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元培对音乐文化的思考与钢琴演奏研究

蔡元培对音乐文化的思考与钢琴演奏研究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蔡元培,是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和著名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积极的文化活动家。蔡元培“容西于中”的音乐思想,清楚地表明他希望建设起一种适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文化,贡献于世界。蔡元培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蔡元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蔡元培对音乐文化的思考与钢琴演奏研究

蔡元培,是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和著名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积极的文化活动家。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事业,其文化活动和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文化走向现代的历程坎坷,道路曲折,而他以其新文化个性自觉、适应新文化发展的人格风范,在文化走向上倡导新的思想潮流,从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蔡元培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演说词”“发刊词”中,概括为“音乐为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而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而使之以时进步”。他高度概括地表述了“容西于中”的音乐发展观,在宏观上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是继最早提出美育主张的学者王国维之后,在教育界首先施行美育、毕生提倡美育、亲自实践美育的教育家。他倡导的所谓美育,其主要任务就是从艺术教育入手,培养人具有美的情操和相应的审美能力。而艺术中的音乐和美术,又是美育的重要内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概括地说就是:把艺术作为一种手段,去改造国民性;以美育的方式,教育人们树立远大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完善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生的乐趣,增强生活信念,激励奋发的精神,去为人类谋幸福。这既是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有关各门类艺术思想、理论的总根源。

(一)“容西于中”的中和传统文化思想

蔡元培认为,要“容西于中”“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不仅如此,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在蔡元培看来,中西文化艺术的比较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在思想观念上:“世界各国,为增进文化计,无不以科学与美术并重”;而中国“提倡科学现已开始,美术则尚未也”。在音乐教育上:欧洲各国“有音乐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音乐人才”;而中国则“尚无音乐学校”,即使北京大学也“尚未能设正式之音乐科”,也很少有音乐会。在音乐创作上:西洋音乐家“往往有根据学理自制新谱者”;而中国则“好音乐者,类皆个人为自娱起见,聊循旧谱,依式演奏而已”,缺乏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创作人才,而“创造之才,非独科学界需要,美术界亦如是”。(www.xing528.com)

(二)“作曲与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观

在音乐理论上,欧洲有“各种研求乐理之著作”,有把近代科学知识与音乐相结合,“组成有系统之理论,以资音乐家之参考,此欧洲音乐之所以进化也”。而中国则“辨音原理之论,转涉肤浅,学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音乐“进步之迟,良有由也”。通过以上的比较,蔡元培富有说服力地阐明了要重视音乐艺术、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国音乐,就要有人才,应兴办音乐教育事业,此为发展中国音乐文化之基础。这可以说是蔡元培的“音教兴乐”观。而在音乐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原创作曲和理论研究的音乐专门人才,这也可以说是蔡元培“作曲、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观。他主张要站在“通力合作增进世界文化”的高度上,提出我国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应有发明与创造,以“参加于世界著作之林”。蔡元培“容西于中”的音乐思想,清楚地表明他希望建设起一种适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文化,贡献于世界。蔡元培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蔡元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奠基者之一。蔡元培的思想理论及其实践,不是他个人一种主观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蔡元培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现代社会客观需要而提出的一种进步思想和付诸实施的一种革新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