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灵的教育:激发每个人的成功潜力

心灵的教育:激发每个人的成功潜力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人都有成功的潜力,每个孩子都可能成功。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探究定义为:“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心灵的教育:激发每个人的成功潜力

人人都有成功的潜力,每个孩子都可能成功。如何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为培养健全的学生创建一种连贯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使孩子人生获得幸福而长足的发展?

长期研究基础教育的专家奥德内斯说:“虽然20世纪造就了一代在计算机和知识开发领域里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在价值观念、生活技能、对多样化持宽容尊重态度方面却不那么完美。可以说,这个世纪教育的失败不是在科学语言数学教学上的失败,而是在倡导人类之间和平共处上的失败,是在为了充分平等的发展而应发掘个人和社会潜能上的失败。”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良好的初始教育是开始终身学习关键。这种教育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发展,应该保证所有青少年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使他们养成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学会学习。”

课程综合化。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融合性。强调学习领域的概念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美国在《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提出的课程改革,注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的综合,并增加必要的技能训练。每门课程自成开放的体系,将多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加拿大课程的综合有8种模式:1.主题学习。2.项目学习。3.研究性学习。4.个性化学习。5.多样化学习方式。6.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相结合。7.以文学为内容的学习。8.以文艺作品为载体的学习。

自行设计课程。发动老师参与到这个相当艰巨的挑战当中,不断扩展、更新和优化项目式学习课程。老师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参考成功的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学生重要技能和习惯的培养要求,设计出全新的课题项目。让学习变得有趣,变得能够被学生们接受,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项目式学习。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调查和应对一个真实、有趣而复杂的问题或挑战,从而习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D.W.Johnson)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www.xing528.com)

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探究定义为:“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学生通过探究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知识本身,极大地提高了综合素质。

自主学习。丹尼尔·平克的畅销书《驱动力》中指出:精通、自主和目标是驱动力的基础。简单来说,精通就是指你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自主意味着你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目标则是说你发自内心想要去完成某件事,你的动机是真实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要建立自主学习体系,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激发内驱力,培养自主学习力。

科学与人文教育。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的学生面对明日世界的基本能力。

人文教育注重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以陶冶情操。

导师制度。每一位导师和学生都会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同时导师负责的整组学生会经常待在一起。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涯中,导师将成为有经验和可信赖的引路人。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导师会一直负责同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仅有十五到二十名学生,因此导师可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帮助他们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于导师来说,他们身兼两职,既要负责教书,也要负责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必要的课程知识,还要帮助他们面对例如自卑、焦虑这样的心理困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回归生活。强调课程与教学要回归生活。探索一种适应未来的教育模式,开创一种新型的办学理念,即注重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反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考上大学,并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工作环境,过上有经济保障的、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不论是面对大学、未来,还是面对漫长人生,使学生具备独自闯荡的能力,正是教育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