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博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

微博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显示了某个微博产品的信息内容的编辑和发布过程。Twitter的快速走红带动了国内微博的发展。“饭否”的推出,成为微博进入中国大陆的标志。[2]尽管2013年的发展势头略有降温,但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的微博用户仍有28078万人,用户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45.5%。截至2016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规模在所有App中排名第8位,其中高价值用户比例高达76.3%。

微博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

1.微博是什么

微博又称为微博客,源自英文名称“microblog”,是博客的一种微形式。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经由网页、手机、即时通信、博客、SNS[1]①社区和论坛等方式使用微博,信息的字数一般控制在140字以内。后来又突破140字的限制,允许发长微博。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更加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主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还能关注、评论和转发信息。

图1-1显示了某个微博产品的信息内容的编辑和发布过程。

图1-2显示了某个微博主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关注形式,左边的是双向关注形式,右边的是单向关注形式。

图1-3显示了发布之后的微博信息。

图1-4显示了对某个微博信息的转发过程,该信息已经共被转发了2516次。

图1-5显示了对某个微博信息的评论。

978-7-111-59307-2-Chapter01-1.jpg

图1-1 微博信息的编辑和发布

978-7-111-59307-2-Chapter01-2.jpg

图1-2 微博用户的关注

978-7-111-59307-2-Chapter01-3.jpg

图1-3 发布之后的微博信息

978-7-111-59307-2-Chapter01-4.jpg

图1-4 微博信息的转发

978-7-111-59307-2-Chapter01-5.jpg

图1-5 对微博信息的评论

需要说明的是,“微博”在本研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微博平台,例如Twitter或门户网站的微博等;二是指在微博平台上传播的信息,例如Twitter上的推文(tweets)或门户网站微博上的信息。

2.中国微博的产生及发展历史

与中国众多的互联网产品一样,微博是从国外互联网传播到中国的“舶来品”。2006年,美国Obvious公司正式推出Twitter服务,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微博。Twitter的快速走红带动了国内微博的发展。参考谢耘耕和徐颖对我国微博发展历史的概括[1],可以将中国微博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微博进入中国大陆(2007年)

2007年,中国本土的微博服务商开始出现,微博进入中国大陆。2007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微博产品——“饭否”(fanfou.com)诞生,创始人是王兴。“饭否”的推出,成为微博进入中国大陆的标志。

(2)第二阶段:微博初步发展(2007年至2009年7月)

“饭否”的开通开启了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年,微博网站“叽歪”也开通了,创始人为李卓桓。“饭否”“叽歪”成为中国最早的微博产品。2007年8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微博“滔滔”的公测,可以算作中国第一家尝试微博产品的门户网站。随后,微博网站数量有所增加,如“做啥网”“嘀咕网”。2009年7月8日,“饭否”服务器被关闭,“叽歪”等中国市场最早的微博产品也相继停止运营。这一阶段,中国的微博处于初始、缓慢发展阶段,在探索中举步维艰。数量和规模上,主要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小网站,并且缺乏经验;在服务和功能上仿效国外微博产品,尚不成熟,用户相对较少,关注度相对偏低,微博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www.xing528.com)

(3)第三阶段:微博快速崛起和迅猛发展(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微博开始在中国崛起。2009年,相继涌现出一批新的微博网站,包括“9911微博客”“同学网”“Follow5”“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百度i贴吧”等,并在中国微博市场呈现出竞争态势。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开始公测的新浪微博发展最快,随后在中国微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2010年,微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国内微博产品达到20余种。不仅搜狐、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微博,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以及和讯财经等多家媒体网站也推出微博,用户规模急速增长。2011年伊始,微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两会”带来了微博问政的升温,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政务微博的带动下,2012年中国的微博用户规模继续高歌猛进,到年底达到30861万人,微博用户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54.7%。[2]尽管2013年的发展势头略有降温,但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的微博用户仍有28078万人,用户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45.5%。[3]

这一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微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微博逐渐渗透到社会的众多领域,它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众多公共事件中影响了公共舆论。并且,微博网站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门户网站微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最终,新浪微博事实上占据了市场领头羊的地位。

(4)第四阶段:微博平稳发展阶段(2014年4月至今)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2014年4月17日上午,新浪微博(Nasdaq:WB)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微博上市首日涨19%收20.24美元,市值40亿美元。微博上市以后发展势头良好,微博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了30%以上的同比增长。2016年,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全年净增7700万个,达3.13亿个。日活跃用户数也增长到了1.39亿个。截至2016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规模在所有App中排名第8位,其中高价值用户比例高达76.3%。[4]并且,微博上市以后,原来的名称“新浪微博”正式更名为“微博”[2]①,网站的标识(logo)也随之换新。随着其他门户网站微博的战略转型或衰落,中国的微博市场呈现出新浪“微博”一家独大的局面,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微博进入了平稳发展期。

