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管理的本质及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管理的本质及现代教育技术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种解析方式是课堂、教学、管理三者处于并列的位置上,孰重孰轻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就本研究而言,主要取第二种,即把课堂教学管理解读为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接下来主要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界定,以期能更深人地解析课堂教学管理的本质。就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来看,管理的对象是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的本质及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管理的本质问题是探讨课堂教学管理的首要问题,即回答课堂教学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清楚地知道课堂教学管理是什么的基础上,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其他研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课堂教学管理”的构成来看,可以有三种解析方式:一是课堂、教学、管理。二是课堂教学、管理。三是课堂、教学管理。三种不同的解析方式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第一种解析方式是课堂、教学、管理三者处于并列的位置上,孰重孰轻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第二种解析方式指课堂教学是名词短语,管理是动词,因此其意思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第三种解析方式指课堂是对教学管理的范围的界定,即指对课堂内的教学进行管理。就本研究而言,主要取第二种,即把课堂教学管理解读为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标题的解析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也明确了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接下来主要对课堂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界定,以期能更深人地解析课堂教学管理的本质。

这里主要从课堂教学、管理两个大的维度来展开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

从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由“课堂”和“教学”两词构成。课堂是什么,目前尚无较为统一的固定解释。例如,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这是美国著名教育杜威的观点。从空间的角度看,课堂即教室,是学生进行读、写、算的场所。从环境的角度看,课堂指教学活动所发生的环境。鉴于已有研究在课堂界定上存在的偏颇,本研究认为界定课堂的含义须从课堂的构成要素着手,这样才使得课堂的界定尽可能回归到课堂的本真上,反映出课堂的本来面貌。从“课堂”本身的构成来看,课指的是课程、课业、教或学的任务,堂指场所或从事某一活动的空间。由于课业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因此可认为课堂包括教师和学生、课业、课业进行的时空。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课堂的基本要素归为三大要素,即人——教师和学生,事——课业,物——物理时空及布置。三个基本要素共同组合在一起并且相互之间发生关系,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封闭的、规范的组织体。在该组织体中,既有指向教学目标的课业活动发生,也有非课业活动发生;既有规范的预定的活动发生,也有非规范的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因此课堂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多元的组织体。正因为如此,课堂研究才有必要。接下来探讨的是教学是什么。教学由教和学构成,教是对教师行为的描述,学侧重于对学生行为的描述,因此教学可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及二者之间所发生的事件的状态。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可解读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也就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特殊交往过程”。根据前面的论述,课堂是一个组织体,其中有各种活动发生,而教学活动是课堂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活动。鉴于此,这里把课堂教学界定为发生在课堂这一组织体之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活动。(www.xing528.com)

(二)管理

何谓“管理”,《现代汉语词典》提供了三种解释: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二是“保管和料理”;三是“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三种解释都含有管理主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一定的目的的意思。在西方世界中,“管理”一词的英文为management,其词根源自意大利语maneggiare。16世纪其含义为驯马的意思,18世纪早期逐渐演变为诡计和骗术,事实上这是管理手段上的一种变化。驯马通常是一种行为训练,而诡计和骗术则是采用更多的表面上看起来很合乎情理的方式,诡计和骗术更具有人性的特征。在《韦氏新国际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管理”一词的:“管理”的拉丁文词是manus,是“手”(hand)的意思,而主人的手在早期的管理历史上是重要的权力之源,也就是指处理方式(mode of handling),后来又引申为控制和指使、使人服从、小心处理及执行业务以达成目标等多种含义。总而言之,从词源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管理都是一种单向的活动,指权力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被管理对象或者客体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其方式主要有控制、约束、引诱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管理越来越从最初的带有强烈的权力和控制色彩的含义逐步向强调充分调动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变,即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例如,组织管理理论从强调对人进行机械控制的理性系统组织理论向强调人际关系的自然系统理论的转变,再向强调开放系统的理论的转变,最后实现三种管理理论之间的融合。尽管这是经济学或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演变思潮,但是它的每一次变革都引起了教育管理领域的震动。尽管管理的思维在演变,但是管理仍保持着其基本要素,即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手段。在这四个要素中,变化只是在手段上的变化。因此这里把管理界定为管理主体运用调控、激励、引导等手段,把管理对象进行有效组合与整理,从而提高效率、达到目的的过程。

就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来看,管理的对象是课堂教学。而现实中管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难以厘清的。鉴于课堂教学与管理之间难分难解的关系,我们把课堂教学管理界定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手段组织课堂中可获取的教学资源的过程。简而言之,课堂教学管理即组织资源的过程,其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资源主要指的是课堂中可获取的那些资源,人、物以外,还包括时空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