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年植物学家:揭秘植物引种的利与弊

少年植物学家:揭秘植物引种的利与弊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室里,同学们格外活跃,心情十分激动,“植物引种利弊辩论会”几个楷书字在黑板上格外醒目。正方一辩主张植物引种应大力提倡,不考虑后果地全面引进,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使美国人赞叹不已,便纷纷引种。1899年,美国工程兵部队接到国会的一项特别命令,要他们去消灭这些“绿色的敌人”。现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少年植物学家:揭秘植物引种的利与弊

教室里,同学们格外活跃,心情十分激动,“植物引种利弊辩论会”几个楷书字在黑板上格外醒目。要知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辩论会,你说能不激动吗?参加辩论的同学还有几分紧张呢!

教生物的杨老师作为辩论会主席,站在讲桌前,对同学们说:“今天,由我作为主席主持‘植物引种利弊辩论会’。因为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评委就是下面的同学,正方和反方的同学在讲桌两边,作为辩论席,形式不拘,贵在参与。通过抽签产生出正方和反方。正方是吴强、张兰和王柯,分别是正方一辩、二辩、三辩;反方是李娇、于聪和孙苗,是反方的一辩、二辩、三辩。这些都是我们班的同学,就不一一介绍了。”

“同学们,辩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杨老师说,“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上那些精彩的辩论片段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辩论又是一门青春的艺术,因为年轻人以他们特有的朝气、锐气和执著的精神占据着辩论会的主要位置。我们应该有辩论的才能。现在,我们以‘植物引种利与弊’为题展开辩论。下面辩论开始!”

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下面由正方一辩发言!”主席说。

吴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植物是引进的,尤其是粮食作物。引种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因此,我们正方的观点是植物引种应大力提倡。

“下面由反方一辩发言!”主席说。

李娇:谢谢主席。正方一辩主张植物引种应大力提倡,不考虑后果地全面引进,本身就是错误的。你们可知道盲目引进会造成严重后果吗?

正方二辩张兰:引进,才会有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世世代代的人们才得以果腹,人们才得以从事政治、生产、学习等各行各业的工作。历史上张骞西域的故事,在座的不会不知道吧!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吃十几年之苦,把中国特有的农作物和栽培技术传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有十多种外国作物,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菠菜等传入华夏大地。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从此中外文化、生产技术的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纪元,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中亚、西亚和欧洲,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还有明朝去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冒险引来了甘薯,从此,我国的农业宝库中又多了一种价廉物美的粮食作物。

反方二辩于聪:请正方二辩注意,不要只看到辉煌的一面。沉痛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几个世纪前,葛藤由中国传入日本。1876年,美国庆祝建国100周年时,在费城举办大型博览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应邀参加。为了美化了环境,日本馆移植了葛藤。它那宽大柔软而常青的茎叶,一束束紫红色的花,把日本馆装饰点缀得非常美丽。这使美国人赞叹不已,便纷纷引种。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南部种植的葛藤随处可见。既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环境,葛藤被农场主称为“救星”。在日本葛藤受到大自然的控制,春荣秋枯,能基本维持一定数量。然而,在美国温湿的南方,阳光充沛,霜冻轻微,又无天敌的侵害,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下,葛藤如鱼得水,便迅速生长起来,一昼夜一根蔓茎可生长30厘米,一个夏天能长300多米。一株葛藤根有时可长40~50条根蔓,第二年接着疯长,如此这般疯长,形成了庞大立体的葛藤网,独吞了阳光和地下水,造成一木独荣、万木萧疏的惨状。成片的林木被绞杀,良田被侵占。面对这一绿色恶魔,美国林业部门清楚地认识到盲目引种的恶果,发起了一场扑灭葛藤的战斗,人们用除草剂、深翻土地、刀砍、铲除等手段,花费了巨额经费,才略见成效。请问,这不是引种的祸害吗?

正方三辩王柯:看问题应看主流,不能只看“皮毛”。就说玉米吧,起初它叫“御麦”,顾名思义,应是专供皇帝食用的一种粮食。玉米原产中美洲,刚引到中国时,大家不知是何物,见它跟麦子一样可做粮食,又是专向皇帝进贡的异国珍品,就称为“御麦”。现在玉米同小麦水稻相提并论,合称世界“三大谷物”,在世界上玉米的总产量已超过水稻,是世界谷物总产量的亚军。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了世界上玉米的主要出产国。没有引进,就没有玉米,足见引种的重要性。我的话完了,谢谢主席。

反方三辩孙苗:我提醒正方,你们提到玉米的引种,不也是只盯住引种的一个辉煌点了吗?我告诉你们,引种也会给人们带来忧患。我讲一个实例。1884年,一位美国植物学家到巴西旅游,好奇地将水葫芦带回美国,并在新奥尔良博览会上展出。人们对它颇有好感,被誉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花冠”,并且名噪一时。随后一些国家竟相引进水葫芦,结果,水葫芦以惊人的速度繁殖,大大超出水道的负荷。

非洲的刚果河内,水葫芦蔓延1 600千米,堵塞河道,引起水灾

印度拉贾斯坦河大型水利工程,因水葫芦堵塞河道,致使干旱的土地颗粒无收。

美国南部的河流、湖泊、运河有8万公顷水面被水葫芦覆盖,船只无法航行。

在孟加拉国,由于水葫芦充塞河道,使鱼类窒息死亡,数千渔民失去了财源。

这些水域的水温暖而且富含营养,水葫芦惊人的繁殖速度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每隔5~6天就增殖1倍。即使在气温低于5℃时,水面上的叶子和花朵枯萎了,水中的茎仍然活着,一旦气温回升到10℃以上,便重新生长出柔软的绿叶,继续蔓延。

盲目引进水葫芦,竟然闯下大祸。1899年,美国工程兵部队接到国会的一项特别命令,要他们去消灭这些“绿色的敌人”。他们用炸药炸,不久水葫芦又蹿出头来;用毒药毒,结果,水葫芦没有被毒死,鱼、牛、羊反被毒死不少。美国大兵一怒之下用上了火焰喷射器,谁知被火焰烧焦的水葫芦,几日后又长得十分茂盛。为了对付水葫芦,有些国家不惜动用舰艇和直升机。

主席:时间已过。

孙苗:谢谢主席,我的话完了。

吴强(正方):假如没有引种,棉花就不会在北方种植,黄道婆就不能创造出轧出棉籽和纺纱织布的方法,我们今天穿什么?请反方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没有引种,我们今天穿什么?

