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遣连》采访留下狮泉河难忘回忆

《先遣连》采访留下狮泉河难忘回忆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觉,汽车来到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地图上并不显示狮泉河镇,标注的是嘎尔。徜徉在阿里大地,我怎么能忘记在这里采访进藏先遣连的日日夜夜呢?新闻播出后,在河北省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短信、电话不断。在狮泉河桥头,我接连去十一户藏民家走访。李狄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少藏族同胞还供奉李狄三烈士,有位95岁的藏族阿妈卓玛接受采访时清晰回忆到先遣连当时进藏的情景。

《先遣连》采访留下狮泉河难忘回忆

翻过一个个山头、山口、山沟……

越过一片片沙丘、沙石、沙滩……

汽车沿新藏公路向阿里首府狮泉河镇挺进……

此时,当身临其境飞奔在阿里境地的时候,我这才真正感受到阿里为什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的高原,西藏的西藏,探险者之地……

望着那纯净的蓝天、闪耀的雪峰、浩渺的水波、奔跑的野驴、飘动的经幡、朝圣的脚步,这就是屹立在世界最高群峰之中迷离多彩的阿里!

汽车向阿里首府狮泉河镇进发

信步在狮泉河镇大街

在这遥远、圣洁的地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神奇与魅力交融,我顿感一种精神力量在升华、在升腾!越过那巍巍的冈底斯山,透过那滚滚的狮泉河水,望过那莽莽的羌塘草原,我真真切切感受到阿里之大美!

大美阿里,让我感怀!让我动情!让我憧憬……

不觉,汽车来到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狮泉河镇”因狮泉河而得 名,藏语意为“森格藏布”。地图上并不显示狮泉河镇,标注的是嘎尔。此镇海拔4300米,有“戈壁孤岛”之称,人口一万,地标为狮泉河大桥、广场和电视台大楼。

我重返故地,触景生情,心潮澎湃。徜徉在阿里大地,我怎么能忘记在这里采访进藏先遣连的日日夜夜呢?

那是前些年,我作为特派记者来阿里地区采访河北的援藏干部。当告别最后一个援藏干部后,我去凭吊孔繁森烈士。阿里烈士陵园坐落于狮泉河镇北部的一个山坡下,整座向阳山坡用石子堆起五个巨型大字:毛主席万岁!每个字占地面积超过5亩之大,这是阿里的一道风景线。

走进沙地上建起的烈士陵园,给人一种苍凉之感,只有墓地西侧的几棵红柳还能显示一点绿意,树丛中有一眼泉水,让九泉之下的烈士能够享受甘甜。

孔繁森陵墓建造的规模宏大,坐落位置显要。当我走近墓前礼拜时,余光中意外发现北侧一座陵墓尽管比不上孔繁森墓精细、突出,但所摆贡品、哈达很多,所点香火很旺。出于记者职业的敏感和好奇,我走向前去,看到上面写着:李狄三烈士之墓。

开始并不留心、介意,后一想:为什么哈达、贡品、香火如此之多之旺呢?必有缘由。为此,我又转向墓后看碑文:“李狄三,河北省无极县里城道村人……”当“河北省”三个字闯入眼帘后,骤然一惊:河北省的烈士怎么埋到这么遥远的地方了呢?便迫不及待、如饥似渴下读碑文,越读越激动,越读越感慨,而且是万分的甚至达到无比震撼的地步!满怀激情的闸水简直要喷洒溢出……

原来,1950年8月,李狄三作为总指挥带领136人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阗普鲁村出发,以惊人的毅力翻越昆仑界山达坂,冒着高寒、缺氧,穿越无人区、两水泉,沿途63名官兵牺牲,历经磨难,当第二年把五星红旗插上阿里高原时,李狄三含笑而去,献出年仅35岁的生命……

望着李狄三陵墓和他墓后六十多名先遣连烈士的坟地,我思绪万千……

这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历程!这样高海拔、高寒冷、高缺氧之地雪域行军,死伤如此惨烈,不要说在全国,在世界也独一无二!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看完碑文,第一感觉:这是河北的英烈,鲜为人知,太感人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写一篇新闻稿报道出去,让河北人民都知道李狄三这个人物,他是河北的英雄,为西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这是河北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收回思路,慢慢走到李狄三墓前,下跪礼拜,心里暗暗默念:“李狄三烈士,放心吧。我一定要把您和您带领的先遣连宣传报道出去!让家乡的人们都知道在这遥远的阿里长眠着为解放西藏而献身的您这位河北英烈!安息吧!”

