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演唱分类及形式详解

声乐演唱分类及形式详解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声乐演唱形式的分类形式,即样式、外形。声乐演唱的形式又是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来决定的,迄今为止,声乐演唱形式的种类有十余种,一般可分为独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独唱要求演唱者有较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和较高的艺术素养。如果每一声部由两人担任演唱,称双重唱。

声乐演唱分类及形式详解

(一)声乐演唱形式的分类

形式,即样式、外形。声乐形式,指声乐的演唱形式。从古到今,不同时代的声乐演唱形式都会有不同变化,声乐演唱的形式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传统的演唱形式到新兴的表演形式,精彩纷呈,各领风骚。声乐演唱的形式又是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来决定的,迄今为止,声乐演唱形式的种类有十余种,一般可分为独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其综合风格的表演又可分为歌剧表演与音乐会演唱两种形式。

1.独唱

独唱是单独一个人用歌声去塑造艺术形象,完成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声乐表演形式。因每个人的条件和性别的不同,他们的音色也不尽相同,可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独唱。其音色特点是: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浑厚庄严,男低音低沉庄重;女高音华丽灵巧,女中音温柔圆润,女低音丰满宽厚。他们之间的音域也各不相同。男高音中有音色明朗而抒情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壮丽而坚实的戏剧性男高音等。女高音中还分为音色清脆灵巧的花腔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的抒情女高音,音色刚强壮实的戏剧女高音。独唱要求演唱者有较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和较高的艺术素养。独唱者是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者和解释者,他(她)们直接运用“声”和“情”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独唱常用的伴奏形式有钢琴手风琴、管弦乐队、民族乐队、小型电声乐队与其他乐器等,有时还可加入人声独唱伴唱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属于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独唱是声乐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依靠演唱者独唱,是声乐艺术形态中具有鲜明审美特征和功能的表演形式,而演唱歌剧中的能展示主要人物内心活动的咏叹调则被认为是最高水准的独唱。

2.重唱

重唱就是指在多声部歌曲中,每一声部单独由一人(或两人)演唱的形式。重唱因声部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等。如果每一声部由两人担任演唱,称双重唱。因人声的类别不同,重唱又可区别为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声混声重唱、童声重唱等。重唱艺术的表现力很丰富,各声部相互配合,共同抒发同一思想感情,塑造同一音乐形象。如歌剧《卡门》第二幕中的走私贩子的五重唱,各声部分别代表着不同角色及其性格特征,并在同一时间内展现出来,达到一种特殊的戏剧效果。

3.对唱

对唱所演唱的是单声部歌曲,这一点和重唱不同。对唱是指由至少两个人组成的对答式的演唱形式。其形式较为活泼,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男生对唱、女生对唱、男女生对唱等,也可以分两组对唱。

对唱形式在民歌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中国乡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对歌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西方古典音乐中也有对唱的形式。对唱形式有由伴唱合唱队多人回答、领唱者发问的形式,也有乐器加入过门回答的方式。

4.齐唱

齐唱就是众人同唱一个曲调,演唱特点是整齐划一、歌声雄壮有力。齐唱不予以限制人数的多少,可以是男声齐唱或女声齐唱,也可以是男女混声齐唱,要求歌声统一、整齐、洪亮。齐唱对,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歌曲的特点来选择是否需要乐器的伴奏。齐唱歌曲大都富于号召力和战斗性,是群众歌咏活动来源的主要形式。如军歌、国歌、校歌及一些富有时代感的群众集会歌曲,合唱里有时也以齐唱来表现力量与整齐。

5.轮唱

两组以上的歌者,以相等的间隔,先后演唱同一曲调。轮唱中不同声部此起彼伏,常常形成对位与复调的效果,如巴赫的《创意曲》和亨德尔的《弥赛亚》合唱中,都有很出色的轮唱。

