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格洛克公司:优秀企业家与抗销量挫击的历史

格洛克公司:优秀企业家与抗销量挫击的历史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立50多年的格洛克公司还显得相当年轻,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做一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优秀企业家。针对这些荒诞的传言,本不予理会的格洛克公司感受到了销量受挫的影响。另外,格洛克公司给出一系列的测试证据,表明了在金属探测之下格洛克手枪仍然会存在阴影,基本不存在轻易逃脱安全检测的问题。

格洛克公司:优秀企业家与抗销量挫击的历史

成立50多年的格洛克公司还显得相当年轻,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做一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优秀企业家。从出生到20世纪80年代,年仅20多岁的格洛克公司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沉寂期,不断地进步、积累,只为等待一次厚积薄发的机遇。

幸运的是,机会不久后便真的到来了。年轻的特点便是不被传统所束缚,敢于创新和进取,这时的格洛克很好地抓住了军方提供的机会。从青年到壮年,如今的格洛克公司正处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点从其遍及各大洲的分公司,以及来自全球的用户群当中就可以看出。格洛克公司的未来显得潜力无限。

978-7-111-51468-8-Chapter06-6.jpg

图6-6 装备AUG和GLOCK的奥地利国防军

图为装备AUG和GLOCK的奥地利国防军,1955年奥地利正式建立了国防军队。

1.企业的创办

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1955年,加入欧盟后的奥地利开始了防务建设,正式建立了国防军队(图6-6),扩大了军备预算。原本就拥有良好军工基础的奥地利枪械生产工业再度变得火热起来,这让枪械制造商们看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世纪60年代,原本为工程师的格斯通.格洛克也投身到了这个含金量相当高的产业中来,1963年正式成立了格洛克武器有限公司。

刚刚起步的格洛克公司显得十分不挑剔,只要是军工产品就都有所涉猎。从枪械到刀具到工兵铲、枪套,再到手榴弹、刺刀等军用产品,只要是军队需要的产品就都能找到。在奥地利军队建立初期大量补充军用装备的计划里,占据了相当的分量。

早年的格洛克公司并没有什么名气,在国外甚至不为人所知。然而凭借其做工优良的产品,不但捞足了经费,还与奥地利国防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于一家新兴的军工企业来说极为重要,为其后期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途径。

978-7-111-51468-8-Chapter06-7.jpg

图6-7 展会上的格洛克军刺

廉价的军刀和工兵铲等工具(图6-7)在军队建立之初的确能够为格洛克公司带来收益,随着奥地利军队日趋成熟,使用寿命长的此类产品变得不再卖座,为了找到新的出路,格斯通开始考虑制造枪械,于是一个数十年来从未接触过枪械制造商的工程师探索着走上了造枪之路。

虽然格斯通本人是一名工程师,对制造器械有一定的见地和了解,但毕竟从来没有制造过枪械。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枪械研制工作。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已经开始物色人选,最初成立的枪械和火器研制部门为奥地利的执法部门提供了一批手榴弹,正式进入了热兵器行业。

2.手枪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格斯通和他的团队开始尝试进行手枪的研发。当时格斯通提出的设计理念便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安全可靠。为此研发团队借鉴了大量的优秀之作,例如大名鼎鼎的勃朗宁M1911手枪及70年代HK公司出品的全新材料手枪VP70。

最初的研发目的在于响应奥地利军队替换老式鲁格P-38手枪的军备要求。于是制作团队决定采用类似于M1911勃朗宁手枪可靠的枪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力求能达到军方对于安全性能的严格条件。在研制期间,格斯通提出了借鉴VP70(图6-8)采用大量工程塑料制造手枪的设计,并最大限度地简化手枪的操作。

格斯通的理念和设计团队的努力所碰撞出来的火花,便是1980年所推出的第一款格洛克手枪。最初公司将其命名为GLOCK17,关于这一命名的由来,说法莫衷一是。主要有其弹匣为17发、公司地址门牌号码为17、其为公司第17款产品这3种主流说法。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款名枪就此诞生。

格洛克这款造型奇怪的手枪推出后迅速遭到了各方的质疑,最主要的两点就是:使用塑料枪身其可靠性与强度究竟如何,其没有外置保险和只能双动发射的扳机设置安全性怎样。尤其是这把枪又只是一个早年仅仅是经营民用工具,近些年也只生产过一部分军用配件而从未有过手枪研发史的公司所开发的产品。

接下来的测试结果却出人意料,高强度的塑料在反复碾压、冰冻、浸水、浸尘等一系列严苛的破坏性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没有出现过一次故障;而在后来的高空摔落实验中也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猜测的容易意外走火的弊端。1983年,被其征服的奥地利军队开始采用并将其命名为P80(Pistol 1980)。

格洛克手枪因其独特的工程塑料枪身和没有外置击锤的设计迅速吸引了不少平民的眼球,短短数年内迅速占领了民用、警用及军用市场。默默无闻的格洛克有限公司仅仅凭借其探索性的枪械产品就登上了国际枪械制造商的道路。

