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摆脱战后体制:平成时代中的日本衰退

摆脱战后体制:平成时代中的日本衰退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倍曾多次明确表达要修改日本宪法的想法,他要努力彻底摆脱“战后体制”。书中反复强调,“摆脱战后体制”是当前日本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条约》,只是在形式上让日本恢复了主权。二战后日本的治理框架,从《宪法》到体现教育方针的《教育基本法》,全部都是在占领时期强加给日本的。”安倍认为,要摆脱“战后体制”就必须修改宪法。

摆脱战后体制:平成时代中的日本衰退

安倍曾多次明确表达要修改日本宪法的想法,他要努力彻底摆脱“战后体制”。继2006年出版了《走向美丽之国》之后,2013年他又推出新著《走向崭新之国》。书中反复强调,“摆脱战后体制”是当前日本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条约》,只是在形式上让日本恢复了主权。二战后日本的治理框架,从《宪法》到体现教育方针的《教育基本法》,全部都是在占领时期强加给日本的。”在2015年1月的电视节目中,安倍再度明确表示:“逐步改变宪法是自然而然之事。”

安倍认为,要摆脱“战后体制”就必须修改宪法。他列举了修宪的三大理由:其一,二战后日本宪法的制定过程存在问题,它是联合国占领军司令部(GHQ)组织非专业人士,而且是草草制定就强加给日本的;其二,二战后宪法已经颁布实施了六十多年,已不再适应新的价值观和日本面临的新课题;其三,作为一部国家根本大法,它必须由日本人制定,以此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在经受第一次执政的挫败感之后,安倍改变了强硬方式而确立了新的路线——所谓“迂回路线”。其核心是“先经济政治”,在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悄然推进相关政治举措。在第一次执政期间,安倍曾表现出执意政治改革的姿态,他力排众议、强行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和《国民投票法》,但这些导致内阁支持率直线下降,最终,他本人也不得不选择了抱病而退的下场。第二次组阁之后的安倍,率先打出的旗号就是“安倍经济学”,他多次强调一定要让日本摆脱长期通缩状态,彻底实现经济复苏。“安倍经济学”的前两支箭很快见效,由浜田宏一等人设计的“超宽松”让日本股市大涨、日元大跌。

在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间隙之间,安倍就小步推进其政治举措,如2013年他相继推出《特定秘密保护法》,修改了《国家安全保障基本法》;2014年又以内阁决议方式放开武器出口、认可行使集体自卫权;2015年修改了日美合作新指针、向国会提交了系列安保法案。(www.xing528.com)

那么安倍为何如此执着于改变战后体制呢?其外公、原首相岸信介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1957年6月我的外祖父岸信介就是站在这里,作为日本首相开始演讲的”,这是2018年安倍在美国演讲的开头语,其神情显露出自豪和骄傲,因为他成为第一位在参众两院联席会上演讲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就一直希望修改宪法,实现“真正独立的日本”。他在1960年强行修改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为此而被迫辞职。

长期研究岸信介的东京国际大学名誉教授原彬久就指出,“安倍身上有岸信介的影子”。与安倍关系紧密、现任文部大臣下村博文也认为,安倍意识到岸信介未竟的目标就是修改宪法。[9] 不过,安倍之父安倍晋太郎却是极力反战的,在任自民党干事长之际,他就曾表达了对朝鲜的同情,而在做外相之际也明确提出“那是一场大错特错的战争[10]。很显然,安倍晋三在政治理念上继承了外祖父的衣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