6.合唱

合唱是一种将男、女、高、低各声部融合起来的集体声乐演唱形式,将演唱者划分出几个不同的声部,由这些声部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如果按声音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等;按人数的多少划分,又可分为大合唱、小合唱;按旋律声部划分,可分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大合唱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大合唱是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领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内容富有史诗性和戏剧性,常用来表现重大的现实题材,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便是运用了这种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合唱一般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但也有不用乐器伴奏的,称为“无伴奏合唱”。合唱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讲究整体音响的和谐与协调,要求各声部的音色相应统一,音量相应平衡,各声乐艺术与演唱实践声部的出现有层次感。另外,对各声部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除大合唱外,还有“清唱剧”和“康塔塔”的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其内容及形式与大合唱相似,在我国统称为大合唱。

我国出现了不少用传统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作曲家们在用传统表现手法的同时,吸收了西方合唱歌曲的写作手法,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大大丰富和加强了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如新疆民歌《阿拉木罕》、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二)声乐作品体裁的分类

1.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与音乐合为一体的一种声乐体裁,篇幅较短、易于流传。一般可分为民歌和创作歌曲两大类型。

(1)民歌

一般多来自民间口头流传,从演唱场合和特征来看,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类型。

号子:这是一种与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如《船工号子》《搬运号子》等。

山歌:这是一种在劳动中为抒发感情、消除疲劳或传情达意而唱的民歌,如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和云南山歌《放马山歌》等。山歌一般音调悠扬,抒情、优美。

小调:这是一种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如《茉莉花》《孟姜女》《凤阳花鼓》和《十大姐》等。

(2)创作歌曲

来自词曲作家的创作和改编,体裁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

在欧洲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抒情歌曲通称为艺术歌曲,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菩提树》和《魔王》,德国作曲家舒曼的《诗人之恋》等。艺术歌曲的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人的诗作,作品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在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歌曲的伴奏与旋律相比,很难分清谁为主次;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和音乐会保留曲目。我国很多作曲家的作品也有不少可以称为艺术歌曲,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的《玫瑰三愿》等。

2.歌剧

这是一种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以声乐和器乐为主的综合艺术。歌剧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正歌剧、大歌剧和轻歌剧。“正歌剧”和“喜歌剧”是风靡于18世纪初的两种抒情剧,都起源于意大利。剧作家梅塔斯塔西奥对于正歌剧的发展功不可没,而作曲家佩尔戈菜为喜歌剧奠定了成功的基础。(www.xing528.com)

正歌剧:取材于神话,以神话人物、英雄骑上为主要角色,以此营造一种理想化的纯美境界。而喜歌剧最初依附于正歌剧,是穿插于幕间的一种喜剧表演。由于它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具有写实主义的风格,因此很快得到观众的认可。

大歌剧:一般情况下是指那些场面浩大、内容比较严肃的、多为历史悲剧或史诗性内容的歌剧,剧中不用对白,乐队庞大,布景堂皇,角色众多,由独唱、重唱和合唱组成,还插入芭蕾,音乐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不间断,器乐部分贯穿全剧的始终。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剧中给声乐演唱伴奏;幕与幕之间有间奏曲作为连接,如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等。大歌剧有时也指各种形式的正歌剧和法国大歌剧。

轻歌剧:其含义比较广泛,如小歌剧、喜歌剧和趣歌剧等,它与歌剧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只是题材上多采用轻松愉快或讽刺趣味较强的通俗歌曲,声乐演唱轻松而夸张,往往带有较浓的民族风格,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尔菲斯》等。

3.清唱剧

这是一种只唱不演、没有舞台动作和舞台背景,介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为表现形式,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赋予史诗性质和戏剧性。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以前,清唱剧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圣经》故事和世俗音乐两大类别。19世纪以后清唱剧的内容题材日渐扩大,加入了爱情故事的内容,现代作曲家们已经用这种体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题材。著名的清唱剧有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四纪》和黄自的《长恨歌》等。

(三)声乐表演声音的分类

人类的嗓音是声乐演唱的工具之一,它是由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的一般性物理现象,是人类的自然生理能力。声乐演唱艺术就是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使人的嗓音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人类的嗓音按照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三类。按照音域的高低、音色的差异和不同的表现特点,女声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1.童声

