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鹤亭-荆门古名胜,纪元百年的历史名胜

白鹤亭-荆门古名胜,纪元百年的历史名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鹤亭,原名听泉亭,位于龙泉书院荆园内小山之上。清光绪年间重修并镌碑嵌于亭壁。因亭子之处,周植苍松翠柏,又间种桐、梅、桃、柳,常有白鹤栖息其上,故又名白鹤亭。笔者1995年4月16日考察白鹤亭,并拓下了有关碑文。白鹤亭底基高1.1米,面宽2.5米。亭为六面六角,砖瓦结构。亭外墙基壁嵌碑5块,系徐嘉禾和周瀚所撰书的《景莱别墅记》碑文。白鹤亭徐嘉禾的《景莱别墅记》已在《顺、龙二泉》文中解说了一部分,这里不再赘言。

白鹤亭-荆门古名胜,纪元百年的历史名胜

白鹤亭,原名听泉亭,位于龙泉书院荆园内小山之上。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时任荆门知州舒成龙构造。清光绪年间重修并镌碑嵌于亭壁。1974年略加维修。因亭子之处,周植苍松翠柏,又间种桐、梅、桃、柳,常有白鹤栖息其上,故又名白鹤亭。笔者1995年4月16日考察白鹤亭,并拓下了有关碑文

白鹤亭底基高1.1米,面宽2.5米。亭为六面六角,砖瓦结构。通高4.4米,柱高3.4米,每面宽1.9米。北面为门,其余五面以砖封闭。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别具特色。亭内东、南、西三面墙壁嵌有清光绪年间荆门知州徐嘉禾集句诗碑2块和跋文碑1块。亭外墙基壁嵌碑5块,系徐嘉禾和周瀚所撰书的《景莱别墅记》碑文。

徐嘉禾的集句诗碑中,仅存《讲院书声》和《玉沼金莲》二首二块。碑高0.3米,宽0.4米,青石质。刻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讲院书声》诗云:“广庭清晓席群英,遮莫邻鸡下五更。旧学商量加邃密,落花风扬读书声。”首句集宋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诗,此处意谓宽广的书院内清晨已有学子英才们入坐攻读了。第二句集唐杜甫《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诗,此处意谓学子们夜晚攻读时,专心读书至达旦也无妨啊!第三句集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诗,此处意谓对旧的学问研究时要更加精密。“邃密”,精细,精密。第四句集王珪诗,其意谓风吹花落传来了学子们的读书之声。渲染了书院的读书氛围。《玉沼金莲》诗云:“浅醉微吟独倚栏,乾坤清气得来难。黄花冷落不成艳,为报时人洗眼看。”首句集宋陆游诗,谓小饮后倚栏独自漫声吟哦。第二句集元元好问诗,意谓荆园内泉流气清的时空得来实在不易。第三句集南唐李煜诗,下注“花浮水面四时不凋”。意谓荆园泉水中的水金莲的黄花浮在水面上自然地展示它的色彩。第四句集唐章孝标诗,意谓水金莲这样的姿色是为报答观览的人们不凡的眼光。全诗明白晓畅,以自然取胜。

白鹤亭(www.xing528.com)

徐嘉禾的《景莱别墅记》已在《顺、龙二泉》文中解说了一部分,这里不再赘言。专门讲一下周瀚的《景莱别墅记》文。周瀚是应知州徐嘉禾之邀而陪游的。周瀚之文,先从议论景观要靠人适时发现开发这一观点而开篇的:“风景之废兴,存乎人;人之培植风景也,亦会有其时。天下名胜之区,其先皆榛莽也;有人焉为之搜剔而出之,乃蔚为奇境。读钴鉧潭、袁家渴诸文(柳宗元之文),当其鸣蒙未辟,蛇虺族之,蓬蒿蔽之,谁复知西山之怪?特得柳州入深林,穷回溪,刈秽草,去恶木,而后争奇斗胜,异景豁然。在山灵固显晦有时,然不遇柳州,恐晦而不显,终为樵夫牧竖所蹴踏上下而已。其显也在人,亦际其时也。”下文则沿此论点,引出徐嘉禾开发老莱子故里之举措:“吾乡乃老莱子之故里也。出西郊数百步,书院后有山庄在焉。上有亭曰‘孝隐’,湫隘实甚,屐齿所不及。岁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天津徐性臣太守来牧是州,公余课士之暇,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怦然有动于中,慨然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敬仰),固守土者之责也。于是捐数百缗购其旁隙地,建一楼,乃塈(装饰)乃塗,不数月告成。颜曰‘景莱别墅’,并作文勒石以记。下有泉曰‘顺泉’,乱石填淤,藤蔓纠缠。去之焚之,山泉之面目始呈露于案榻之前。”周瀚不仅仅只从景观的角度来看开发之举,而是从表彰贤迹,让人们敬重贤人的高度来表述太守之行的,这就展现了他的过人的眼光。下文则进一步从传承仁孝的高度来写景抒怀,登景莱之楼,观四面之景,生触目之警,扬仁孝之理:“登楼四顾:其南则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幛,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栋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唐名画家曹霸)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之胜,而太守即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滢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紧接着总其言而发感慨,表达自己的超人见解:“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骋怀,藉觞咏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怙(为思念父母之典)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狄仁杰)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长,以臻一道同风之盛。斯楼也,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施善于众人)之仁,而因以展孺慕之殷;若仅谓培植风景,浅矣!”最后,以含情之文笔赞美徐知州的行举,为荆门之幸。并以“地之兴也以人,人之未也有时”之观点,与开篇之论点相呼应而结尾:“吾老矣,幸得陪从以畅游览。玩风光之美,则欣然以喜;慨孝思之挚,则戚以悲。至荦确(嶙峋的怪石)荆榛之地,忽易而为巍焕壮丽之观,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兰亭遇右军(王羲之),竹树为之腾辉;西湖遭白苏(白居易苏东坡),山川始觉生色。莱子之庄芜没于空山者,殆数千百年,迄今乃得贤使君为之涤瑕荡污,以发林泉之秘。地之兴也以人,人之来者也有时,讵不信欤?余聿观厥成,当如何鼓之舞之而欣幸不已也!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勒之金石,兹不赘。谨记。宝生周瀚撰。”全文首尾以议论开篇结局,中间记叙、写景、抒情三者逐层串联,构成一篇景美情茂、珠耀玑辉的游记精品。

据有关资料载,大革命时期,中共荆门地下党组织在龙泉书院内从事革命活动,培养革命力量。该亭即成了党组织经常活动的场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