发现重大线索,摸到“大鱼”,我决定把李狄三这个典型做好,写一篇重要新闻。

李狄三烈士碑文

回到狮泉河镇驻地,我拿起笔,铺开稿纸,灵感一下子就上来了,激情满怀。根据烈士陵园管理处提供的素材,很快写成一篇新闻稿: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传向编辑部,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

新闻播出后,在河北省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短信、电话不断。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可赞、可歌、可颂。

然而,一篇新闻稿分量有限,展不开,更重要的是,只让河北人民知晓先遣连是不够的,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阿里不仅有个孔繁森,还有个李狄三和他带领的先遣连,李狄三是奉中央之命进军阿里的,为祖国统一和西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献出了生命。为此,我拟写一篇长报道,传到中央台和国际台,把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推举出去。

重走先遣连之路,沿着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的足迹追踪采访,收集第一手素材,做重头文章,而且做强、做足、做大。我决定留下来,继续 采访。

然而,这是阿里高原,谈何容易!不过,碑文上显示了先遣连的行军路线和几个节点,即于阗普鲁村、界山达坂、两水泉、扎麻芒堡、改则和狮泉河。

走在狮泉河镇大街上,到处是河北印记,河北路、河北楼、河北商店等比比皆是。河北在这里援建了广场、学校、医院、办公大楼等,满目河北元素。

我与河北援藏干部座谈李狄三时大家反响强烈,大家都认为这是河北的骄傲。由于交通闭塞,阿里几乎与世隔绝,解放军挺进阿里的那段历史已被掩埋,很多人只知道阿里有个孔繁森,很少人知晓还有个李狄三。但是,当地藏族群众对李狄三非常崇敬,称他们是翻身解放的救世主和大 恩人!

在狮泉河桥头,我接连去十一户藏民家走访。

李狄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少藏族同胞还供奉李狄三烈士,有位95岁的藏族阿妈卓玛接受采访时清晰回忆到先遣连当时进藏的情景。他们认为,没有李狄三就没有阿里的解放,就没有藏人今天的安逸。为此,藏族群众经常到李狄三墓前悼念,告慰在天之灵。

在阿里地委、行署机关,我广泛了解李狄三情况后走进地区文化局,土生土长的米玛波仁局长是个阿里通。

在他带领下我去了党史办、档案室和史志办。通过米玛波仁局长介绍我才知道,牺牲的63名官兵中还有河北的烈士,如刘景辰等,刘景辰是先遣连的电台发报员,为河北保定人。

米玛波仁局长说:“1964年李狄三的遗骨从扎麻芒堡迁至狮泉河烈士陵园,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了,人们已淡忘了那段历史,主要是阿里封闭、遥远,还有恶劣环境。”接着,他又介绍了阿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他说: “阿里地貌是第三纪伴随着青藏高原凸起而被大自然沧海巨变的魔力铸就,高海拔、少氧气、低气压,苍茫、荒凉、遥远,狮泉河镇成了莽莽戈壁上的孤岛。每到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半年连信件报刊都看不到,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试想,谁能去看李狄三的陵墓呢?谁能再现这段曾被封冻了的历史呢?”

