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阅读课:解决四个常见问题

高效阅读课:解决四个常见问题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我喜欢读书,而且效率很高,所有经常会有人问我一些读书方面的问题。我想了想,最常见而且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有四个。屈畅老师是第一个介绍《冰与火之歌》到中国来的人,也是这套书的翻译。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从所有研究这本经典的书中找到一本最好的。用英文搜索最后这个建议是给要做研究的朋友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信任,希望大家今后读书顺利,早日成为一名读书高手。

高效阅读课:解决四个常见问题

因为我喜欢读书,而且效率很高,所有经常会有人问我一些读书方面的问题。我想了想,最常见而且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有四个。

第一个问题:都有哪些渠道可以帮助我们搜集到信息。关于这个问题,给大家四个思路。

(1)找整合性质的书

两年前,画魔幻小说的知识地图的时候,我正在上班,每天十点多才到家,完全是利用睡前时间画的。

上面的全部信息都是来自一本书:屈畅老师写的《巨龙的颂歌》。

屈畅老师是第一个介绍《冰与火之歌》到中国来的人,也是这套书的翻译。有段时间我对《冰与火之歌》很感兴趣,所以就查了这套书的相关信息。

很多文学著作的翻译都会写这样全面介绍一个领域的书,读这样的书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行业的全貌,效率会非常高。

我的建议是,大家如果想进入一个比较理论的行业,比如心理学经济学,一定不要急着问究竟该读哪本书,先找一本这一类介绍性的书,了解一个全貌之后,自然就知道“开创者”、“分歧者”和“综合者”是谁了。

(2)找书评

大家在阅读理论书和纯文学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先去读书,要先找书评。一般来说,卡夫卡之后的纯文学书,不借助辅助书籍和解读文章,我们根本就读不懂。再比如,像莎士比亚但丁的书,岁月久远,我们直接读起来有难度。

找书评有很多办法,比如说在豆瓣、知乎和简书上找。如果是一本“经典”或者得过奖的书,很多人还会专门写一本书来研究这本书。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从所有研究这本经典的书中找到一本最好的。

(3)找一些音频和视频作为参考

比如说,很多概念书的作者都在TED上面做过演讲,先看一下这些演讲,里面应该都已经提炼出一些精华了。如果作者是当代人,大家可以找一找他的公开课。如果有的话,建议直接听课程,效果往往比读书更好,效率也更高。

现在很多知识付费平台在推一种“每天听一本书”的节目,大概用20分钟来介绍一本书的重点内容。对于理论书、文学书和传记类的书,我不建议大家听这种快餐节目,但是对于一些概念书,这20分钟的概括还是很有效的。当然,如果你觉得有点儿贵,可以在简书上找一找读书笔记,效果也差不多。

还有一些读书类的音频、视频节目,比如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罗辑思维”,也都是很重要且有效的参考。

(4)用英文搜索

最后这个建议是给要做研究的朋友的。

如果你需要查很多专业资料,建议用英文在搜索引擎上查作者信息。很多国外的教授都有自己的网站, 搜索他的英文名字就能查到他们的资料。

因为我们只需要他的“五位一体”信息,所以有一些基本的单词量也足够我们找到作者的相关信息了。

读书记不住,恰恰是因为你想记住的东西太多了!

极简精读法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记那么多东西,只抓重点书,抓重点书里面的重点信息就可以了。(www.xing528.com)

打一个比方,你进了一间30层大楼,一层一层地爬,每个房间都看一眼,当然记不住了。

如果你手里拿着一张图纸,找到这30层楼里面都有哪些公司,总结一下规律,然后你再简单地挨家挨户看一眼,用你看到的验证你总结的规律,就可以记住了。

人类记忆的方式,是成串成片的。没有信息关联的信息我们大脑会自动删除掉。“五位一体”信息就是关联所有信息的连接点,有了关联之后,大脑就不会自动删除这些信息了。

还记得前面我提到的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吗?

逻辑是一种“输出”,越“输出”才会越有逻辑。

给大家两个建议:

第一,背几篇有逻辑的文章。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而是不停地向别人复述,或者复述在一张纸上。慢慢你就会发现,越复述越有逻辑。这个方法是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费曼提出的费曼学习法,大家也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加深了解。

第二,学会“三段论”和“驳论”,这是所有理论书通用的论证方法。那么多学术大牛都用,这个方法自然有其神奇之处。

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三段论”是“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是这样的原因”,“比如说……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说……这其实是错的”,“总而言之,我的结论是……”

比较常用的“驳论”格式是“他们都以为是这样,其实是错的”“比如说……是错的;比如说……是错的”“我认为是这样的,比如说……,所以应该是这样”。

《自下而上》就是这种驳论体的书。

试着经常写一些这样的内容,逻辑和条理自然就清晰了。写的次数越多,逻辑能力就提升得越快。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人生焦虑期,包括刚上大学,不知道接下来四年要做什么。虽然没有失业那么焦虑,但都属于人生焦虑期。

很多朋友都喜欢在这个时候读书,其实我也这样。

我的一个心得是,不要纠结要读哪个方向的书了,应该学古代帝王“开张圣听”,什么书都看看。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思考方式:贝叶斯定理。在面对巨大不确定的时候,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假如一个袋子里有100个球,分别是红色球和绿色球,每样有几个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想知道抽出一个绿色球的概率是多少,怎么办?我们就随机从里面抽出来,用每一次的结果反复调整概率。前三次都是绿球,那第四次抽出绿球的概率就是100%,假如第四次抽出来的是红球,那我们就相应调整概率。

这个方法和我讲过的集中管理法和分散管理法都不一样,这个方法是随机的。我们随便找书读,读到哪本算哪本,直到找到一本启发自己的书,再按照“五位一体”的方法顺着读下去。

简单来说,就是每读一本书做一次调整,说不定某本书的出现,就成为你人生的正面黑天鹅事件,最终成就了你。

好了,我们的课程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信任,希望大家今后读书顺利,早日成为一名读书高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