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真要旨,老子略说-老子略说

修真要旨,老子略说-老子略说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说到修道的应有心法药方——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接下来讲的是修真要旨。这一章,若非明师诀破,不容易明白这是修真要旨。因此,养生修道,要寡欲、清静,则元神自安,元精自固。修习要旨,便是使营魄和合抱一,在清静无为中,让营魄无离,结成金丹。炼养要旨,便在于调和呼吸,专一于气,使其柔和,若初生的婴儿般,绵绵若存,却生命力旺盛无比。悠悠法界,尽在说法。

修真要旨,老子略说-老子略说

前面说到修道的应有心法药方——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接下来讲的是修真要旨。请看《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若非明师诀破,不容易明白这是修真要旨。胡涂医当年学《道德经》,光这一章的第一句话,师父就讲了三天。在医家的秘传里,诀破这一章的,是《悟真篇》的一首律诗:“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抟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

“载营魄抱一”,能承载的,是俱足人类福德的人体,所载的,却是我们的“营魄”——元神与元精。元神是玄德所在,其性为阳,轻、清、净、易飞而上行,本自清净。元精为阴,重、浊、凝、易泄而下行。元神本来清净,但后天的欲念一起就会打扰到它而使其散乱不安。因此,养生修道,要寡欲、清静,则元神自安,元精自固。修习要旨,便是使营魄和合抱一,在清静无为中,让营魄无离,结成金丹。故《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尚在肉眼凡胎阶段的你我,难得一刻清静,杂念纷飞,情感嚣动,营魄无法抱一而散乱不堪。所以凡夫之神与气自然不合,阴阳不交。炼养要旨,便在于调和呼吸,专一于气,使其柔和,若初生的婴儿般,绵绵若存,却生命力旺盛无比。故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调匀呼吸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功夫还是清静心神,使其恢复先天本性。怎么个清静法呢?先要洗涤清除心中的杂念,直到“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时便可恢复先天圆明洞照的性体,宇宙大千,一览无余,是为“涤除玄览”,彼时身心康泰,神气相合,眼中哪还能见到啥瑕疵的东西呢?悠悠法界,尽在说法。“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森罗万象,遍照无余。故曰:“能无疵乎?”有位网友曾在微信里跟胡涂医complained(抱怨)说“‘夫知之亦有之’的境界我深信不疑,可是折腾了这些年,却从未亲身体悟过……”我不管她的言下之意是啥,若这是哪位高明的明师的弟子,光这句话就会被扫地出门了。幸好我不做任何人的师父,所以还是客客气气回了几句——其实你得问问自己:你呼吸调匀了吗?你杂念下去了吗?你转凡夫识为虚空大定了吗?你这些功夫都没做下来,“折腾了这些年”也只是磨性、健身而已嘛,还想“知之亦有之”!修行可不是简单信仰某个宗教的“封建迷信”活动啊……(www.xing528.com)

修道,或者说内养的功夫,必须谨记自然无为。“入门”的下手处,就是专气致柔,爱惜精气,祛除杂念。

爱惜精气,专气致柔,祛除杂念,这就是身国同治,可惜很多修道的人并不懂个中奥妙。故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其心法乃无为而治,使心空、虚下去,心空、心虚了神才能自然安定,神安了气自然聚。如此用功,神凝气聚,自然营魄抱一。内不动念,外绝邪侵,五脏六腑清凉康泰,百骸四肢,无不通达。故《阴符经》云:“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进入了这样的“高级”状态(修习的高级阶段吧),身心慢慢与道相合,无为而无不为,自然生化孕育无限生机。先天真如本性开启,后天情欲妄念歇息清静。此时再入世修炼,于搬柴运水油盐酱醋间,也能运心应物,处处可见般若风光。后天情欲妄念哪怕偶尔现前,亦可以先天觉性之真常破之,而不被其牵着鼻子走,不会像母马一样生小马。故曰:“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一阶段,也就是吕祖所言“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在,性住气自回”。

如此用功,心海圆明朗照,不为情染物牵,遍照山河,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此即“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行功至此,乾坤为鼎器,心与天地一体无二,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生命本源的能量,生生不息,不以为自有,心性慢慢走上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道。顺应自然因果法则,不人为干预事物,哪怕已跻圣位为众人之尊长而不自以为主宰。丢弃小我,成就大我,放下大我,度向无我,从而成就尽虚空遍法界无来无去无量功德……故曰:“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关于玄德的论述,后面的文章里还会讲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