3.微博的特点

微博之所以受使用者的青睐,是与其特点分不开的。具体而言,除了具备网络上的社区的一般特征外,微博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特点:

(1)便捷性

微博的便捷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①微博使用的终端设备不局限于传统的台式电脑,包括手机、PDA[3]②等智能终端都能登录微博发布和获取信息。尤其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猛,能让用户使用微博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微博登录方式的多样化使其成为人们“碎片化”时间里的新宠,等车、排队、等餐、会议或聚会间隙等“碎片化”时间或无聊的时候都是用户使用微博的高频时间。正如新浪微博的宣传标语一样“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时空束缚的减少大大方便了微博的使用。②微博的内容编辑门槛比较低,且操作容易。微博的内容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只要是具备基本网络使用经验的人都能够编辑内容。另外,微博信息的发布、转发、评论等操作非常容易,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2)交互性

微博的交互性源于其特有的关注机制。微博的关注包括单向关注和双向关注两种方式,前者使关注者像听广播一样持续跟进收听感兴趣的微博主的信息,后者能让双方互相收听信息。尤其是双向关注的方式,任何一方都可以发布、转发和评论对方的信息,进行观点、思想、态度和情感的交互。正是这样的交互性特点使微博具有媒介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双重属性。当然,单向关注中,关注者也能对关注的信息发表评论和转发,被关注的微博主也可能看到这些评论。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微博的这种关注机制,使得信息内容能通过微博用户之间形成的网络实现链式传播。

(3)及时性

微博的及时性是指信息传播到接收者的时间非常短暂。及时性得益于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微博使用的便捷性,正是因为受时空约束较少才能让信息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发布并快速扩散,从而到达更多的用户端;另一方面是微博的链式传播特征,没有微博特有的关注机制,信息也难以呈几何级数地在微博用户网络中扩散。正因为有及时性这个特点,中国社会很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新闻源是通过微博这个媒介第一时间发布的,这已多次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4)草根性

草根性是指在网络工具和平台上,发出声音、扮演角色、参与事务等不再囿于传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普罗大众也能做这些事情。严格来讲,草根性是Web2.0时代网络生活的一个特点,并不是微博所独有的,但是,正是因为微博有了便捷、交互、及时等优点,才大大激发了普通用户的原创发布内容、评论和参与的热情。草根性的特点使得微博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

4.微博的功能

微博的功能是指微博能达到的目的和具有的功用。总的来看,微博的功能可以分为核心功能和拓展功能两个方面:

(1)核心功能

微博的核心功能包括信息功能和社交功能,这也分别体现了微博的媒介属性和社交属性。信息功能是指微博能方便、快捷、容易地实现信息的发布、转发、评论以及获取。信息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社交功能是指人们能在微博平台上实现社会人际交往以及对线下的社会交往产生影响。当然,微博的信息功能和社交功能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的,正如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表示的那样,“微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价值,以强大的网络效应巩固内容生态系统,同时在中国互联网空间构建一个更为互通、资讯丰富和更具吸引力的社交群体。”[4]显然,增强微博的核心功能对微博的发展至关重要。据报道,为了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发布与消费效率,近两年来,微博对核心的信息流产品进行了持续优化,从纯粹的时序信息流,演化为基于社交关系的信息流(关系流)和基于兴趣推荐的信息流(兴趣流)。其中,关系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是用户在微博即时获取信息、展开讨论、交流观点的主要场景,兴趣流则更注重内容的分发和消费体验,是用户在微博发现资讯、挖掘兴趣的主要场景。信息流产品的优化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降低了微博的使用门槛,促进了微博用户规模的扩大和活跃用户的发展。[4]

(2)拓展功能

微博的拓展功能主要是指微博的商业化能力。它又分为微博营销功能和垂直领域[4]①商业功能。营销功能是指微博能够帮助个人、组织和企业推广、传播和销售产品。目前,微博已成为中国移动营销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可以向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及品牌客户提供从品牌到效果的多样化营销解决方案[4]微博强大的营销功能也给其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据报道,2016年第三季度,微博广告营收首次突破了10亿元大关,到了第四季度,微博广告营收进一步增长到12.91亿元,同比上涨55%,其中来自移动端的比例达到了68%。[4]垂直领域商业功能是指微博在垂直领域拓展业务和获取商业利润的能力。数据显示,2016年微博垂直领域头部用户阅读量增长74%,已经有20个垂直领域的月阅读量超过100亿次。在时尚、娱乐、财经等多个垂直领域,通过微任务、付费订阅、微博橱窗等自媒体[5]①变现工具,微博帮助自媒体实现了不错的商业变现。[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