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体育赛事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设计

主题:体育赛事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设计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这些是赛事管理者领导职能必不可少的要素。图2-2某市大学生羽毛球联赛网络型组织机构周期性举行的单项或者运作成熟的小型赛事,也可以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其设置方法类似于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组织结构,只是在职能部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有所不同。(三)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组织机构设置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于2001年11月在广东省举行,其主办单位为国家体育总局,承办单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

主题:体育赛事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设计

(一)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机构组织结构类型

1.单一型组织结构

所有的决策权都掌握在管理全体人员活动的运作管理者手中。在小型赛事运作管理中,这是最常用的结构,它灵活度大,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容易理解,而且权责明确,通常由赛事最高管理者对所有与赛事有关的工作负责。

这种结构的灵活性一般来说是指员工掌握多种技能,能够胜任多种工作。这意味着个体工作将更令人满意,并且能使员工士气受到鼓舞。然而,这种结构也有其潜在的局限性。因为员工没有机会去掌握专门技术,于是很难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水平。此外,一旦赛事管理组织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决策速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做出决策。因为执行者必须做出所有的决策,执行所有的运作管理职能。而且,如果经理作风专制,员工会因为他们的专长得不到充分运用而士气消沉。把所有赛事运作管理有关的信息全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本身也有风险——很明显,有些人在某个不恰当的时候得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的组织结构是将组织分成各个部分,即按相关分类,这种方式鼓励劳动者(雇佣的或者志愿的)的专业化。结构的好处是个人或团体可被安排到具体的工作领域,从而避免了任何责任的重复。此外,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活动需要时增添其他功能。我们将从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运作组织中找到这样一个结构。这种结构的潜在局限包括协调困难,此问题部分由于对其他工作缺乏理解,以及各个工作领域由于工作人员保护他们各自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可以使用很多方法来防止出现问题。方法包括采用多种技能战略,要求员工在不同的职域中流动;所有职能领域经理、主席定期召开会议;举行全体员工大会,以及保持沟通以使赛事参与者了解与赛事当天有关的事项(即预算情况、经历的重大活动)。所有这些是赛事管理者领导职能必不可少的要素。

3.矩阵型组织结构

另一个将委员会或团体纳入一个组织结构中的办法是赛事项目的各个方面作为多个分开的实体来对待。例如,一次多地点体育比赛,其组织者们会成立相互独立的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为了做到这一点,每个委员、领导人都需要管理一组具有广泛赛事相关技巧的人。如果采用这种结构,最好将安全保卫、传播和技术支持等工作贯穿所有的项目领域,从而避免重复工作,并加强协调。

一个基于项目的矩阵结构的内在优势有:允许团体或个人直接完成手头的任务,促进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用这一结构必须对协调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而使赛事成为一个一致的整体。

4.多组织或网络型组织结构

赛事运作管理机构一般规模相对较小,然而承接的赛事相当复杂。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许多服务提供商被一个赛事运作管理机构征集,来构建一个适用于产生和交付活动的结构。应当注意的是,这种通过与外公司订立合同来迅速建立组织结构并行使具体职能的做法在很多赛事形式中是常见的,尤其是大型赛事。保留大量长期员工,让他们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此种结构就很有意义。这种结构因为核心管理层仅由很少的人或一个人组成,管理者能够快速做出赛事决策。

正如前面谈到的其他结构,这一种结构也可能有一些不利因素需要考虑。这些不利因素包括由于立约者还进行多项工作,它的质量控制问题、供给的可靠与否,以及协调来自其他组对该赛事细节情况缺乏了解的雇员。即使如此,这一网络结构符合小型化、专注于核心活动及外部采办的当代管理理念,对运作管理来说十分行之有效。

(二)单项/小型体育赛事组织机构的设置

单项或者小型体育赛事的运作管理相对于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而言,规模小、参赛运动员或者运动队比较少,组织结构可根据赛事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可采用单一型组织结构。例如某市大学生羽毛球联赛的单一型组织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某市大学生羽毛球联赛单一型组织结构

(注:实线表示负责此项目工作)