李狄三的孙子李惠军在阿里地区财政局工作时常常说到他的爷爷李狄三。顺蔓摸瓜,根据这个线索,我赶到财政局进一步探访,得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先遣连当初确实很封闭,就连李狄三牺牲也没通知家中,直到1960年7月家人才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这支前无古人、全军唯一给集体每人记一等功的先遣连一度曾被打压,后被平反。为此,那段历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李狄三烈士之墓是由阿里地区行署和阿里军分区敬立的,部队应该更清楚这段历史。当我来到部队政治部,这里对李狄三带领先遣连进藏了如指掌,并有详尽记载。为此,部队拿出了关于先遣连的翔实材料,讲述了当时部队进藏的大背景。那是1950年1月,毛泽东在出访苏联时电告党中央: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并指示解放西藏分三路推进,其中西路军由新疆军区组建。

王震司令员接到命令后首先组建进藏先遣连,由李狄三任总指挥。

先遣连于1950年8月1日从于阗县普鲁村出发,这是我军第一支进藏的部队,第二年5月28日在扎麻芒堡与安志明率领的后续部队会师后继续前进,于8月3日到噶达克。10月,阿里全境解放。毛泽东得知先遣连的壮举后,流着泪连说三遍:“盖世英雄!”“盖世英雄!”“盖世英雄!”

当时阿里的首府噶达克,现为噶尔县,顺此我又去那里了解当年进藏先遣连的进驻情况。

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当年进军阿里的线路是新疆于阗、界山达坂、两水泉、扎麻芒堡、改则等。我反其道而行之拓展采访,抓住不放。

追踪李狄三足迹拓展到改则县,从狮泉河镇出发顺森格藏布河东行,过革吉、雄巴、物玛,走出五百多公里到达县城。

说是县城,实不如内地一个村子大。全县面积相当于大半个河北省,人口不到一万。改则首府处在一个荒芜边际的戈壁上。我站在街心,那种封闭、凄凉、原始,给人一种失落感。这种封闭,是残酷的!大有沧桑之感。这里远古时期并没有人居住,公元7世纪,一个名叫改则的部落头领带领放牧人来此,后以此命名改则县,繁衍扩展至今。

走进改则县政府办公室,恰遇一位河北援藏干部,当提到先遣连李狄三,他说这里老幼皆知,广为传颂。我走访了民政、交通等部门三位八十多岁的藏族老干部,他们讲述了当年先遣连进驻改则境地与藏族群众打成一片、不吃地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动人故事,特别提到总指挥李狄三、指导员李子祥、连长海林、副连长彭青云等多次到改则宗府与当地首领谈判,劝说其签订和平协议。而宗府头人顽固反抗,与先遣连作对。李狄三又到当地寺庙里主动与僧人接触联系争取力量,劝说宗府厚待先遣连 官兵。

作者在藏民家采访了解李狄三事迹

扎麻芒堡是先遣连驻扎最久的地方,距改则县府90公里。当驱车西北行一个多小时到达之后,才知“扎麻芒堡”的名字已被“先遣乡”替代,过去的影子几乎消失。恍惚中,依稀看到黄沙戈壁里矗立的一座石碑,走近才知是专为先遣连树立的。碑文上篆刻着先遣连270多个日日夜夜在此生活、战斗的艰辛,与困难做斗争的磨砺和英勇牺牲的悲壮历史。

在乡干部的陪伴下,我缅怀了先遣连曾经住过的旧址。

出操的平坝、存马的壕坑和官兵的坟地,我还去了战士们打草、打猎、打柴的山沟。

之后我认真仔细听取了当地老一辈藏族群众的讲述。先遣连进驻扎麻芒堡已到冬季,大雪封山,部队从新疆派出的几路运粮运盐驼队翻越界山达坂而不成,死伤惨重,上百名运粮队伍和上千头骆驼、马匹都倒下了。李狄三当初为什么选这个地方驻扎,关键是此地有草、有树。

“扎麻芒堡”藏语意为“柴草”。李狄三认为有了柴草能解决烧水、做 饭、取暖和喂马的需求。为此先遣连成立了打柴组、打草组、打猎组,首先解决人吃马喂的问题。(www.xing528.com)

