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三军烈士墓群与巴东县传统村落

红三军烈士墓群与巴东县传统村落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段德昌烈士墓1952年,毛主席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段德昌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号烈士”。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鹤峰治疗期间,建始官店团防重金收买肖明发的通信员,开枪将肖明发杀害。

红三军烈士墓群与巴东县传统村落

1.段德昌烈士墓

段德昌烈士墓是巴东革命史的重要历史遗存,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段德昌烈士墓现为一座陵园式建筑,位于金果坪乡江家村一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墓冢高2.2 米,为水泥构造。墓碑高1.5 米,正面阳刻“段德昌烈士之墓”,背面阳刻段德昌烈士生平。陵园大门左右围墙上分别镌刻有贺龙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以及廖汉生题词“段德昌烈士英名永存”。

段德昌烈士墓

1952年,毛主席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段德昌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号烈士”。1994年,段德昌被中央军委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 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段德昌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红三军革命烈士陵园

红三军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江家村三组,1987年由巴东县人民政府修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一座红三军烈士纪念塔、一座红三军烈士公墓、两座六角亭和四座英烈纪念碑以及仿古牌楼等组成,陵园四周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寓意“烈士英名永存,浩然正气常青”。

红三军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贺龙题)

“段德昌烈士英名永存”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廖汉生题)

红三军革命烈士陵园中央矗立的红三军烈士纪念塔高11 米,塔下端镌刻着贺龙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塔左下方有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廖汉生同志的题词“段德昌烈士英名永存”; 塔右下方有巴东县委、县政府的题词“继承先烈遗志,保卫祖国河山”; 塔南侧从右至左分别为纪念段德昌、覃正军、覃正谷、肖明发和陈尊山五位烈士的纪念碑; 塔东西两侧有石木结构的六角亭两座,分别为忠烈亭和将军亭。

3.英烈事迹

(1)段德昌。

段德昌(1904—1933),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学习北伐战争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二师政治部秘书长,其间,介绍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营长彭德怀入党。1927年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公安县暴动,曾任湖北省公安县委书记、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红军第六军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红二军团第六军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红军第三军第九师师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段德昌善于洞察战争全局,富有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率领九师出生入死,转战3500 多千米,担负阻击、断后等艰巨任务,确保部队转移。1932年12月到达湘鄂边苏区,深得军民拥戴。

1933年5月,段德昌被杀害于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

(2)覃正军、覃正谷。(www.xing528.com)

覃正军(?—1932),覃正谷(?—1932),系堂兄弟,土家族,金果坪乡连天村人。

覃氏兄弟曾参加“神兵”组织,反抗地主恶霸的欺凌压迫。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6月,在攻克桑植县城的战斗中,战功卓著。同年9月,五峰县团防进犯邬阳关、大岩包、王家山等地。覃氏兄弟随团长陈宗普出击,歼敌3000 余人,缴获土炮一门,受到嘉奖。同年10月,他们随红三军主力出邬阳关,转战在巴东、长阳、五峰三县边界,浴血奋战,屡立战功,兄弟二人分别被任命为红三军三十九团团长、副团长。

1930年3月,红三军主力东进后,团防伺机侵扰,覃氏兄弟率部英勇作战,两战皆捷。同年5月,覃氏兄弟奉命回家乡发动群众,建立连天乡苏维埃政权,并动员群众支援前线,成绩斐然。

1931年,覃正军、覃正谷被杀害。

(3)肖明发。

肖明发(1902—1931),字和清,金果坪乡土地坪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连长、副团长,巴东、建始、鹤峰边防司令部第二团团长。

肖明发原以自耕为生,后因借高利贷葬母而失掉全部田产,为求生计到团防当哨丁,不久入龙潭坪当锅匠。1929年9月,肖明发在江家村参加红军。1930年3月,团防骚扰百姓,肖明发两次率部攻打黄漂洞之守敌,均获大胜。同年下半年,肖奉命到建始官店组建农民协会,巩固苏维埃政权,在此期间,团防纠集恩施、建始、巴东千余人发起攻击。肖明发临危受命,仅率40 多名战士与数倍于我方兵力的敌人周旋,采用穿插分割、灵活机动的战术,终突出重围。

1931年3月,地方赤卫队三次攻打花园包碉堡之守敌,未果。肖明发配合贺龙仅用半天时间就炸毁敌堡垒,毙敌40 名。同年5月,肖明发随曾宪文组织1300 余人,与2000 人的团防会战于吴家沟,初战,小有伤亡,后肖明发发起攻击,团防溃败。同月,肖明发调集800 余人,在金果坪与团防武装正面交战,摧毁炮台,大败敌军,逼敌溃退至旷野岩洞之中。此后,肖明发声威大震。巴东、建始、鹤峰边界群众纷纷要求参加红军。

1931年8月,肖明发在建始毛家冲与团防交战时负伤。在鹤峰治疗期间,建始官店团防重金收买肖明发的通信员,开枪将肖明发杀害。

(4)陈尊山。

陈尊山(1900—1931),派名泽爵,金果坪乡塘坊坪村人。他读私塾九载,虽为一介书生,但性格刚毅,疾恶如仇。

1928年,陈尊山因不堪忍受当地团总和伪县府的诬陷、凌辱,将县吏杀死,随即组织百余人举事,自称“农民大队长”。

1929年5月,陈尊山率部队在吴家湾击溃团防武装。七月,红四军前委组建第五路军,任命陈尊山为补充团团长。

1930年1月,陈尊山率部配合主力攻打恩施市红土溪,采用阻击、穿插战术,一举击毙团防头目,缴获枪支近百支。同年3月,红军主力东进后,各地团防趁机反扑,致使部分红色政权遭到破坏,陈尊山等率部与团防多次交战,均将其击败。在一次阻击战中,陈尊山只带领90 人,就击溃团防1000 余人。

1931年,陈尊山被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