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学习的意义:实证研究揭示积极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学习的意义:实证研究揭示积极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快乐学习的意义表达长期以来,关于“苦学”“乐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漫长的争论中,“苦学”以较大的优势压倒了“乐学”,并成为学习的主要形态。快乐学习的宗旨是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追寻,推动情感向意志升华。积极学习在“程序”上主要表现为积极的自主学习、积极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自我调节。

积极学习的意义:实证研究揭示积极课堂教学模式

(一)快乐学习的意义表达

长期以来,关于“苦学”“乐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漫长的争论中,“苦学”以较大的优势压倒了“乐学”,并成为学习的主要形态。

笔者并不想介入“苦学”“乐学”之争,只是觉得我们不能仅凭语义而将“苦学”“乐学”对立起来。我们应该看到,不论“苦学”还是“乐学”,最终都指向“学”。两者虽然词性相同、词意相反,但两者并不处于同一维度,更不是同一维度的两个对立面。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在知、情、意、行四要素中,“苦学”更多地指向“意”层面,强调学习的意志、毅力、信念。“悬梁刺骨”“囊萤映雪”“秉烛达旦”等从本源上说都是一种学习意志的体现。这说明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乐学”更多地指向“情”层面,突出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如果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就必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说明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习。“乐学”应该强调快乐体验及寻求快乐幸福取向,属于快乐幸福观;而“苦学”应该强调意义体验及寻求意义幸福取向,属于意义幸福观。虽然二者具有不同的哲学起源,但快乐幸福感和意义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快乐学习将玩乐、游戏作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将轻松、愉快作为主要的课堂表达,强调课堂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学生兴致勃勃、流连忘返,但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或质疑。人们认为:这种表面的快乐、喧嚣并没有引发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性追寻,没有促使思维的深度扎根,也没有促使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快乐学习产生的快乐幸福感没能有效地转化为意义幸福感,也未能显著提升课堂学习的效度。任何一种学习形式或学习表达,如果不能在短期或长期内提高学习的效度,那么无论其形式如何新颖、气氛如何热烈,这种学习形式或学习表达都难以赢得人们的认同。快乐学习的宗旨是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追寻,推动情感向意志升华。快乐学习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对快乐的理解庸俗化、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了,致使快乐学习的课堂表达多了快乐的喧嚣而少了幸福的宁静,多了情绪的兴奋而少了情感的皈依,多了语言的放逐而少了思维的放飞,多了感性的表达而少了理性的深刻。

(二)积极学习的意义表达(www.xing528.com)

积极学习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积极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寻求知识,并在求知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也有学者认为,积极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心参与,智力、情感、社交、身体等的全方位投入。笔者认为,积极学习首先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定是基于内驱力的,因为有了内驱力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其次,积极学习有赖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是学习发生的理想媒介。学习过程中的全身心参与自然会生发更多的感悟感想,引发更多的思考思辨。再次,积极学习是一种意义学习。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才会主动寻求知识,才可能全身心参与。学习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意义追寻。

如此,积极学习在课堂上应该表现为主动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体验。伴随着这种学习体验,学生必然会有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勃发、意义的生长。让积极学习在课堂中更好地表达出来,让这种课堂表达成为一种学习常态,离不开一些基本的课堂“要约”:一是适合的学习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是积极学习的前提。这种学习内容的提供应该具有足够的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学习内容的“量身定制”。学习内容是否适合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志——能否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是促发积极学习的源动力。二是适合的学习情境。教师应将学习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告别“赤裸裸”的知识、技能授受,使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这种特定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见识等密切相关,应该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应该有效关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解决问题的特定情境中“生长”出来。三是适合体验的学习空间。积极学习依赖开放、民主、自由的课堂时空。学生需要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在民主中敞开心扉,在自由中放飞思维,以切身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促成学习的发生。

积极学习在“程序”上主要表现为积极的自主学习、积极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自我调节。积极学习更多地表现为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并非“任性”学习,也并非独自学习,而是一种“浪漫”学习,一种“框架下的浪漫”式学习。这种“框架下的浪漫”式学习是指个体在基本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在多种帮助“系统”的配套下,在相对宽松的时间约束下,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追求自我设定学习目标的达成。由于课堂并不存在统一的学习目标,只有可供参照的“底线”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这就使课堂学习目标呈现出类似“数据性状”的散点分布。学习目标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也不可能统一。当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已经成为主流的评价取向。似乎只有多元、多维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其实真正客观的评价永远是自我评价。只有自我评价才能保证内心深处的高度认同。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学习的着力点、兴奋点和增长点。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意见或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行为、学习心理的自我调节,促使积极心理资本的不断累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