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教师的幸福佐证-乡村教师的幸福之路

乡村教师的幸福佐证-乡村教师的幸福之路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家的概念进行诠释之前,先谈两个题外话:一是“职业油腻”,二是物质获得数量和方式。要解决“油腻十条”症结,我感觉需先对家的概念做出清晰解释。提及家的概念,人们也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财富。这实则正与马歇尔所主张的性格形成受到获得物资资源的多少和方式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提及以上两个题外话,思考家的概念,心里无不带有沉重之感。

乡村教师的幸福佐证-乡村教师的幸福之路

打破舒适的软壳,往往源于内在的力量。

明晰家庭对一个人有重要的影响,我认为,一个人从人生的起点到终点,都与家相关联,自然,乡村教师也不例外

一个人的发展与自我崛起,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家的影响。家庭与专业化发展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家庭对专业化的附加值财富)提升的依赖度却不可低估。人们对于家的认识或对专业化的认知很多,但将两者整合而加以认识的却很少。对家的概念进行诠释之前,先谈两个题外话:一是“职业油腻”,二是物质获得数量和方式。

2018年有一家杂志社向教师们“众筹”了“油腻十条”,在此先摘抄,而后再言其他。其内容是:

说到上班就心烦,有职业倦怠感,有离职的想法但无离职的勇气。

说到上课就心焦,跟不上新的课程改革,缺乏动力去了解或做出改变。

说到学生就心碎,感到教育学生力不从心,认为现在的学生太难管教。

说到家长就心怒,认为家长不配合自己的工作,还给自己找各种麻烦。

说到考核就心慌,怕领导和上级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考核。

说到家庭就心伤,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够高,能够教育学生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说到退休就心喜,对于现状有悲观消极的情绪,认为无论怎么努力,职称和职位都不可能有什么晋升,盼着退休。

说到研究就心累,知道教育科研工作很重要,但又懒于行动和下功夫。

说到身体就心悸,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状况,喜欢讲养生而又不注重锻炼身体。

说到工资就心酸,对教师工作不认可,认为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www.xing528.com)

为师者,不是只有工作,不是只有专业化成长,必须面临家庭、生活社会等种种挑战。如果真像戏言所说,教师属于“四等公民,即等钱(工资)、等吃、等喝、等死”,那么这与我曾经听有人说“20多岁就死,70多岁才埋”有何不同之义?

以上这十条,我们完全可以自己作对比,看看中了几条。这些原本是对中年教师境况的归纳,但在观察中发现,中标对象的年龄在不断提前。这似乎也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情况的描述,特别是与部分乡村青年教师的画像相符。要解决“油腻十条”症结,我感觉需先对家的概念做出清晰解释。

提及家的概念,人们也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财富。我曾在《卓越教师的理性成长》中明确提出:“专业化的附加值是财富。”在物质条件相对有限的时候,财富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感觉到金钱的“美”。今年有一件事引起我的重视,那是年后,腾讯华为等企业大咖纷纷对“996工作制”[1]发表看法,网上同步引起人们热议。事实上,一些IT行业的白领们早就习惯“996工作制”,高薪酬让人心甘情愿付出青春。对于师者而言,真的只有钱最重要吗?有足够满意的薪酬就不会悲天悯人吗?

为师乡村,自己的职业生涯怎么样?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以为知足疗法,是我们每一位师者积极向上的主要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2019年重庆全科教师计划招生1500名,重本线上录取人数与往年比明显增多,达到1441人,占比为95%。教师职业并不影响幸福指数,如果我们对教育充满理想和情怀,能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不断追求专业化发展,一切只会给自我的幸福指数增值。

提及物质获得数量与获得方式,源于我阅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而深受启发。摘抄两段原文,如下: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财富,因为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要考虑谋生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学要研究与研究相关的人的问题……生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为了生存而孜孜以求的过程中,人的性格和心理会受到获得物质资源的多少,以及怎样获得物质等问题的深刻影响并逐渐形成。

对教师职场性格的形成,我曾提出它是职后发展的产物。这实则正与马歇尔所主张的性格形成受到获得物资资源的多少和方式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更多的人从进入职场开始,劳动而获得物质报酬,因为获得物质的数量与方式的不同,而为人性留下印迹,久而久之累积形成此在的性格。性格有生产性和破坏性之分,有大小和强弱之分,有保守性和开放性之分,其中,物质收获成为感受职场幸福的重要指数,当下还没有比物质更能够深刻影响性格心理的因素。

对教师职场幸福指数的思考,必然少不了对物质获取数量与方式的认知,不考虑人本生存方式的研究难以被人接受。

运用什么方式即怎样获得资源或收入,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影响,但得到资源或收入的多少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可能更强烈……穷人也有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从中感受到快乐,但是,贫困总是会削弱较高的才能的形成与发挥。

这里,马歇尔告诉人们:满足物质,性格更会充满阳光,三观才能拥有包容与接纳,抑制敌意和破坏性等产生。当然,如果一个人因为从事某种职业,得不到满足生存的物质,职业幸福感便无从谈起,结果只会因生活条件低劣而奔波,让人难以发挥自我的才能。笔者认为,物质满足必须有一个基本需求红线,而从事教师职业所获物质,远远超越基本需求红线,物质多少对教师幸福指数影响虽不可小觑,但这早已不再影响教师个人才能的发挥。

时下,提及教师职业,考究幸福指数时,不可忽视物质报酬;考究才能发挥时,更应将人本因素纳入其中。当然,还应感知性格和心理对生存的影响。

提及以上两个题外话,思考家的概念,心里无不带有沉重之感。马丁·海德格尔曾说:“生存问题总是只有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加上前面讨论的一些话题,着力于课程力、教学主张、教学建模、精品课程等目标技术陈述,在最后章节里,将话题移向家庭幸福,围绕理性谈开,目的依旧明确——完全靠自我崛起而成就属于自己的家庭幸福,成为幸福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