,要将政府的支持变成地方法规,变成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以此形成推进城市综合大学可持续性发展强有力支持的政策保障;再次,要加强人大、党委、政府等各部门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合作,力争让支持学校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争取政府全面地展开对高校的支持。同时,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较快的另一个共同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思路,采用发展新举措,克服传统发展模式束缚,坚持用改革促发展,用发展来推进改革,从而实现学校快速发展。

(二)交流了各校“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共同探讨城市综合大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各高校领导分别介绍了本校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等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本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并有特色的举措和“十二五”发展思路,探讨了城市综合大学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功经验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如何重视包括城市综合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发展,加强相互之间联系、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与会者认为,城市综合大学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一是城市综合大学教育定位不够明晰,与其所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相符合。二是城市综合大学管理体制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绝大多数城市综合大学的管理体制是“省市共建”,属于市财政拨款单位,但业务指导在省教育主管部门,容易形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管都不管或者想管又管不了的局面。三是城市综合大学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增强。因为属市财政拨款单位,城市综合大学常被当做行政单位管理,同部属、省属高校相比,在依照高等教育法行使教育教学、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机遇不均等,阻碍城市综合大学的快速发展。占据全国高校绝对数量地位的地方高校,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获取的发展资源与其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处于倒挂状态。而作为城市综合大学与省属、部属高校相比,在教育资源和发展机遇的分配上又处于弱势地位。五是城市综合大学自身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城市综合大学如何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为所在城市发展服务,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城市综合大学发展永恒的课题。

促进公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根据城市综合大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会议部分代表对教育部提出了如下建议:衷心希望教育部更加重视地方高校的发展,尽可能地放权,尽可能地让地方高校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遇,促进教育公平进步。当前,对于城市综合大学来讲,促进公平要从更高的层次来理解,不再是解决上学难的问题,而是教育资源是否公平的问题、发展机遇是否均衡的问题。现在国家“211”和“985”高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当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现在国家政策发生调整,如:博士点建设的限制,限制了很多地方综合大学的发展。这种限制是不应该的,如果国家要提高博士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不应该通过限制学校的发展限制学校博士教育的建设,而应该从把握博士出口这一角度,建议放宽入口、严管出口。省市政府最清楚地方发展最需要哪些学科专业,建议给予副省级地方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更大的话语权。

(三)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工作建议》

会议讨论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工作建议》(征求意见稿)。一致同意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作为一种制度、机制长期固定下来,明确了联席会议的性质、主要内容、人员组成,运行机制等方面内容。

针对联席会议制度,与会代表还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联席会议在每年一次的基础上,可选取某方面的专题召开年度分会,由各高校轮流承办。二是联席会议在各高校领导参加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各高校中层干部参会,或者召开教学、科研、学科等方面的专题研讨会,加强各高校中层干部、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研讨。三是建立十五城市综合大学交流合作网站等,丰富相互交流手段和形式,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加快探索和推进十五城市高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生互派等方面紧密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运用这样一种机制逐渐提升我国城市综合大学的地位,研究和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经过讨论决定我们今后一致的决议和行动,以促进城市综合大学的发展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四)会议研究并确定2011年全国十五城市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由广州大学承办,2012年全国十五城市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由沈阳大学承办。

会议参加人:

广州大学

易佐永   党委书记

赖卫华   党委副书记

秦 春   办公室主任

刘 晖   高教所所长

沈阳大学

李梦玲   党委书记

高 峰   常务副校长

张跃双   规划办主任

霍 泓   党办主任

青岛大学

夏临华   校长

吴绍新   办公室主任

大连大学

王志强   党委书记

王洪斌   高教所所长

王丽燕   高教所教师

迟克强   校办行政科长

深圳大学

李凤亮   副校长

济南大学

蔡先金   副校长

王 志   办公室主任(www.xing528.com)

杭州师范大学

杨 磊   副校长

宁波大学

邹日强   党委委员

成都学院

屠火明   党委书记

开江   办公室主任

汪令江   学科办主任

厦门理工学院

黄红武   院长

黄小芳   科长

哈尔滨学院

胡永昌   院长

李德生   秘书

金陵科技学院

谢培苏   副院长

刘桂云   科长

西安文理学院

耿占军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运良   人事处长

江汉大学

谭仁杰   党委书记

杨卫东   校长

余茂才   原党委书记

李进才   名誉校长

桑建平   副校长

王南南   党委副书记

聂仕书   纪委书记

周建民   副校长

邓院方   副校长

张 英   副校长

魏尚汉   校务委员

邓传德   校长助理

邵 红   校长助理

童幸生   教务处处长

余新明   科研处处长

钱同惠   研究生处处长

张若光   人事处处长

刘新荣   财务处处长

王万舫   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处长

陈荣政   党委宣传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