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东方幼儿园教师引领:一个倔强男孩的教育成长

宁波东方幼儿园教师引领:一个倔强男孩的教育成长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国家高新区东方幼儿园邵琪阳翼翼是我们班一个长得瘦瘦小小却非常有活力的男孩。名师引领2《一个倔强的男孩》的教育叙事,记录了一位年轻老师通过反思到成长的过程。

宁波东方幼儿园教师引领:一个倔强男孩的教育成长

宁波国家高新区东方幼儿园 邵琪阳

翼翼是我们班一个长得瘦瘦小小却非常有活力的男孩。平时都是由妈妈接送他,妈妈有事时才由爸爸来接送。翼翼的妈妈非常溺爱他,对翼翼总是言听计从,由着他的性子来,导致他的脾气很暴躁,经常对别的小朋友动手动脚。翼翼的性格很倔,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一般,有时甚至还会动手打人。

有一天离园活动时,我拿出一种新的玩具给孩子们玩。玩着玩着,忽然有一个小朋友大声喊起来:“老师,翼翼抢我的玩具!”我走过去一看,大家的手里只剩下一点点玩具,而翼翼的手里却拿着大部分玩具。我问翼翼:“翼翼,你有没有抢别人的玩具啊?”他看着我,不说话。我又低声询问了一遍。这次,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又问他:“翼翼,你不是也有玩具吗?为什么还要抢别人的玩具呢?”翼翼看了我一会儿,对我说:“我自己的玩具还不够多。”我蹲下身对所有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你们都有玩具吗?”小朋友们都点点头,翼翼也点点头。我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玩具是要一个人全部拿走玩,还是大家一起分享玩具呢?”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要大家一起分享玩具!”翼翼低着头,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玩着手里的玩具。我对翼翼说:“那翼翼觉得玩具应该怎么玩呢?”这次翼翼回答我了,他告诉我:“应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那我们一起把玩具都放在桌子中间吧,一起分享着玩,好吗?”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纷纷把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起要怎么玩新玩具。翼翼也轻轻地把玩具放在了中间,和小朋友们一起展开了讨论。

又有一天,在我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到水杯架上拿水杯时,豆豆突然开始放声大哭。我急忙走过去询问,他说翼翼用脚踢他。我转身询问翼翼:“翼翼,你踢他了吗?”翼翼点点头。我又问:“翼翼,你为什么要踢他呢?”翼翼低声回答我:“因为他排在我前面了,所以我就用脚踢他了。”他慢慢低下了头,揪起了衣角。我又问:“你要和他道歉吗?”翼翼听了我的话,拉起了豆豆的手,轻声对豆豆说:“豆豆,对不起,我不该踢你的。”豆豆摇了摇头,说:“没关系。”

翼翼因为受到家长的宠溺,做事只考虑自己,觉得自己永远应该被放在首位,所以他接受不了自己的玩具和别人的一样多。他想要的是他一个人拥有最多的玩具,甚至所有的玩具。有其他小朋友排在他前面时,他有抗拒心理,觉得自己应该永远被放在第一位,他不应该排在别人的身后,甚至不需要排队。对翼翼这样脾气暴躁的小朋友,一味的指责是没有用的,劈头盖脸要求他道歉或者放下手里的玩具,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个别化教育要耐心。

名师引领1

邵老师是一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能关注到孩子的细节,会分析,会反思,这一点是一名新教师很珍贵的品质。在这两个案例中,邵老师都用了讲道理的方式,帮助孩子分析哪里做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但是说教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未必能带来行为的转变。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等下一次行为出现时老早就把道理忘了。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有榜样示范,引起孩子的注意。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可以把“与人分享”的内容包含在故事情节当中,再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抢玩具不对的印象。在第二个案例中,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喝水公约,把自主权交给幼儿,共同制定喝水的规则,以此来约束翼翼的行为。其实邵老师已经意识到翼翼任性是因为家长过于宠溺,因此建议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帮助孩子慢慢转变行为。总之,在引导方式上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促进家园合作,使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独立个体。

(点评专家:郑佳钰,宁波市余姚市优秀教师、余姚市教坛新秀,余姚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教研组长)

名师引领2

《一个倔强的男孩》的教育叙事,记录了一位年轻老师通过反思到成长的过程。由反思到感悟,让作者在文字结尾时有了深刻认识:“个别化教育要耐心。”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能关注个别教育,以最大的爱心、耐心对待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勤于反思,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孩子,这种意识态度和行为的跟进非常值得欣赏,这是迈向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必经之路。

首先,正确对待,解读行为。(www.xing528.com)

解读关键词一:自我意识增强

翼翼的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幼儿在2岁半以后已经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产生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并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什么都认为是“我的”。如果大人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阻止,他们便会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反抗,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便成为所谓“倔强”。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幼儿2岁半至4岁期间,即所谓第一反抗期。

解读关键词二:维护权利的需要

翼翼的倔强和不听话是因为妈妈的溺爱造成的。相对大人来说,孩子完完全全是一个弱势群体。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无缘无故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在集体中也会单凭个人的喜好争取权利,如通过抢夺、踢人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行为也就是倔强。

所以我们需要调教攻略,指导转变。

第一,慎用强制手段教育。因为2岁半到4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一味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以倔对倔,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极端的境地。

第二,顺其自然,换位思考。以一种宽容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倔强行为,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思考。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上说,教师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表现为“关注效应”或“期望效应”。因为关注点不同,期待不同,态度不同,教育后果不同。文中老师的做法可取:将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当孩子犯倔后,主动帮孩子找台阶,如果加一句:“如果你被别人踢了,心情会怎样?你该怎么办才合适呢?”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会更好。对于那些实在难以拐弯的孩子,则有必要通过转移注意力、引导其暂时离开倔的情境等方式,让其有一个足够的思想转变过程。

总之,孩子的倔不是太大的问题,从识别、辨识到改变行为需要家园配合、教育一致。如何改变大人们头脑中的倔,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点评专家:侯鲁萍,宁波市学科骨干、宁波市三八红旗手,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副园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