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筝艺的历史变迁及西部乐韵的研究成果

筝艺的历史变迁及西部乐韵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筝这一古老乐器的起源问题,由于缺少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故至今尚无定论。这是迄今发现的有关筝的最早记载。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筝艺向南发展迅速,制筝材料有所突破,魏时已用梓木制筝。唐时,秦筝已作为唐人杂戏的主奏乐器之一,使用更为广泛,弹筝名手辈出,如薛琼琼、李青青等,筝艺精妙,为人称颂。明代出现了十五弦筝,但当时复古思想严重,筝艺被看成俗乐,乐人地位低下,致使前人的很多筝谱未能流传下来。

筝艺的历史变迁及西部乐韵的研究成果

关于筝这一古老乐器的起源问题,由于缺少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故至今尚无定论。公元前237年,秦国大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的描述。这是迄今发现的有关筝的最早记载。可见,当时筝乃“真秦之声”,已是朝野上下喜闻乐见的乐器,儒家的《礼记》中《乐记》篇,是关于音乐、舞蹈最早的典籍,其中就有筝的记载。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筝》中引说:“筝,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战国策》中也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由此可知,距今2500多年以前,筝已在北方各国流传。1979年,贵溪筝的出土,弥补了早期文献中的不足,表明筝早在春秋战国时已传入南方且形制发展,令人惊叹。

再往前追溯,既无实例,也无记载,但关于古筝的创制的几则传说颇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一则说:“后夔创制”,此说最早见于晋人陶融之妻陈氏的《筝赋》,曰:“伊夫筝之为体,惟高亮而特殊,应六律之修和,与七始乎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众器之表式。后夔创制,子野考成。”夔是舜时乐官,曾创造了很多乐器,筝就是其中的一件。相传有一天他听到山野百鸟争鸣,悦耳感人,因而仿百鸟之声,用竹子制出筝来,时间距今4200多年。另一则却说:“钟子授筝,伯牙同节,唱《葛天》之高韵,赞《幽兰》与《白雪》”(晋·贾彬《筝赋》)。还有蒙恬造筝一说。根据以上史料和民间传说,我们虽不能确定筝的起源,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筝产生于秦地(今陕西关中西部、甘肃东部),是秦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秦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筝又史称“秦筝”,想必古人在这一方面不会含糊的,何况筝本身就具有秦地和秦人的风韵品格。(2)从史料中推断,筝至少在商代以前已有雏形。(3)筝的创制,可能源于:一是为了表达感情;二是模仿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三是产生于劳动。

李斯《谏逐客书》中告诉我们,当时筝与瓮、缶构成“真秦之声”,且在秦地广为流传,成为风俗习惯,那时,它主要用于民间,宫廷也开始用筝伴奏。

汉代时,宫廷已普遍用筝为乐府服务,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竞相习弹,蔚然成风。侯瑾《筝赋》说:“享祀祖先,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最初由徒歌,进而为但歌,逐步发展成为六七种丝竹乐器更相叠奏,歌手击节唱和的“相和歌”,在末歌之前和弄后有所谓的“五部弦”“六部弦”,就是弦乐合奏的前奏和间奏曲,而筝、笛则是其中的主奏乐器。汉代还有《筝笛录》的专书,记录有“胡笳”等曲目,这是筝曲器乐化的开始,而后又由相和歌产生了纯器乐的“但曲”。张永《元嘉正声伎录》中载有“但曲”七首,既是合奏曲,又是筝独奏曲,且由秦声转为楚声,结构规模,有了长足进步,这一飞跃性的发展,使其形制也进步了,汉代的筝,已非“五弦筑身”,而变形如瑟,六尺长的上圆下平上张十二条弦,多用骨甲代指,演奏中有了“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勾搭撮弦,促柱等技法,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魏晋南北朝时的筝,已与琴瑟一样。晋·傅玄《筝赋》中“今观其器,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存,鼓之则五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筝艺向南发展迅速,制筝材料有所突破,魏时已用梓木制筝。到了梁代,出现了桐木筝。由于音质上的优点,桐木筝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延续至今。此时,筝更广泛地用来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并且不断地从民间汲取营养。大约在梁陈之际十三弦筝逐渐兴起,到了隋代,十三弦筝在雅乐中的地位完全确立了。(www.xing528.com)

唐代,在历任皇帝较为重视音乐的前提下,筝艺进入了鼎盛时期。筝的种类繁多,如卧筝、轧筝等,十三弦筝盛极一时,与十二弦筝相比较,虽一弦之差,但从五声音阶定弦原则来推论,主音加强了,实用性增大了;当时筝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可转二十八调,燕乐的兴盛给筝艺以广阔的天地,有名的乐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被吸收为筝独奏曲,且曲子结构宏大,宫调形式丰富,唐疆域各处,文化交流频繁,并吸引了大批的日本、朝鲜的“遣唐使”来到中国。公元833年,遣唐使准判官藤原贞敏在长安和刘二郎之女——一位弹筝名手结为夫妇,公元888年,唐僖宗派遣筝博士皇孟学率领62人的乐队赴日传授中国音乐,从此筝在日本落户,且外形毫无改变,直到今日。唐时,秦筝已作为唐人杂戏的主奏乐器之一,使用更为广泛,弹筝名手辈出,如薛琼琼、李青青等,筝艺精妙,为人称颂。

宋初,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从应用范围来说,筝除用于宫廷外,还用于杂剧,且为说唱伴奏,并和江南地区的一些早期戏曲的联系紧密,如参与伴奏“杭州滩簧”,民间筝艺迅速展开,地方特色逐渐加强。

到了元朝中原筝与汉筝汇合,形成蒙古筝。当时,仍以十三弦应用较广,偶尔可见十二或十四弦筝。明代出现了十五弦筝,但当时复古思想严重,筝艺被看成俗乐,乐人地位低下,致使前人的很多筝谱未能流传下来。清初,筝艺进一步发展,筝艺人随处可见,有人描写弹筝盛况说:“霍家小女家家瑟,杨氏诸姨部部筝。”筝造型精致、华丽,四边绘有独角怪兽,梁、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等。其演奏方法:北筝右弹左按,南筝以右手清弹为主,指法名目繁多,有摇、牵、提、拢等十多种。

纵观筝史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筝艺的发展若从各地依附的客观环境来讲,应包含:(1)历史过程,筝艺发展有一大主干,两大支干:一大主干即以秦地为中心,向东经中原流向日本,形成河南筝、山东筝、日本筝;两大支干,即北上形成蒙古筝、朝鲜伽倻琴;南下经江浙流向闽粤,形成浙江筝、客家筝、潮州筝及越南筝。(2)社会背景,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大迁徙及民族大融合。(3)文化因素,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戏曲相融合,这都是我们进一步分析流派形成所不容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