然而,仅仅靠吃野羊、野牛肉且没有盐味,难以下肚,呕吐不止,还要坚持和国民党残匪及藏军队伍斗争,他们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和极其严峻的生死考验。特别严重的问题是高原缺氧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

打猎组的巴利祥子还没有走到树林就倒下离开人世……

打柴组的王万明、鄂鲁新身背柴草半路吐血不止身亡……

炊事班长张长富做好饭还没走出厨房便晕倒,再也没有站起来……

小卫生员徐金全刚给别人服了药自己却躺下永远闭上了双眼……

张佛成、陈忠义、于洪、阿廷芳等一个个战士因为高原病相继牺牲……

而最多的一天竟送走11位烈士……

死亡战士接连上升到30、40、50、60名……

其实,总指挥李狄三,早就病了,不过他一直硬挺着、忍受着指挥,直到实在没有一点力气,躺倒了……

然而,李狄三躺在床上以坚强的毅力仍然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大部队到来……

1951年5月28日,当后续部队赶来时,李狄三已生命垂危,他从昏迷中醒来,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拿出记录本和党费,交给团长安志明,示意完成了任务,接着吃力地、断断续续地说:“儿……他……娘……”

话,没有说完,露出一丝笑容,闭上了双眼……

李狄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了自己的任务,还想到了自己的家!

当兵的人,谁没有家呢?而李狄三自参军后,一直没有回去过,他何尝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呢?

李狄三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里城道村一个贫苦家庭。1936年秋天,贺龙的部队路过他的家乡,他背着父母,晚上对妻子说明天要去参军,走后要好好照顾二老和孩子。妻子听后泪流满面,灯光下为上路的丈夫缝补衣服。天不亮,李狄三摸了摸睡熟了的小小的儿子,吻了一下面颊,对妻子说:“我走了,多保重,革命胜利后回家团聚……”

然而,谁知这一去竟成了不归之路……

两水泉是追踪采访的一个重要节点,我走出扎麻芒堡西北行,大片大片的戈壁,无边无际的沙丘,荒凉空旷的无人区,当车程显示出150公里后,到达两水泉。

美其名曰两水泉,其实本不是泉,而是高原湖泊。这一带与日土县接壤,有很多湖,如美马湖、阿鲁湖、鲁玛江冬湖等。

两水泉处在界山达坂和扎麻芒堡中间位置,是接应和转运物资的最佳位置,为此先遣连在此设立了供给站。李狄三的部队在这千古沉睡的藏北高原两水泉驻扎三天,并没有久留。原因是海拔太高,吸氧困难,无人区少有藏民,无法联系群众;地形复杂,稍不留心就会迷失方向。而先遣连驻扎中,连续发生了诸多事件:道尔吉、赛买尔迷路失踪,黑流星马匹病死,多人得了雪盲症等,是先遣连经受较大的一次考验和锻炼,也是行军途中重要站点。

界山达坂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线,也是昆仑山南北分水岭,海拔5400多米,是新疆到西藏最险要的隘口。当我赶到这里时,狂风大作,飞雪 满天。

站,站不住;走,走不动;可以想象当年李狄三和他的战友是怎样翻越的呢?这是先遣连出发后遇到的最大屏障、最大天险。

“虎口脱险,战胜困难,走出鬼门关!”这是战士们的誓言!李狄三带领136名官兵臂挽臂、肩并肩,牵着马尾、喘着粗气,迎狂飙、顶风雪、抗缺氧,闯第一道封锁线,有的摔了腿、冻了脚、扭伤了胳膊,还牺牲了一名战士牟全宝……

界山达坂为什么被称作老虎口、鬼门关,让人望而生畏?主要是海拔太高,一般人承受不了。

为此,当地有一句传言:“班公湖里敢洗澡,界山达坂敢小跑,死人沟里敢睡觉,神仙湾上敢放哨!”

