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四书》中王道论本质,孟子的重要观点

研究《四书》中王道论本质,孟子的重要观点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补王霸之区别关于王道论之本质,首论究者,为王霸之异同。孟子乃唱王道论者,故其鄙夷霸道为最甚。王道反之,以道为目的,而以德治为其重要手段故也。是以制恒产为王道之先决问题。以上为孟子王道方法重要之事项,彼又推论其结果如下。观此则王道入手之作法,其重要所在,可以明了。孟子复归纳其作法及明效而为如次之言论。

研究《四书》中王道论本质,孟子的重要观点

王道之理想 所谓王道,即孟子政治说理想之自身,别言之曰仁政。然则王道及仁政为何?依孟子之所见,则不外于“推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然则“推不忍之心”又如何?孟子则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说明之。而此亦正不外孔子之恕。行不忍之政又如何?此即本四端之心而施之政治,换言之,即使斯民生活充裕养生送死各无遗憾之政治,总之不外增进人民之安宁幸福而已。

但此之利用厚生,不得误为孟子政治之究竟目的。孟子政治之究竟目的,尚别有所在,即使斯民而为仁义礼让之民也。利用厚生,不过为其准备及应用手段而已。此由孟子“养生送死虽无憾,王道之始”(《梁惠王上》)之言而知之。

所当注意者,孟子利用厚生及安宁幸福之企图,与管仲、晏子之功利说,是否为同一之问题。吾人于此,苟一为比较两者之思想,不难判明。其理由,孟子之功利,不过为王道之手段,且以图人民一般之功利为主旨。管晏之功利说,则功利之本身即目的,道德为手段,不特此也,其功利不外富国强兵,尤其在于谋国家及王侯之功利而止。此之功利,与孟子高唱为人民之功利,绝难强同。故孟子之利用厚生与管晏之功利说,根本之歧异,不容掩也。

虽然,以此比于孔子之政治思想,则又不同。孟子于思想中有功利之观念,对于孔子之罕言“利”,认为极重大的政治条件而从始主张者也。故由此点,则孟子之政治思想,比于孔子之思想,确乎有进。然此亦非孟子之独创,勿宁视为三代伦理思想之复兴。何则,于前“《论语》研究”之条件下,在孔子以前之儒教中,此功利思想,固有极强烈的表现也。

要之、孟子置政治之究竟理想于仁义,为其第一目的,因而唱道利用厚生之功利说,以此为其应用之手段。

补 王霸之区别(www.xing528.com)

关于王道论之本质,首论究者,为王霸之异同。孟子乃唱王道论者,故其鄙夷霸道为最甚。王霸之辨,为其倾注全力之一端。

孟子之言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此言霸者以功利为目的,以道德为手段工具,王者则专以德报民者也。何则,霸之目的为富国强兵,其手段为力,道德则非其意念所及之事。王道反之,以道为目的,而以德治为其重要手段故也。因而两者之结果,霸道则能立奇动,而不能心服其民,故随时可见霸业之崩溃。王者则心服其民,由衷心而感化之,胥人我而共营其平安乐利之生活,此则为其责任当然之事。孟子即依据此点而卑视霸道、鼓吹王道主义者也。

王道之方法 孟子王道之理想,在于广布德教,使民遂其养生送死之愿。而其方法如何?彼则对于此问而以制民之产使其衣食无缺为先。盖民无恒产斯无恒心也。是以制恒产为王道之先决问题。

然则制产之方策如何?孟子则以四者答之。即(一)行井田之法;(二)轻减租税;(三)数罟斧斤之禁;(四)农时之尊重是也。更详述之,第一,行井田之法,使民生活之有赖。井田之法:以一井九百亩之地,分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其他八区,分与八家为私田。公田则八家协力所耕而纳其收获于官者也。此田则以时而易其制,如夏之贡、殷之助、周之彻,皆井田之法,随时代而易施也。又别建室家,使营园林,为五亩之宅。此为不易之制。即《孟子》所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各种规划是也。第二,轻减租税,以休养民力。盖赋敛若重,无论如何良田美制,不过徒苦吾民而已。此“薄税敛”,所以与“省刑罚”(《梁惠王上》)并重也。第三,数罟斧斤之禁,此设禁令防民之乱网鱼鳖擅伐山林也。盖欲永远保证人民衣食之无缺,则此池沼山林之厉禁,极为必要。所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梁惠王上》)是也。第四,农时之尊重,所以防乱命役民,夺农时而绝民食也。此在战国之世,尤为必要。盖任王侯之意旨,夺民之时使之不得尽力于田亩,则废时失业,其影响于民食者至大。《孟子》所谓:“不远晨时,谷不可胜食。”(《梁惠王上》)其以此也。

以上为孟子王道方法重要之事项,彼又推论其结果如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观此则王道入手之作法,其重要所在,可以明了。但孟子之王道,其究竟理想,在于使斯民为仁义礼让之民,是以仅如上述之四项,不能为满足,尤要者要于教育。故孟子又有下列之议论。即“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斯即说明仁义之教必为政治之必要也。孟子复归纳其作法及明效而为如次之言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此言王者之富国强兵,一一从教化而来。要之孟子之王道,不外以养生送死之法,而导之以仁义礼让之教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