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略说:刹那生灭-老子略说

老子略说:刹那生灭-老子略说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在我们身体上的那么多快速的、大规模的生灭,我们凡夫俗子却浑然不知。佛陀当年就说,每一个“刹那”间都有九百个大规模的生灭。一刹那有多快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身体的细胞、粒子的大规模生灭就发生九百次。当然,表面上看来,我们这个“我”似乎没有啥变化,从1岁到100岁都是这个“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一刹那一刹那都在变,一天天都在变,一年年都在变。身体的变化是刹那不停的。

老子略说:刹那生灭-老子略说

老子他老人家花了不少力气阐明无用才是大用的道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文里的“利用”恐怕就是这样来的。有些亲戚朋友偶尔跟我抱怨他们被人利用了,我常常安慰他们说被人利用才说明自己还有用,可喜可贺。太上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不惊,是人生大境界。宠,就是spoiling,是偏爱、溺爱,意味着常常包含无原则的褒扬、赞美。辱,就是insulting,是羞辱、斥责,常常意味着厌恶、不欣赏。“宠辱若惊”,就是被人爱被人恨都“若惊”——好像有点儿慌。受宠,一般是弱者、小的、位置低的才会有受宠的感觉,得到宠爱,像是有点儿惊慌,失去宠爱,也像是有点儿惊慌,这就叫“宠辱若惊”。故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我们凡夫俗子总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这个“我”看得重了,所有“我的”东西——身、名、亲、眷、属、财、物等,都因为是“我的”而不能淡然处之。这就是把这些“大患”当宝贝,仿佛真是身上一块肉一样,这就是“贵大患若身”的表现了。此外,还有啥叫“贵大患若身”呢?死死抱着一个观念以为有个“我”“我身”存在,这就是最大的毛病。

作为凡夫的你我,难免会想,“我的身体难道还不是真实的吗?有血有肉的,难道还是假的吗?”老子、释尊等过来人,在彻悟之后明白了一个真理,世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遵循着大道的规律,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些过来人看得明明白白!我们的整个身体的架构,如果分解开来就是由一堆非常微小的原子、中子、质子乃至更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在不停地、快速地生灭着。发生在我们身体上的那么多快速的、大规模的生灭,我们凡夫俗子却浑然不知。

佛陀当年就说,每一个“刹那”间都有九百个大规模的生灭。一刹那有多快呢?按照佛经上的说法,念头一动的时间就是九十个刹那,壮汉弹一下手指的时间就是六十个刹那,一弹指等于二十分之一个“罗豫”(即20个弹指的时间是1个罗豫),20个罗豫为一个“须臾”,一夜一日为三十个须臾,推算下来,一刹那为0.018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身体的细胞、粒子的大规模生灭就发生九百次。196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nald A.Glaser教授,用他著名的气泡室(Bubble Chamber)测量出次原子粒子(即那些结构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诸如质子、介子、夸克、胶子、光子等)在一秒钟内生灭了10^22次(即1后面22个0),这似乎证实了佛陀两千多年前的说法。我们的身体是一连串前赴后继的粒子生生灭灭着的关联事件(event),每一堆新生的粒子都是在前一堆已灭的粒子的基础上产生的,换句话说,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所以通过古传中医的身心训练,人体当然可以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www.xing528.com)

当然,表面上看来,我们这个“我”似乎没有啥变化,从1岁到100岁都是这个“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一刹那一刹那都在变,一天天都在变,一年年都在变。好比长江黄河,江河里的水永不停息地向前奔涌,从未在河道中等着你,尽管长江黄河看上去似乎千百年不变,但是你三岁时看到的长江黄河,与九十岁时看到的长江黄河,已经不一样了,甚至上一秒钟看到的与下一秒钟看到的都不一样。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仿佛江河里的水,“逝者如斯”,奔流不息。所以说,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我”(身体),当然也没有真正不同的“众生”。所以修道的人,从明道的那一刻开始,自我消融,“我”变得不重要(或者说不存在了),只有寂静常乐。当然,明道之后,这个肉身还在,该吃饭还得吃饭,该睡觉还得睡觉,只是彼时的吃饭睡觉虽然与常人无异,但是已经解脱自在。自己做了自己的主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

身体的变化是刹那不停的。有个不变的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所谓宠辱,其实都是外来物种——是外界加到我们身心上来的。天地不仁,大道无情,我们的心本来清静天真,对于宠辱,不动心,才易与道合真。不要太把“我”当回事儿,尤其不要把“我”当成多么尊贵的家伙,这样就可以避免心志去追求、攀附高大上的尊贵之境,这就相当于把这个“我”寄给了天下一样。如果太宠爱这个“我”,就会沉溺于对“我”的溺爱上了,那时就容易给自己很多的褒扬、偏爱,会追求天下的好东西来给“我”,这就相当于把“我”托付给天下了。

这一章里的这几句话,其实也是大白话,我曾经给Sophie说压根儿就不需要翻译。医家秘传里的注解,是用《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是用功的理法!不亲也不爱才是大爱。

*《摩诃僧祇律》卷十七:“二十念名为一瞬顷,二十瞬名为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为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为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