这是衡量英雄好汉的标准,都说明海拔高容易死人。站在界山达坂眺望,北侧新疆方向下山的路上有一条死人沟,传一个连的部队因睡了一夜而全军覆灭;再下去神仙湾东北部有个康西瓦,那里有上百名战士捐躯而长眠……

“生命诚可贵,新闻价更高。”先遣连的采访是难忘的,而且冒着生命危险,特别是追踪李狄三的日日夜夜……对生命是个大摧残,每时每刻都在透支着生命,侵蚀着身心健康。踏访阿里,翻越莽莽昆仑山脉,跋涉滔滔狮泉河水,走过茫茫羌塘草原,冒严寒、抗冰雪、遭缺氧,真是艰难前行。有时碰到汽车爆胎的烦恼,有时遇到塌方断路的阻挠,有时撞到飞石下落的险情,有时遭到野狼袭击的威胁,特别是饱受高原缺氧的折磨,多次死里逃生……

那是一个艰难的日子,当我到达海拔5200多米的一个达坂,山顶凛冽的寒风越刮越大,天上飞雪越下越急,我仍然坚持着采访。

由于衣服单薄,难于抵抗低温,再加上严重缺氧,突患感冒,浑身发冷,全身颤抖,接着就昏倒在山上……

不知道感冒来得这么急、这么快、这么重。这里是无人区,所带氧气全部吸完仍无济于事。大约又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我被送到山脚下一个村子藏医诊所时已是深夜11点多,此时我仍昏迷不醒,病情已发展为肺水肿,生命奄奄一息,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

感冒九死一生,肺水肿在10小时内得不到抢救,生命等于画上句号。但此地根本没有抢救条件,如果不及时送到阿里首府那是十分危险的,而到狮泉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途。为延长生命,藏医向我嘴中灌了一大碗藏药,稍清醒一点,意识到自己不行了,想到后事,刚开口……

然而,只吐了几个字,又昏过去了……

在这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消息很快传向我的单位、传到河北省委宣传部、传向河北省委……

通过急电,又很快逐级上传……

当夜12点30分,驻军某部下令起动两架军用直升机营救……

上午11点钟,我被送到狮泉河镇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正在这里等候的院长、主治医生等立即展开抢救……

到底昏迷了多长时间,到底熬了多久?到底抢救了多少时间?我一点也不清楚,一直处于昏迷不醒……

一直抢救到下午三点多钟,我开始有了知觉,等苏醒后,我慢慢睁开双眼,感觉还活着!当我听到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地区行署专员、阿里地委宣传部部长、阿里地区卫生局局长及河北的援藏干部都在我的床前时,激动万分,怎么也张不开口,说不出话……

特别是听到部队派直升机营救的消息,让我更加激动,这连做梦都不敢想象,在这么遥远的边疆,上级领导这样关注我,想着想着,一股暖流涌进心房,不由自主感动得流下热泪……

先遣连的采访生生死死;历尽千难万险,总算闯过人命关。

苏醒后,我在病床上坚持写了一篇6000字的通讯《先遣连》传回编辑部在河北电台专题节目播出。同时,又把此稿传给中央台和国际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进藏先遣连。

病情好转,当返回编辑部时,好像做了一场梦,荡气回肠,魂牵梦绕……

这时,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的田耀斌用大版文章报道了我进藏采访的消息。之后,我和小田去无极县采访先遣连李狄三的儿子,紧接着一口气写成2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进军阿里——李狄三和他的先遣连》及29集电视剧本《先遣连》,并在国家立项“军字1号”,筹集拍摄。

作者与主演李狄三的演员王千源合影

经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兰州军区政治部等,几经研究、商讨、运作,24集电视连续剧《先遣连》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晚8点播出,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最高奖“政府奖”飞天奖一等奖第一名,还被评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这部气势恢宏的电视剧从采访、策划、编导到剧组,从部队、地方到联合拍摄,直至播出,合作愉快,阵容强大。其中有王元平、公丕才、王喜民、田耀斌、武鸿儒、查岭、范建会、王千源、王新军、唐国强、巫刚、孙涛等。

面对这样强大的拍摄阵势,面对全国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作为其中的一位编剧而感到幸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