单一型的组织结构组织简单,容易理解和控制,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能力要求高。但由于单项或小型体育赛事的工作人员有时并非专业从事赛事运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也缺乏相关的经验。针对这一问题,赛事可以采取外包服务的方式,或者聘请专业的赛事运作顾问,构成灵活的网络组织结构。图2-2为某市大学生羽毛球联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

图2-2 某市大学生羽毛球联赛网络型组织机构

周期性举行的单项或者运作成熟的小型赛事,也可以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其设置方法类似于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组织结构,只是在职能部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有所不同。

(三)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组织机构设置(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结构为例)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于2001年11月在广东省举行,其主办单位为国家体育总局,承办单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由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共同成立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同时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为运动会的实际运作管理机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以及内设部门的领导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党政领导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共同担任。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机构设置如图2-3所示。

图2-3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1.集资委员会

集资委员会属于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单列机构,负责制定运动会集资工作的方针和策划及综合协调运动会的集资业务工作。

2.粤兴公司(全称: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粤兴有限公司)

粤兴公司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经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授权,直接受集资委员会管理,具体负责运动会集资业务工作的机构。其负责开发运动会无形资产;组织办各种专利广告电视转播权;招标购置比赛器材;出售主观礼厅和运动会开、闭幕式门票;开展集资性的大型工作;办理运动会的各项赞助和捐赠事宜。

3.办公室

负责组委会会务工作,编写会议纪要,检查落实会议布置工作;负责组委会各类文件、简报和信息的审核草拟、公文的收发、处理、保管及归档、上送;拟办组委会工作计划、总结及大事记;协调各部室工作;负责协调联络有关领导的工作;负责运动会的票务管理工作;负责做好开、闭幕式程序的组织和协调其他重要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组委会总值班室和文印工作。

4.竞赛部(www.xing528.com)

负责运动会竞赛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印发竞赛规程总则及单项编印竞赛情况简报及竞赛有关资料;安排各项目竞赛地点、赛程;制定比赛总日程表、安排表;编印竞赛秩序册、成绩册;负责提出各项竞赛承办地点及各项目竞赛场地规格要求,协同行政部门编制计划和落实,并进行检查制定各比赛项目竞委会有关竞赛工作职责,会同人事部审核各比赛项目竞委会人员配置方案,指导各比赛项目竞赛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做好技术官员、仲裁委员、裁判员和竞赛工作人员的聘请,对裁判员、竞赛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会同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对参赛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查和报名注册工作;汇总、核定各项比赛成绩,发布每次成绩公报、编印总成绩册,审理创、超纪录成绩并办理审核事宜;负责开、闭幕式及比赛期间的气象资料的提供和预报工作;配合主办单位对各比赛项目进行调研。

5.新闻宣传部

负责运动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部署和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报道方案的制定及组织落实;负责运动会会徽、吉祥物、会歌、会旗、宣传画的征集、评选等工作;负责国内外文字、摄影记者的报名、接待和管理;负责运动会的新闻发布会工作;负责主新闻中心的策划、筹建、管理,分新闻中心工作的指导;负责记者手册、记者乘车手册等资料的编印、发放;组织比赛期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运动员的评选活动;负责运动会会刊、会报的组织工作,编写和下发运动会的宣传提纲、宣传口号、组织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比赛场馆和重点地区宣传和窗口单位的文明礼貌职业道德教育;负责筹办体育美术、体育摄影展等活动;根据主办单位制定的方案,会同竞赛部制定实施细则。

6.行政接待部

拟定运动会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核拨和监督经费开支;负责运动会代表团团部、内宾和组委会人员的食宿安排;负责运动会各代表团联络员的管理安排;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运动会其他人员接待安排工作。负责后勤物资的采购、发放、管理;负责运动会结束后有关器材、物资的清理、赛后处理工作;落实大会膳食的供应;协助其他部门了解运动会相关大型活动的行政后勤工作。

7.贵宾接待部

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地方副省(部)级以上领导、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及其随行人员的接待工作,安排出席开幕式及其他重要活动;负责起草领导出席各项重大活动的重要讲话,制定领导的活动日程方案,经上报审批后组织落实;负责组委会邀请的国际奥委会贵宾、外国体育代表团、境外来宾及港澳人士接待工作,制定接待计划和出席各项重大活动的接待方案、礼宾规格并组织实施;协助办理相关人员出入境事宜及涉外事项。

