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教育内部来看,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依据,通过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等素质,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1.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素质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邓小平同志把教育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认为教育是国家民族振兴的根本所在。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发展经济,要很快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9]。这就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繁荣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于人才资源的不断丰富。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因此,要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教育搞上去,就必须通过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结合来培养一代新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宏观上讲,就是要使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教育的体制、结构、规模,乃至内容、方法、途径等都要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从教育内部来看,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依据,通过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等素质,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有关资料表明,原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全国普及了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有人把职业技术教育称为原联邦德国经济飞跃的“秘密武器”;在原苏联,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工人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的工人要多4倍,完成的生产总额也高得多。有些西方学者计算,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世纪早期仅占5% -20%,而现在却为60-80%。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对迅速提高生产发展水平的有效投资,这种投资必将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效益。

2.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邓小平同志认为,抓科学技术必须同时抓教育,教育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具备认识、掌握和运用技术成果的能力,通过劳动者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同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教育与科学技术本身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并且通过相互作用,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科学技术,甚至在这种互化过程中产生了技术革命和行业的重大变革。(www.xing528.com)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推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一直采取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知识分子脱离工农、课堂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要真正改变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从目前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体制和结构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以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突破口,通过不断改革,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给那些脱离实际的、封闭的、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模式以有力的冲击,这就必将促进教育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建立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的教育体系。

4.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学生接触社会实际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为学校改变教学形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例如,上海医科大学校办工厂(红旗制药厂)建成以后,已接收近万名的学生实习;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厂承担了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师生在这些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又从事了科学研究,了解了相关的产品生产过程。校办工厂同时又为学校的设备更新、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作出了一定贡献。据统计,一些大学校办产业的收入用于支持学校教学工作的部分,已约占到国拨教育事业费的20%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