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地方高校师资建设创新探索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地方高校师资建设创新探索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层面,缺少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来协调校企合作事宜,缺乏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地方高校师资建设创新探索

近年来,工程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整体的质量水平却并不尽人意,与我国目前的发展需求和发达国家的工程师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内部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在培养工程类型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往往存在缺乏明确目标、忽视工程实践、看轻企业合作、僵化评价机制等问题。长此以往,培养的工程类型人才与科学类型人才模式趋同也就见怪不怪了。笔者总结了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雷同

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其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相应学科划分、课程设置和质量标准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而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大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雷同、培养方式雷同、普遍沿袭传统科学教育模式,缺乏多样化的目标设置,工程教育的学历、学制和多层次教育的培养要求之间不够协调,多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特色,存在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倾向。由于学校内部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多样化的人才定位标准,课程体系也相对呆板、统一,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工程现实。人才模式相对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高校人才定位趋同,致使学生培养模式雷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雷同的培养模式使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出现不协调的“两头尖”的人才队伍现状,人才规格与国家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精尖的研发性人才短缺和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短缺,大批没有特色和技能的中间性人才就业困难。

(二)缺乏政府和企业支撑,高校孤掌难鸣

缺少政府和社会企业的支持,工程教育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不切实际。政府在工程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模糊,政策导向性差,投入扶持力度有限。近年来,政府投入教育经费有所提高,但高校资金仍然紧张,导致办学过程中实验、实践设施简陋,实践教学力不从心。同时,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定,企业很难单凭社会责任感投入到与高校合作培养工程人才中来。

观察国外大学产学合作的典范,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有政府颁布的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如:强制规定企业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否则重罚;给予企业免税和各项福利政策;规定校企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专利和发明统归企业所有,等等。没有好的政策扶持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企业难以真正融入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去。缺少政府和企业双翼的支撑,高校独自挑起工程教育大旗困难重重。

(三)缺乏工程实践,工程能力不足

工程人才缺乏工程实践,工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工程实践教学的薄弱和产学结合不足。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要经历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工程实践训练和工作实际体验三个环节。但是,近年来许多工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工程训练和实践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工科人才培养缺乏完整环节,学生知识结构缺乏广泛的适用性,严重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国家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师资和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场所资源有限,导致学校教学实践和实习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校出现实验、实践课程比重下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减少、生产实习时间压缩等现象。另一方面,在工程教育师资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经验。我国高校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博士生,大多毕业后就在学校任教,缺乏工程项目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经验。加上高校的评价导向重视学历、学术水平和论文发表,轻视生产教学实践和实验,致使相当大一部分教师具有较高学历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薄弱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工程实践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工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需要。

由于校企产学结合不足,工科院校与行业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导致工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薄弱。产学合作教育就是将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产业实习规范交替进行。实行产学合作有其现实必要,由于时下知识大爆炸且更新快,新知识和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应用加快,致使学校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实践和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www.xing528.com)

要想了解和更新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只有不断深入产业、企业学习。在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让企业的工程专家参与其中。而目前,我国在产学合作方面存在诸多的障碍,高校和国家层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企业没有利益支撑点,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单靠企业责任感无法实现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困难,导致企业无法参与到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实践、工程实习中去,学校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市场评价,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国家层面,缺少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来协调校企合作事宜,缺乏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没有相关立法和相关政策导向,企业和高校无法建立深层合作机制。学校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发展需求隔离,高校内部培养往往以学科系统自成体系,对现实中企业生产需求和人才需求缺乏了解,造成“重学轻术”现象。高校在校企合作上走形式,并未真正意识到工程人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严峻形势,导致培养的工程人才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真正的工程实践能力,难以解决现实中复杂多变的工程技术难题,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现状。

(四)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体系滞后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完善的,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组织,忽视工程的本色,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失工程化特色。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往往追求学科导向,强调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几乎全国统一,相同专业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内容相对陈旧,一成不变,不能按照产业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进行更新。课程更新速度慢,在很多高校不难见到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教材。虽然传统教材有其知识的基础传承性,但是根据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其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选择是培养工程人才面向社会的基础。根据一项高等教育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理工科专业教材使用存在某些落后方面,如在计算机、化工电子等与国家紧密联系的专业,75%的课程沿用过去习惯,20%的课程更新速度较慢,5%的课程已经与推动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大,致使学生在知识获取方面很难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很难获取与实践有关的知识经验,不能密切联系人类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内容安排和考试的重视程度上,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工程人才成为“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追求多而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小。专业设置划分过细,使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领域受到较大限制。在新专业的设置上过于盲目跟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学科和专业形成一股热潮,不顾学校发展水平、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践条件的制约盲目跟风,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课程选择和安排并未以社会职场需求的发展为导向,偏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素质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学生在日常中形成的工程素养恰恰是学生就业时的法宝,是企业和单位最为重视的部分。同时,课程之间缺乏关联,导致部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有脱节现象,使学生知识体系无法顺利衔接。

(五)评价机制趋于功利化,师资工程背景缺失

学校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去工化”严重。目前,高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相对保守,普遍以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等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产学合作情况均未列入考核标准,难以激发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学习。大多高校没有与企业建立互动机制,引进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校任课或带领实验团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与设计、研发,积累工程实践能力。教师队伍整体缺乏工程背景,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是以论文和理论考试成绩为主来对师生进行业务和学习成绩认定考评,忽略了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对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水平和学生创新素养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的奖学金评定标准也大多集中在专业理论课成绩和论文发表数量上,这种评价机制无形中引导了学生的兴趣方向是重视理论课程和论文发表,忽略真正的工程实践战场上的武器是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的高低。而高校却把这个包袱甩给了企业,导致企业在招聘新人的同时增加培训新人的成本,并且这一现象成为不正常的“正常”现象:在企业中的磨合培训阶段才是学生工程实践水平发生质变的阶段,这对现实的高等工程教育无疑是一种讽刺。这些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学历较高,大多数是接受科学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博士、硕士等,相对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相应的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会出现与现实工程实践情况脱节的现象,再加上学校的内部评价标准和传统的认识,使很多老师更加认识不到实验室工作和指导学生实践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上具体的专业课,而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