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领美好教育:滋养心灵,激发生命之美

引领美好教育:滋养心灵,激发生命之美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既要种好教学的责任田,也得耕好学术的自留地,养最美心颜,赏心花烂漫。既要享受教书育人之美,又要滋养学生的心灵、精神和灵魂。“美好课堂”是滋养人心的,师生情一旦浸润在美好的氛围之中,就会朝着友情和亲情转化,教育就能美化人心,超越血缘,静待花开,动人心魄,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心灵丰盈之根本靠的是美学力量,靠真善美的滋养,使心灵四季如春,让生命深情怒放。

引领美好教育:滋养心灵,激发生命之美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师生心田相近,心地相连,心灵相亲。谁奉献给孩子们的精神食粮精美,呈现的人文情怀高贵,谁就能喜获孩子们心灵世界的绿色通行证。

心灵丰盈的老师,才有兴致与学生思想并进、精神同乐、道路相邻、心心相印,师生才能情感相亲、心性相近、志趣相投、才学相倾。享受人文盛宴的教师,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为孩子们种植着最为名贵的心灵花卉。事实上,生命力越旺盛越会心花怒放,让人沉浸在教育的艺术画廊之中。教师既要种好教学的责任田,也得耕好学术的自留地,养最美心颜,赏心花烂漫。

下面是学生谭家琪的来信:

历史课堂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道理。老师是一位爱“美”的人,喜爱美的一切:美文、美景、美诗、美食……最重要的是老师您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很少看见像您这样每天都活得潇洒自在又不失风趣的老师。您的课堂上到处盛开着美丽的花朵,您的课堂是活的,不同于一些老师的古板。课堂上的我们更像是朋友,一起交流着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这样学习历史对我们无疑是有益的,让我们也“活”了起来。您在讲解习题时也是别有一番“天地”,先分析题目,讲审题,提炼核心信息,进行发散和对比,善于逻辑梳理,让我们收获很多。您有时也会与我们分享一些您的佳作,给我们讲一些人生道理。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您提起与您夫人交流时的一些趣事,您提及您夫人时眉目都洋溢着喜悦之情,让我猜想您与您夫人在一起是很幸福的,很想有机会一睹您夫人的芳容。您的课堂让我收获太多,遇见您,我们是幸运的。

鉴评:谭家琪的观察和感受真实、准确、细腻,“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这里指的是教学需要传播知识和方法。“还有老师教给我们一些道理”,指的是教育要传播道理、事理、哲理和真理,传播思想、理想、信仰和美德。

因为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周期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性、规律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力量,必须挖掘其理论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和精神内涵等育人力量。传播知识,也要传播真理和思想,还要善于进行理论升华、人格升华、精神升华和灵魂升华,以充分释放历史教育的内在魅力。既要享受教书育人之美,又要滋养学生的心灵、精神和灵魂。

谭家琪用一个“美”字将我的教育教学生活精准描绘。是的,爱美的老师喜爱美的一切,以美文、美景、美诗、美食串起美丽人生的珍珠链。是的,我在教育教学中盛开着美丽的思维花朵,热爱美、探索美、发现美、诠释美、传播美,探索美的真谛和美的规律。这是她的过人之处,颇具见地。

她进而以比较手法和对比思维,展示了审美天赋和鉴赏力,闪烁着她独特的认知光芒。她还发掘出了老师的生活个性和生活艺术,“每天都活得潇洒自在又不失风趣”,其实每个人都有追求浪漫生活、艺术人生的潜能和权利。生活艺术化,就是生命艺术化,更是教育艺术化,还是使命艺术化。这是师生长期磨合、长期修炼和长期升华的必然结果。

教育的语言艺术、思维艺术、情怀艺术和生活艺术,以及“心智并育”“心智美育”“心智乐育”“心智雅育”都散发着强烈的文化艺术魅力,使师生共同沉浸在美学哲学文学、史学等营养元素丰富的氛围里,生态迷人,乐此不疲。课是活的,人是美的,爱是真的,心是乐的,梦是香的,路是亮的。我们“更像是朋友”“进行着心灵上的交流”。课堂即生活,生活即欢乐。(www.xing528.com)

打造“美好课堂”是我的教育梦。小谭的描述恰好证明了我的教育梦是成功的,圆梦又岂止在课堂?课堂能让孩子们沉醉和赏美,靠的是“教育相长”的力量。课堂有精神食粮的中国制造,有人文精神的中国烙印,让我非常激动和兴奋。从此,向孩子们奉送最美的精神食粮成为我毕生的追求。孩子们能如此真诚地解读我,使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和荣光。

知识、学识、气质、修养等力量元素都是滋润孩子们心灵的营养。学生身上隐含的禀赋和潜质是惊人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常规教学层次,眼中只有知识、问题、分数和功利,没有素养和信仰,这样的课必然索然寡味,缺乏育人心智的厚重、韵味和力量,那是难以打动人心的教学套路,永远无法抵达学生的灵魂深处。

师生相互将心扉紧闭,是难以深度开发、开放和鉴赏的,是看不见心灵的瑰丽、闻不到心灵的花香的。“美好课堂”是滋养人心的,师生情一旦浸润在美好的氛围之中,就会朝着友情和亲情转化,教育就能美化人心,超越血缘,静待花开,动人心魄,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心灵丰盈之根本靠的是美学力量,靠真善美的滋养,使心灵四季如春,让生命深情怒放。

谭佳琪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她善于细节描写,将我的生活与教育教学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朝气与活力,再现了我们的课堂风貌,扣住了心灵交流和心灵美好这一教育主线。“心智美育”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成就孩子们永生难忘的教育记忆。教育是需要师生心灵相触、情感相近、智慧相生、灵魂相伴的,只有触动了心灵、灵魂和生命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唯有精耕细作,唯有笔耕不辍,才能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带来莫名的感动,催开友谊的花朵。教育可以充满暖色调,可以调出别样风情,可以催人泪下。

高一上期,四班是最后一个给我鼓掌的班。2017年10月27日上午第四节课,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四班学生就掌声雷鸣。这一喜人场景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我的期待之中。这份意外惊喜与五班几天前的欢迎仪式惊人地相似。我常给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夫人游园分享我的教育思绪,她是我教育梦想的坚定支持者和学术知音,为我的学术研究做出了许多牺牲。

我当时告诉夫人,就等四班出彩了,结果惊喜提前到来。我不禁疑惑地问道:“同学们,是班主任王枚老师说了什么吗?”众生回答:“没有!”我又问:“你们的掌声是真心的,没有泡沫和水分?”众生大声回答:“发自内心,真心的!”我情不自禁地说道:“我这就放心了,谢谢同学们!”大家随即掌声再起。这才隔两天没上四班的课,他们的反应这么热烈,一定是与我做的精神偶像的那场演讲有关,对孩子们起了心灵发酵和情感催化的作用,点燃了他们对我课堂教学热切期盼的火焰。我看见了学生心中有涟漪,有回味,有余温,好似春潮澎湃。“美好教育”自带余温、余味、余馨,点燃的是激情,催生的是豪迈,感人至深,难以忘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