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都禅都物语:银阁寺,古韵与历史建筑图

京都禅都物语:银阁寺,古韵与历史建筑图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着哲学之道步行大约15分钟,就看到了银阁寺。之所以称为银阁寺,是因为足利义政希望用银箔装饰整个建筑外表,但是没能实现。足利义政在寺内兴建了观音殿,被通称为“银阁”,因此寺院全体被称为“银阁寺”,这一名称与同在京都的金阁寺相呼应。从慈照寺寺门到庭园的入口处的道路两边,保存有围墙遗迹,被称为“银阁寺垣”。银阁寺庭园是以锦镜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银阁寺垣东求堂作为义政的佛堂和茶室,建于1486年。

京都禅都物语:银阁寺,古韵与历史建筑图

顺着哲学之道步行大约15分钟,就看到了银阁寺。

↑哲学之道

一进入寺门,就能看到精致的园林,在这里处处能感受到日本人认真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园林也被打扫得非常干净,使人不禁想起诗句:“君不见世间万事皆儿嬉,不如聋盲百不知。双明阁上夕阳时,一笑二子闲争棋。”

↑银阁寺

银阁寺是把足利义政于文明十四年(1482年)在东山山角上营造的东山别墅改成的禅寺。之所以称为银阁寺,是因为足利义政希望用银箔装饰整个建筑外表,但是没能实现。在他去世后,别墅改为寺庙。该寺被改为临济宗相国寺派禅寺,名称也随足利义政的法号被命名为慈照寺,山号为东山。东山殿是模仿西芳寺而建立的,开山祖师是梦窗疎石。梦窗疎石是在该寺院创立前1个世纪左右时的人物,因此,被称作“劝请开山”。足利义政在寺内兴建了观音殿,被通称为“银阁”,因此寺院全体被称为“银阁寺”,这一名称与同在京都的金阁寺(正式名称为鹿苑寺)相呼应。

1473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将将军职位让于嫡子足利义尚,从1482年开始,在东山的月待山麓开始建造东山山庄(又称东山殿)。这一地区还建有一所净土寺(在应仁之乱中被烧毁),因此近代以后,该地区被称为左京区净土寺。应仁之乱平息后不久,京都地区民生凋敝,经济疲困,但是足利义政为了继续建造东山殿,仍大肆向百姓征收税金和课以劳役,独自过着风雅安逸的奢华生活。东山殿的建造共耗时8年,直到利义政逝世前不久才正式完工,但足利义政在1483年就急于迁至此处居住。东山殿内建有会所、常御所等大规模设施,尽管无法与足利义满建造的北山殿(后来的金阁寺)相媲美,但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功能。然而,保存至今的建筑物只有银阁和东求堂。

寺院以水池为中心设有观音堂银阁、持佛堂、东求堂等建筑物,广受当时读书人的喜爱,虽然荒废过一段时间,但是17世纪中期开始,恢复了昔日的风光。银阁是长享三年(1489年)建设的两层楼阁,下层是东洋式书院,上层是禅宗的佛堂。东求堂是祭祀守护神的持佛堂和书房并兼的建筑物,是1486年修建的。位居在东侧的同仁书房设有最古老的付书院。以水池为中心的名石、树木和石组,凝聚着工匠的心血。

↑东求堂(www.xing528.com)

1490年2月,为供奉逝世的义政的化身菩提,东山殿被改为寺院,后作为相国寺的末寺,创立为慈照寺。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慈照寺也曾被关白近卫前久当作别墅,这是因为慈照寺的历代住持多出自近卫家。近卫前久死后,慈照寺作为相国寺的末寺,再次兴盛起来。

从慈照寺寺门到庭园的入口处的道路两边,保存有围墙遗迹,被称为“银阁寺垣”。这座寺院属于临济宗。以“公案禅”著称的临济宗传日之后,因为重视言外之悟,对诗、画、茶道、花道都致力颇深。不知是否为此缘故,此寺颇以园林著称。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围绕“银沙滩”(用细砂堆起的半亩方圆沙庭,上面犁出了整整齐齐的竖条纹)建构的银阁、本堂和东求堂,号称国宝。游人只能坐在本堂前的廊下看面前的“银沙滩”。银阁寺庭园是以锦镜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庭园建造的初期模仿了通称为“苔寺”的西芳寺庭园(由梦窗疎石设计),但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庭院被大规模改修,失去了原来的面貌。“银沙滩”和“向月台”两处沙砾造型是在江户时代后期成型的。此外,1931年被发掘的枯山水庭园,位于东方山麓,据说保留了室町时代的风貌。

↑慈照寺

银阁是在足利义政的山庄东山殿内建造的观音殿,后经常被用于和足利义政祖父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建造的金阁对比,因此得现名。该楼于1489年开始建造,同年不久即完成。正式名称为“东山山庄观音殿”。其建筑结构为双层结构、柿葺,平面为长方形,正面宽8.2米,纵深7米,底层的心空殿为普通住宅风格,上层的潮音阁为方形三间(正面侧面均为三间)的禅宗式样(唐样)的佛殿。虽然鹿苑寺金阁名副其实地在建筑物表面贴上了金箔,但是银阁却没有贴过银箔的痕迹。关于这一点,有种说法认为,起初建造者计划使用银箔,但后来由于政府财政窘迫,没有按计划完成。也有说法认为,由于该楼是足利义政的隐居场所,因此起初就希望使用木材原色,而没有使用银箔的计划。慈照寺的庭园内配有众多名贵的石材和树木,体现了当时东山文化中注重茶道和禅宗文化的思想,因此也有人认为贴银箔更符合当时文化的风气

↑银阁寺垣

东求堂作为义政的佛堂和茶室,建于1486年。该楼面对水池,正面宽三间半,平面为正方形,左面为方两间的佛殿,右侧为义政的书房和茶室(称作同仁斋)。书斋北侧的付书院是现存最古老的座敷装饰风格的房间,是日本书院造和草庵茶室的发源,被视为日本建筑史上宝贵的遗产

↑银阁寺庭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