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中的婴儿:道德与宇宙的本源

《老子》中的婴儿:道德与宇宙的本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儿”在《老子》中出现了3次,即第10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之所以用婴儿、赤子喻指宇宙万物的本源状态及“道”“德”,是有原因的:第一,受原始的灵魂不死观念影响。先民们认为灵魂不死,尤其是婴儿,由于先天灵气未散,虽死却是新生的开始。

《老子》中的婴儿:道德与宇宙的本源

婴儿”在《老子》中出现了3次,即第10章: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使气专一达到柔和的状态,就能够像婴儿一样!第20章:

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

——我淡泊恬静,无动于衷,好像刚生下的婴儿不知道高兴。第28章:

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不离开,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婴”上面是两个“贝”、下面一个“女”。《说文》解释说“婴,颈饰也”,就是挂在小孩脖子上的装饰品,后来又用来泛指小孩。

古文中的“婴”

初生的婴儿,皮肤稚嫩,毛细血管清清楚楚,看上去红朴朴的,所以又被称为“赤子”。如第55章说: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有深厚道德的人,就像刚生下的婴儿一样。蜂、蝎、蛇等毒虫不会螫他,凶猛的飞禽走兽不会搏击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媾的事但“小鸡鸡”常常勃起,这都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一天到晚扯着嗓子号哭但不会倒气,这是因为阴阳之气非常和谐的缘故。另外,第50章还说:

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山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兵器的创伤,犀牛在他身上没有地方用角,老虎在他身上没有地方放置爪子,兵器在他身上没有地方容纳利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对他来说不存在死亡的区域。

怒”图

第50章中虽然没有提到婴儿、赤子,但如果我们将其中所说的“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与第55章所说的“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说的是一回事儿,也应是指婴儿、赤子而言。

由上引《老子》有关婴儿、赤子的内容可以得出,婴儿、赤子是喻指宇宙万物的本源状态及“道”“德”的。比喻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喻体与喻指之间有相同之处。《老子》之所以用婴儿、赤子喻指宇宙万物的本源状态及“道”“德”,是有原因的:

第一,受原始的灵魂不死观念影响。先民们认为灵魂不死,尤其是婴儿,由于先天灵气未散,虽死却是新生的开始。新石器时代的瓮棺葬、曲肢葬的丧葬方式,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反映。

“瓮棺葬”多用来埋葬未成年人,以大型陶器为葬具,在陶器的上部留一小孔以供灵魂出入;“曲肢葬”就是在人死后,将人的四肢弯曲以下葬。瓮棺象征母亲的子宫,曲肢则是模拟婴儿在子宫里的姿势,二者的用意异曲同工。这种原始观念影响深远,自然也会影响到《老子》,因之用婴儿喻指生死循环的圆环之“道”。

第二,出于对婴儿生命力的崇拜。先民们认为,精气尚未走泄、阴阳之气相合的儿童具有相当的神秘性,具有一种非凡的生命力,其中一些儿童还蕴藏着相当大的魔力,能够避开毒虫、猛兽、攫鸟而不为其所害。

例如《史记·周本纪》中描述,周人的开国祖先后稷,刚诞生的时候,被三次抛弃而又被三次收养。先是被丢弃在隘巷里,但牛、羊等动物不仅不践踏他,反而来哺乳他;又被丢弃到树林中,而恰好被伐工人发现;又被丢弃于寒冰上,而鸟类以羽翼来遮覆温暖他。

第三,出于对婴儿身体柔弱、小拳头经常握得紧紧的、小鸡鸡经常勃起、懵懂无知、无忧无虑等生理、心理特点的观察。

先民对婴儿的崇拜无疑有夸大、神秘、迷信之处,《老子》在以婴儿为喻时也不能不受其影响。像后稷那样的例子即使是事实,也只能是一个幸运的特例,而不能视为必然。(www.xing528.com)

庄子·达生》中就记载,鲁国一个叫单豹的人,与世隔绝,住在深山里,从不和人争名夺利,活到七十岁还有婴儿般的容貌。这应该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了,按说应该“陵行不遇兕虎……虎无所措其爪”了吧?但不幸的是,一天单豹老先生出门,被一头饥饿的老虎给吃掉了。