978-7-111-51468-8-Chapter06-8.jpg

图6-8 HK VP70冲锋手枪

3.误会与解释

有意思的是,一直被各类小说和影视作品烘托得极为神秘的塑料“隐形”手枪突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引发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连锁反应。在格洛克手枪发布后,许多媒体站在非专业及吸引眼球的角度开始鼓吹塑料手枪无法在安检时被机场X光或金属探测器(图6-9)所检查出来,引发了不小的风波。(www.xing528.com)

978-7-111-51468-8-Chapter06-9.jpg

图6-9 机场X光安检设施

不知是利用媒体扩大产品的影响度,或是公司并没有在意这一问题。久而久之,格洛克手枪因其所谓的隐藏特性,成为了恐怖分子最喜爱的武器,这一点也令格斯通本人哭笑不得。为了在不影响产品形象的情况下应对媒体的讹传,公司决定在后来的产品表面加涂X光无法透视的材料,这倒是着实帮了恐怖分子一把。

此后,格洛克塑料手枪引发的风波进一步升级,许多地区因为被过分鼓吹的藏匿功能一度让许多人站出来反对这种手枪入主本国,以防止犯罪率不断提升。尤其是作为恐怖犯罪最喜欢盯上的目标——美国,其往往会对枪械保持比较敏锐的态度,故而格洛克的入主甚至还引发了美国国会的激烈争论。

针对这些荒诞的传言,本不予理会的格洛克公司感受到了销量受挫的影响。无奈之下只得站出来解释。事实上格洛克手枪的主要部件,诸如套筒滑槽、复进簧、枪管等80%以上的主要部件都是由金属制成的(图6-10),这也是枪械能够运作的根本所在,至少目前为止采用全塑料代替金属的技术还是不可行的。

另外,格洛克公司给出一系列的测试证据,表明了在金属探测之下格洛克手枪仍然会存在阴影,基本不存在轻易逃脱安全检测的问题。而对于塑料枪身不可靠的传言,格洛克公司也一并之下释放了资料,除了高强度的塑料足以抵抗重型汽车碾压,枪身还采用了格洛克专利的渗氮处理,据说硬度可达钻石级别,使用寿命极长。

4.击败史密斯

因种种原因而风靡全球的格洛克被其他枪械制造商纷纷效仿,手枪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为了不输给其他枪械商,公司开始向全球范围扩张的战略。欧洲市场主要由奥地利总公司满足,欧盟范围内开始采用格洛克作为军队或执法部队的制式武器。同时为了占据极为庞大的美洲和亚洲市场,不断在各地开设新的分公司。

978-7-111-51468-8-Chapter06-10.jpg

图6-10 部分拆解的格洛克手枪

为满足部队的需求,格洛克还另外推出了全自动版本以供不同的战术安排;在民用市场上则改为更适合射击运动的精度版。自动武器一般禁止在民间销售,故而全自动版只提供给了部队使用。警察和特种部队尤其喜欢使用格洛克手枪(图6-11)。

对塑料材质的手枪表现出不屑的美国警察在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下被政府硬塞使用格洛克。经过短时间磨合,他们很快便发现这款轻巧、安全、可靠的手枪让人爱不释手,除了部分地区因必须有外部保险的条令拒绝使用,几乎风靡全美。

强势入主美国后迅速击败了史密斯-韦森公司,几乎抢占了当时美国40%以上的警用手枪市场。甚至连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反恐特警小组也开始大量采用格洛克手枪,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格洛克文化,诸多题材的美剧中,格洛克手枪已是屡见不鲜。

目前已拥有了4家大型的分公司,其产业已经遍布世界。今时今日的格洛克公司依旧以标志性的手枪为主打,并围绕着手枪拓展系列产品,诸如手枪套、战术附件等,完整地形成了以格洛克手枪为核心的产业链,不负Perfection之名。

5.阴影与阳光

虽然格洛克公司致力于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总是无法避免其独特的塑料材质和当初因媒体误会而带来的恐怖分子之枪的名气。如同当年的卡拉什尼科夫与AK47的命运,虽然初衷不是为了滥杀无辜,但销量越多的枪结束的生命也就越多,作为销量最好的防卫武器,死在其枪下的人数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知道是不是基于此种原因,格斯通本人极为热衷于慈善事业,每年都会向世界各类博物馆和慈善机构等机构捐款,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作为杀人武器制造者的慈悲。无论是出于赎罪,还是出于信仰甚至是出于宣传需要,格斯通的行动的确是让人们对格洛克公司及其产品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变化。

即便是经历了数次中风,格斯通并没有放弃慈善事业(图6-12),目前其累积为各类慈善机构捐助了100万欧元以上的善款用以帮助各类有需要的人,而格洛克手枪的形象也慢慢从恐怖分子之枪慢慢走向了国民防卫手枪。

关于格斯通本人的历史也较为传奇,在1999年因为其合伙人为了掩盖亏空公司巨款而买通了法国的一名惯犯刺杀格斯通。全身七处受伤并大量失血的格斯通奇迹般地从杀手手下逃生,其后主使人被挖出,公司一度陷入灰暗。然而格斯通顽强的生还和极高的威望再度把公司从低谷拉出,如今年近80岁的格斯通依旧在他的战场上奋斗着。

978-7-111-51468-8-Chapter06-11.jpg

图6-11 训练中配备GLOCK17的美国特种部队

978-7-111-51468-8-Chapter06-12.jpg

图6-12 格斯通的妻子(左)代表其捐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