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哀兵战略:以道为依据,战争的不好遭报应

老子哀兵战略:以道为依据,战争的不好遭报应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道”的角度来说,老子为什么倡导哀兵战略呢?当然,根据我们已经学习到的老子的思想,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话多半背后有“道”的思想。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可老子对战争看得更加深刻和深远:总的立场是认为战争是不好的,有道的人不会喜欢战争。若是不信,就看看违背这一规律的人是如何被大道惩罚的吧。

老子哀兵战略:以道为依据,战争的不好遭报应

很多人都听过“哀兵必胜”,也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似乎这样的做法能够激发士气,有利于打胜仗。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可以用来指导战争。作为圣人的老子,他是反战的,也是不惧战的。从“道”的角度来说,老子为什么倡导哀兵战略呢?为什么胜利了也不能庆祝呢?这有点违背常理。当然,根据我们已经学习到的老子的思想,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话多半背后有“道”的思想。

人生就是一场战争,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战士。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着战胜别人。等到慢慢领悟了人生的哲理,我们才明白,原来真正的人生智慧是战胜自己。在人生这场战斗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

经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释意】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时居处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肯定杀人众多,因此要用哀痛的心情面对。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核心要义】

对待激烈冲突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人们对待战争和用兵总是怀着两种说不清的情感,一方面人们认为战争是可怕的,另一方面又认为战争是很能够表现英雄气节的。强势者在征服弱势者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快感。可老子对战争看得更加深刻和深远:总的立场是认为战争是不好的,有道的人不会喜欢战争。这就给那些好战者定了性——好战是无道的。

同时,老子也看到了战争的不得已的性质。因为战争发端于一方,因此战争的另一方就有着不得已的性质。在这种认识之下,战争同时就拥有了一种自我节制性。这也是老子道学思想中典型的油门加刹车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误以为,天下是打出来的,但老子看到了“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的规律。这是一种不得已时就要打、又要能不打就不打、打了又要及时收手、胜了也不要得意的阴阳和合的思维。(www.xing528.com)

在这一章中,老子教给了我们对待战争的智慧。当然,动刀动枪的战争只是人生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场战争!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在此,老子的立场有四个方面:一是坚决反战——反对好战;二是绝不惧战——到了危机时怕也没用;三是一定要慎战——战争只是最后的选择;四是做好善后——打胜了也不要得意。

老子关于战争的智慧,能给我们的人生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呢?

第一,上策是不战。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能够自强而让战争不发生才是上策。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当然,如果自身不强大,挨打可能是迟早的事,因为我们可以不好战,但管不了别人。所以,能够让潜在的敌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才是上策。前些年有人散布一种愚昧的观点,认为中国困难时期搞原子弹是劳民伤财。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极其无知的,总有一些人,自己既不了解国家面对的危局,还要指手画脚,自己的事又做不好。当初在其他国家已经对中国很不友好的情况下,若是中国没有原子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事实也证明,中国的决策是战略性的。我们普通人还是做好自己能做的才是务实的。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可赢得和平

第二,战胜自己。尽管人类的战争一直没有中断,但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真正离自己最近的是人生这场战争:不少人总喜欢胜过别人,不管有没有用,总想占个先,结果搞得家人、朋友、同事关系都很紧张。正确的做法是:放弃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胜过别人的愚蠢行动,改掉在嘴巴上胜过别人的恶习,唯有持续不断地自强,战胜过去的自我,高于别人时还要谦虚,还要懂得感恩和帮助落后者,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富足而平安

第三,人生战略:小事让人,大事自强。这是智慧人生的基本法则。那些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往往都是在大事上稀里糊涂的人。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若是看不清楚这笔账,就只能在痛苦中落得一个失败的人生。小事上敢于放手、敢于示弱、敢于吃亏,集中精力想自己该做的最根本的事,把自己的人品和能力练精练强,才是智慧的人生。

第四,强者守弱。如果你已经是强者,衡量你真强假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把持住自己,不变性、不张狂、不傲慢。二是你是否心甘情愿地帮助别人、奉献社会,让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高调的人;让自己做一个高贵的人,而不是高傲的人;让自己做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而不是有钱有权有势就任性的人;让自己做一个能够善待弱者的人,而不是一味地炫富、一味地追求奢侈无度的物质生活的人。若是不信,就看看违背这一规律的人是如何被大道惩罚的吧。这不是我们人为的诅咒,而是大道的规律。

第五,发愤图强。我们的人生需要斗志吗?需要!那是在面对困难和危局时,那是在面对改正自己的错误时,那是在战胜过去的自我让自己新生时,那是让我们超越自我追求神圣与高尚时,那是当我们要战胜物质和生理欲望追求利他的神圣使命时。

老子的反战、慎战、自我节制、善待对手的思想,也是我们人生的智慧原则。

【悟道箴言】

自强不息,拒敌于家门之外,善之善者也。

人生大战,是对自我的战胜,智慧根本也。

人生觉悟,是战胜小我欲望,人生关键也。

若为强者,自谦和善待弱者,平安要诀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