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采自山西新绛稷益庙明代壁画

其实,《老子》中只是以“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的特例提示我们,不要过于“生生”“益生”(参“死地”字条)。所以,我们也不能把《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理解为重新回到娘胎中。否则的话,那真如婴儿一样幼稚了。正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婴儿最令人羡慕之处,在于他(她)们处于一种混沌懵懂、天真无邪的状态,没有成人那样的功名利禄、用智斗巧之心,无忧无愁,快快乐乐。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

欢乐而愉快的情绪、乐观的精神状态,能使人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是健康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达到健康长寿的一个秘诀。

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周谷城先生92岁高龄时,仍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以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而不觉疲劳,这与他的处世哲学和养身之道有很大关系。他自己曾说:

我和你都要像小孩子。做小孩子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彼此的界限不要太严格。你和我分得太清楚就不好做小孩子了。如果你想尽办法对付我,我挖空心思对付你,那是最不理想的。相反,我和你之间界限不要分得那么严格,你我互不戒备、互不设防,彼此就成了小孩子。我希望大人经常像小孩子那样,大家都不失赤子之心,那将多么快乐啊。

所以,自古以来不乏为孩子唱赞歌的人,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新月集·孩子天使》中写道:

他们喧哗争斗,他们怀疑失望,他们辨论而没有结论。

我的孩子,让你的生命到他们中去,如一线镇定而纯洁之光,使他们愉悦而沉默。

他们的贪心和妒忌是残忍的;他们的话好像暗藏的刀,渴欲饮血。

去,去站在他们愤懑的心中,把你和善的眼光落在他们上面,好像那傍晚的宽洪大量的和平,覆盖着日间的骚扰一样。

我的孩子,让他们望着你的脸,因此能够知道事物的一切意义;让他们爱你,因此他们能够相爱。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惹人生厌的“老小孩”。宋代医家陈直《养老奉亲书》中对这类“老小孩”常见的孤独失落、任性偏执、喜怒无端等心理特征描述道:

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随时人事遂其所欲,虽居温给,亦常不足,故多咨煎背执,等闲喜怒,性气不定,止如小儿。

——老年人虽然身体气血衰退,但心气仍然不减。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总觉得什么事也不顺心。虽然生活上不愁吃穿,但老是觉得不满足。表现在性格上,往往喜欢钻牛角尖,高兴了就笑,不高兴就发怒,就像小孩儿。——这样的小孩就令人生厌了。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老年人之所以有如此这般的性情,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过“戒得”这一关。所以元代医家王珪说,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也并没有特别奇异的地方,关键在于思想上要想得开,不要刻意地追求名利。

嗯,说得够多了。不过,最后再让我们听听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通往解救之路》中的忠告吧:

随着自然规律的发展,一个人到了老年,身体的衰败与意欲的衰败是同步的。追求快感的欲望轻易地随着享受快感的能力的消失而消失。最激烈意欲活动的理由、意欲的焦点(亦即性欲)首先逐渐消失。这样人就好像回复到那在生殖系统还没有发育之前的无邪状态。……如果事情并不是这样发展,如果在享受快感的能力消失以后,贪欲仍苟延残喘,如果我们现在为那些个别错过了的快感享受而痛感懊悔,而不是看穿所谓快乐的空洞和虚无的本质;如果这时候,那些我们已经无福消受的东西让位给金钱这一所有快乐之物的抽象代表,并且从此以后,这一抽象代表就跟过去那些能带来真正快感享受之物一样,一如既往地刺激起我们的情欲;也就是说,在感官意识衰弱了以后,对一样没有生命的,但却不可毁灭的东西,我们又有了同样不可毁灭的贪欲;或者在这时候,如果那只是在别人心目中的存在取代了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活动,并点燃起了同等的激情——那么,意欲就已升华和精神化为吝啬和沽名钓誉。这样的话,意欲就退守在这最后的堡垒以负隅顽抗,直至与死神同归于尽,生存的目的也就没有得到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