童声是指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的声音。童声的声乐演唱音域较窄,一般为a—e2。总的来说,一般童声声乐演唱最适宜的应用音域为d1—b1。童声的音色娇嫩、清脆响亮,较为纤细。男女童声的音色无差异,较为接近女声。

童声是非常美妙的,具有明亮、纯净、自然的声音特色和淳朴丰富的情感,是所有的少年儿童在变声期之前的声音统称。虽然由于少年儿童的声带处于生长期,但是它独特的表现力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科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变声期前后,合理的用声时间、强度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他(她)顺利地经过变声期,获得一副成人的美妙歌喉。

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处于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童声又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声乐演唱训练中特别要注意合理适度地声乐演唱,声乐演唱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发声的音量不宜过大,不应过分追求高音区。主要目的是训练对声音的控制力、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好的声乐演唱习惯,积累丰富的修养以及学习大方得体的表演方式。

2.女声

女声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1)女高音

女高音是人声的最高声部,其音域是c1—c3,有的可唱到c3以上。女高音具有清澈、明亮、柔和的音色特点和强烈的穿透力,在合唱中,常常担任最高声部和主要旋律声部的演唱。女高音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异,又可分为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声音宽广、明朗,音色秀丽、柔和圆润、抒情性强,适于演唱声乐演唱性较强的声乐曲,如艺术歌曲、浪漫曲等,在歌剧中一般扮演青少年女子。戏剧女高音声音高亢、浑厚、坚实有力,音色丰满洪亮,情绪和色彩变化丰富,具有庄重、坚强的特色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该高音擅长于演唱戏剧性较强的、音乐蕴涵较深的声乐作品。善于表达强烈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激动人心的戏剧性场面。如歌剧、清唱剧中的咏叹调等。花腔女高音声音清亮醇和、圆润灵活、精巧细致,色彩变化丰富,是一种技巧性的女高音类型,其音域比其他类型的女高音更宽广,高音可唱至c3以上的e3、f3或g3。花腔女高音擅长演唱欢快的、情绪热烈的乐曲,而且具有演唱快速音阶、琶音、顿音和装饰性华彩乐段的独特能力。由于其具有器乐般的精湛技巧和表现力,一些近现代的作曲家为其创作声乐协奏曲,如声乐协奏曲《海燕》等。

(2)女中音

女中音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一般是从a—a2,有的也可唱至c3,但不如女高音唱得轻松。其音质圆润、柔和,音色深厚、丰满,与戏剧女高音相比,色彩较暗,较之女低音则显明亮。女中音擅长演唱亲切、抒情性较强的歌曲,在合唱中担任中声部的演唱。该音在歌剧中常担任重要角色,往往扮演剧中的成年女性。

(3)女低音

女低音的音域通常是从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即:f—d2。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色浑厚、丰满而结实。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第一幕第一场的《奥尔伽的叙咏调》就是一首女低音独唱曲。

3.男声

男声也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1)男高音

男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g或小字三组的c,即c1—g2(c3)。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按音色特点可细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二类。抒情男高音,音色明朗、甜美、抒情而富有诗意。由张加毅词、田歌作曲的纪录影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草原之夜》便是一首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的男高音抒情歌曲。戏剧男高音,音色洪亮、坚实有力,富于英雄气概,多表现强烈的感情和戏剧性色彩。如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中的男主角,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的著名咏叹调《星光灿烂》即是一例。

(2)男中音

男中音的音域通常是从大字组的降A到小字一组的g。其音域和音色都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音色刚毅、雄壮有力。

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第二幕埃斯卡米洛的斗牛士之歌《先生们,我心里真欢畅》就是一首典型的男中音唱段。

(3)男低音

男低音的音域通常是从大字组的e到小字一组的e。男低音的音色低沉、深厚、雄浑,擅长表现苍劲沉着和庄重雄壮的感情。

如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中第四幕伊万·苏萨宁的咏叹调“请埋葬我,大地母亲”即为一首男低音曲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