8.交通中转部

负责组委会车辆及驾驶员的征集、调配与管理;负责与有关部门商洽运动会交通相关事宜,包括减免路桥费、停车、制作运动会专用车牌等问题;负责内宾及与会人员离会、返程的交通票务工作。

9.医疗卫生部

制定运动会医疗救护、卫生监督和性别检查的工作方案;指导、检查、督促全省有关市做好本市赛区及驻地的医疗救护、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旅业卫生、环境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除害防病等工作;负责组委会组织的大型活动的现场医疗救护、卫生监督与控制传染病等工作;负责对参加女子项目决赛的有关运动员进行女性性别取样及送检等工作。

10.大型活动部

制定开、闭幕式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的创编、训练、彩排和演出;组织闭幕式文体表演的策划、排练及演出;协同办公室做好开、闭幕式仪式程序的安排落实;协同竞赛部做好闭幕式颁奖工作。

11.场馆部

负责按标准、规范对运动会比赛场馆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对新建、改建比赛场馆的验收、接管工作的检查和督促;负责对运动会省级场馆特殊设备的增补、采购;负责解决各部门等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

12.安全保卫部

制定运动会安全保卫总体方案,开、闭幕式和场馆、住地安全保卫、交通、警卫、消防、处置突发事件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运动会期间和筹备期间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运动会期间和筹备期间的治安管理;负责各赛区安全保卫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比赛场馆建馆期间,按照治安、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负责对各场馆、设施进行检查、验收;负责所有证件的设计、制作、审核、发放和管理工作;对运动会使用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负责对安全保卫人员和驾驶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13.信息通信

拟定运动会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方案;制定运动会信息通信部的总经费预算;组织运动会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联合调试等工作;负责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与场馆建设之间的技术协调;负责电子计时计分系统的监控;负责竞赛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建设服务;负责组织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招标和监理工作;按照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方案,做好指挥监控、注册登记、官方网站运作、综合成绩处理、多媒体查询、电子商务、新闻信息发表,各竞赛项目的成绩处理及电子计算机设备的购买、租借赞助集资等工作;负责运动会期间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指挥、调度和操作运作;负责运动会常规通信指挥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选定、配置和管理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设备;培训、组织、管理信息通信技术人员。

14.兴奋剂检查部

制定兴奋剂检查条例;编写禁用药物手册;负责与主办单位及竞赛部商定受检人数及抽查范围;负责配置检测器材、试剂、标准药样;负责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15.志愿者服务部

负责运动会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等组织工作;根据组委部门、各竞委会的需要派遣志愿人员;配合新闻宣传部等组织的社会宣传工作;负责比赛场馆的文明观众、文明啦啦队的组织工作;组织志愿者机动队伍,配合各部门完成应急性任务。

16.广播电视

负责运动会电视广播的宣传策划、转播、节目的编制;协助集资委员会和粤兴公司进行电视转播权拍卖的组织协调和开发工作;负责运动会电视公益广告的宣传策划;负责运动会前期和后期的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的摄制和发行等工作;组织好开、闭幕式的直播工作;负责筹划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接待管理好广播电视记者;保障电视转播信号的畅通;为新闻中心提供各赛区的电视信号;协调电视台、电台等单位进口有关设备;协助做好运动会的通信工作。

17.群体部

协助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工作;组织开幕式前群体精品展示表演;组织召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大会;组织火炬传递活动;承担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分子与会的接待工作;负责安排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代表与会期间的参观活动;组织迎接全运会全民健身展示活动。

18.人事部

制定组委会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方案;负责制定运动会所需工作人员的计划;根据组委会决定,承办全运会工作人员职务任免和调配工作;协助竞赛部做好各比赛项目竞委会机构设置、组织落实;负责组委会工作人员资格审核;拟定并实施工作人员的薪金酬劳政策。

19.监察审计部

依照国家对审计工作的有关条例,对运动会的财务支出和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自行使内部审计职权;根据廉政法规条例和规章要求,对组委会成员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遵纪守法情况的检查监督;受理个人和单位对上述人员的举报,并进行核查,提出处理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