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类型:调查结果

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类型:调查结果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表现出非常强的优越感,往往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工资、高名利的单位,而对一般的工作单位百般挑别,甚至提出过高的要求。反复地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择业困难的女大学生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

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类型:调查结果

市场和大学生双方面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波动,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涉世不深,大学生的心理容量小而脆弱,使得在社会就业制度改革中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心理压力较大。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心理承受能力的低下。一般来说产生这些心理现象是正常的,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大学生调整心态,积极进取,但严正的精神负担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严重困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择业,必须对其加以引导和防范,以保证大学生顺利择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焦虑

在择业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相度的焦虑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一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使得大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焦虑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因为不能在一起而焦虑;女同学为用人单位只要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在变幻万千的市场中,充满各种风险和信息,许多学生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再加上就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录用程序严格甚至苛刻,许多人忧心忡忡,面对笔试、面试、口试、心理测试等等各种考试,同学们心惊胆战。

大学生的上述焦虑状态一般并不会对未来职业生涯产生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增强人的进取心,从而产生奋发有为的精神。但是,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地缓解,或者过度的心理焦虑,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干扰人的正常活动,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安味,卧不安席。有些学生在屡遭挫折之后,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此时,焦虑可能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疾病,最终成为择业的绊脚石。

(二)自负

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这种心理在优秀学生身上表现较为集中和突出,一部分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表现出自己的骄傲和自负。他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你不用我用谁,不用我是你的损失,相信自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非高工资,好名利的单位都不去,拒之门外。

面试时夸夸其谈,海阔天空,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表现出非常强的优越感,往往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工资、高名利的单位,而对一般的工作单位百般挑别,甚至提出过高的要求。如今就业市场大学生已经失了原有的优势地位,仅从工作经验来说,学历和文凭并不是决定因素,个人的能力和表现才是关键。由于自负的大学生不能审时度势地认清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其结果必然会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求职

(三)自卑

自卑也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这一消极有理现象,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这一消极有害的心理在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严重影响他们的择业。

自卑心理在择业过程中的表现有: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面对择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择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例如认为自己相貌不好,怕用人单位以貌取人,更害怕用人单位拒绝而无地自容。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学的专业是个“冷门”,或者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不如其他的同学,或者因为在屡次求助过程的失败,或者因为自己是女生,会有性别歧视,往往缩手缩脚,过于拘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样样不如人,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和对自己的消极暗示。反复地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择业困难的女大学生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而且,自卑会使大学生在求职时怯于出头,羞于表现、依赖性强,其结果是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常常会坐失良机,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之下,会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从而严重影响就业和选择。

(四)怯懦(www.xing528.com)

怯懦是一种胆小怕事的表现,常见于一些女生和性格内向或者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他们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怯懦者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不如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怯懦,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大学生没有参与过正式的面试场面,由于缺乏经验,心理紧张可以理解,第一次难免会有所胆怯,但是过度胆怯就是不正常的,会影响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这对于大学生择业是非常不利的,阻碍学生达到就业的目的。

(五)依赖

在择业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择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择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大学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这些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自卑心理能够产生依赖的心理。较重的自卑心理,在与人交往中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配角位置,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支配。当然在依赖中也得到了某些好处,如不再孤单,感到了有了“靠山”。

(六)懒惰盲目

懒惰盲目心理是一种不良心态,在择业中反映出掉以轻心,拱手把大好机会让给别人,认识不到自主选择的重要性,认为准不准备都一样,认为到哪儿都一样,赶得上就赶,赶不上就算了,这种心态表现为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没有紧迫感,不是利用-一切时间抓紧时间准备就业,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游玩,看书,做其他的事情,认为家里人会帮着操心,自己不用花大把的力气。因此,在面试的时候,回答问题很随便,轻率,不修边幅:与用人单位签协议的时候不考虑自身的兴趣和优势,签过后又后悔等,这些都是懒惰盲目心理的表现。

这种盲目要求过高,懒惰懈怠的心理,使不少大学生择业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诱因,这种心理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与很合适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缺乏规划盲目择业就是“隐性失业”。

(七)冷漠

冷漠是一些大学生因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冷漠使得大学生们丧失了择业的动力,错过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计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种消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种心理使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不再积极争取,提升自我的技能与素质,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