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略说:道德之非道

老子略说:道德之非道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老子论起“德”为何物。整部《老子》之所以被称为《道德经》,就是因为前三十七章论“道”,后四十四章论“德”。下德则不然,因为大道无争无害无形无相,于是就故意地执持无争无害无形无相之德,生怕失去这样的德性,这是有意为之,反而非大道之德。老子在道经中强调要“绝圣弃智”,并不是老子“反文明”或“反智慧”,而是因为老子深知,这些都是下德而非上德。老子告诫这是修道路上的必然产物。

老子略说:道德之非道

前面三十七章,太上尽述“道”之为物。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老子论起“德”为何物。整部《老子》之所以被称为《道德经》,就是因为前三十七章论“道”,后四十四章论“德”。古人把前三十七章叫“上篇”“上经”或“道经”,后四十四章叫“下篇”“下经”或“德经”。我们来看看老子怎么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合于无形无相的大道,因为同于大道,含而不露,安静虚无,不有不恃,不彰不为,不妄素朴,所以是真正的大德,真正的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则不然,因为大道无争无害无形无相,于是就故意地执持无争无害无形无相之德,生怕失去这样的德性,这是有意为之,反而非大道之德。所以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因为合于至道,所以表现出来就是自然无为的大道德性、功用。哪怕于天下有莫大的功德,亦无形无相,不着相。而下德呢,则由于是有心的、非自然的、着相的,所以反而是无德的。老子在道经中强调要“绝圣弃智”,并不是老子“反文明”或“反智慧”,而是因为老子深知,这些都是下德而非上德。世智辩聪等圣智,均是下德,并非自然、惇朴、无为之大道,所以才要“绝圣弃智”。太上“绝圣弃智”之教,乃是对上上根器的求道者所说!上德如阴德,不为人知。下德如阳德,颇为人知。其离道远近,昭然若揭。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修道之人,如果炼养到一定的功夫,深合自然无妄、安静无为之道,便能够任运随缘,一切自然而然,不是有心有意去行仁而仁自显,这样的“仁”才是“上仁”。尽管如此,上仁也不如上德,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完全的自然不着相。上仁则是“为之而无以为”。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呢,则比上仁又差远了。上仁是无为的,上义是有为的。尽管如此,上义对于非上上根器的人来说,还是值得赞叹的。义之所在,顺天应人,不徇私情,上下相连,有果断有分别。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在老子看来就不像话了!简直与大道相隔十万八千里。胡涂医相信,老子这番话多半是当年孔夫子来问道时教训夫子的话。关于孔子问道于老子(千百年来儒家都说孔子是问“礼”于老子),历史上记载颇多,感兴趣的可以去找《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天道》等古文来看,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以“礼”教人,在老子看来确实离道太远了。哪怕是“上礼”,有为之法,若教了人家也难以接受、答应时,就难免要沦落到赤膊上阵去拉拉扯扯进行棍棒教育了。这一切在老子看来简直很“下作”。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孔子之教,其弊在此!所以老子也就毫不客气进行一番“批评教育”,只是老子如此骂孔子,似乎也颇“有为”啊!

下德的教法,心中充满圣智仁义礼,终身以此立教,这与大道八竿子打不着。究其原因,若非出于因材施教而不得已而为之,就多半是因为不懂大道、不识大道。既然不识大道,自然不可能得道。既然不能得道,也就只好从仁义礼智去缘木求鱼了。不识大道,不能体道,不能得道,纵然皓首穷经仁义礼智具足,亦与道无关!老子之教,与六祖慧能大师之教,何其相似!(www.xing528.com)

当然,孔夫子最让人敬佩的地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毕竟上上根器的载道之器不多,而下下根器的众生却比比皆是。圣人出世,当然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上上根器的载道之器,当然堪成大道,必须传之以大道。中等根器者,则传之以德,让其广修福德。下等根器者,也只好从仁义礼智着手慢慢教了。圣人为度化苍生,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老婆心切,不得已而为之。孔老夫子虽然被老子骂惨了,但是他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乘菩萨精神,让人无比敬仰,敬佩万分!当然,孔夫子第三次拜见过老子之后,不再怎么出来说教,而是闭门修炼,笔削春秋,韦编周易,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积下了无量功德。顺便说一下,胡涂医的师父每次论起孔子都摇头,有一次谈到易学史上的三座丰碑,居然把孔老夫子排除在外。我年轻时不懂,但是也不敢在师父面前为孔子喊冤。及至后来自己深入体证大易之理,才明白家师所言非虚!

道是体,德是用。仁、义、礼虽然一个不如一个,但都是“用”的不同表现。没法识道体道,只能从德入手,没法从德体认,就只好论仁及义,若义也搞不懂搞丢了,只好尊崇礼教了。故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是本来面目,大道之理才是真理。但是万物不齐,人有多种,每个人的福德智慧根器上下均不同,对大道的体认也就各异,实践、传播也就有深有浅。老子之教,直指本源,乃为我炎黄子孙中的最有福缘最具根器者说!夫子之教,重仁义尊礼教,重在世法,实在来说,离道既远,甚至已经本末倒置。所以老子才驳斥其“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当然是从大道出发才这样驳斥,对于世人的教化,崇仁尊义重礼教,成就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文明,也是功德无量的吧。

修道明道之后,各种医道的能力陆陆续续都会显现出来。修德养仁到了一定程度也多多少少会有所体证甚至出现对未来的前瞻性有所预见,这些能力,就是所谓的“前识”,提前识别未来或远处的事儿。老子告诫这是修道路上的必然产物。所以说“前识者,道之华”。这些能力本来就是道气显化的表现,执着于此,持华丢实,守表去本,则是最彻底最原始的愚蠢了。故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有鉴于此,真正修道的人,必是人群中的大丈夫,能够处其厚不居其薄,懂得守本弃表,抱道舍识,绝圣弃智,去俗取道。故曰“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再说一句,《道德经》是老子为上上根器者传道,直指本源,直解先天八卦图的天人之学,不落旁支。他人之教,若从德、礼等开始,则离道甚远,但是若能一心修持,或许也终有见道之日。

“道德”一词,似乎被慢慢用来表达某种操守,与道无关,但是还是做个有道德的人吧!有戒的地方就有道德,所以以戒为师,在这个时代更加重要了。

祝福大家早日明道!明道之后,上德不德,而德全。明道之后,仁义信不求而自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