李娇(反方):穿什么,这个还用问吗?你们不要认为“死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社会在发展,它将会被更新的东西所取代,穿得会更好!(www.xing528.com)

张兰(正方):烟草,大家知道吧?烟草原产美洲,16世纪才引入我国。现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看上去这种植物无关紧要,却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纳税大户啊!

于聪(反方):吸烟是人类的陋习。科学家已从烟草中发现了30多种与尼古丁类似的生物碱,接着科学家研究了尼古丁对动物的作用。到20世纪50年代,烟草对人类的危害就被科学所证实,从此,烟草就被推上被告席。吸烟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对肺功能的影响,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暂且不说,只说吸烟与疾病的关系吧——长期吸烟能导致许多疾病,其中明确的有肺癌、喉癌、口腔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食道癌、膀胱癌、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即“世界卫生日”,这不正说明引种的危害吗?

王柯(正方):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积极从世界各地引种蔬菜。最早被引进我国的蔬菜来自东南亚,有茄子、芋头苋菜、姜、豇豆。

2 000多年前从中亚细亚等地引入的有胡萝卜、菠菜、黄瓜、豌豆、蚕豆

近代从欧洲引来的有卷心菜、花椰菜、莴苣,从美国引来了南瓜番茄辣椒菜豆

试想,如果没有前人努力引种,我们今天的餐桌上的菜肴将会多么单调啊!反方同学,你们想一想,这改善生活用什么呀!

孙苗(反方):当然,人们都希望生活得好一点儿,但是,如果引进的蔬菜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我们的观点是宁愿不改善生活也不想引进。我想告诉你们这样一件事:1982年1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议会通过《外来树种植法》,禁止白千层树、榕树、辣椒树3种植物在南部种植。

原来,在90多年前,佛罗里达州从澳大利亚引种了白千层树,当时美国人对它发出了许多赞美之词。白千层树果然不同凡响,那些不能生长树木沼泽荒地,一经种上白千层树,三年五载便换上郁郁葱葱的绿装。它3年便可开花结籽,十余年为木材工业提供原料,从叶和枝中提取芳香油的,可供药用或用来做防腐剂。

然而,特别强的吸水能力使它的作用走向了反面——它很快占满了沼泽,挤走了不喜吸水的土著植物,夺走了海龟和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其树疙瘩引来了老鼠筑窝,老鼠横行,破坏了动物的平衡。树皮散发出一种化学气味,人闻了会引起咳嗽、哮喘,鸟类对此也不适应,林子里听不到鸟鸣声。州议会法令一生效,白千层树从此便失去了繁殖权。

榕树引自印度,那冲天大盖如同凉伞,那常绿革质叶,那千须万根的造型,谁看谁爱。可是,佛罗里达人则将其斥之为劣种,要把它斩尽杀绝。据说,榕树由于庞大,过于霸道,排斥了其他植物,占领了街道和庭院,因而不受欢迎。

佛罗里达州从巴西引来辣椒树,它的生长速度如竹子那么快,一年能长高3~3.5米。它有致命的弱点,根浅而树干脆弱,易招风断枝,危及行人;浆果有毒素,可使一些鸟类中毒丧生;树脂又能引起过敏;在沼泽地称王称霸,破坏了天然群落。功不抵过,所以也在禁止之列。从这3件事实来看,这引种失败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省吗?

吴强(正方):只有引进物种,才能有发展,我们的粮食品种才能多起来,餐桌上的蔬菜才能丰富起来,我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李娇(反方):我还要清楚地告诉对方,在引进的同时,且不可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棉花的引进可以说是成功的,可是也引来了黄萎病、枯萎病和红铃虫。从前我国种棉花的农民从来没有见过,后来突然出现,损失很大。这是引进美棉时,这些病虫害藏在棉花上带来的;还有,蚕豆蟓我国也没有,它是混在运来的蚕豆中由日本潜入的。

于聪(反方):20世纪30年代随着农作物进口而传入我国的豚草,目前蔓延到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十多个省,很难将其清除。还有和豚草一样属于菊科植物的毒草紫茎泽兰,在云南省几乎占领了一半以上的土地,正以每年100千米的速度向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传播。

孙苗(反方): 目前,辽宁、四川、云南等地正在展开一场铲除紫茎泽兰、豚草等外来入侵生物的行动,以消除其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有关行动方案,我国确定在辽宁以豚草为重点,在云南开远腾冲及四川西昌、宁南和攀枝花等地以紫茎泽兰为重点,开展灭毒除害试点行动。这些地方都是豚草、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生物危害较大的区域。各地运用人工铲除、化学防治等方法,以铲除豚草和紫茎泽兰。科研部门联合有关单位,针对紫茎泽兰和豚草开展了综合防治科研示范活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对比试验等,探索有效的防治技术模式。

吴强(正方):植物引种虽有风险,但历史上成功的远比失败的多。当然,引种失败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的损失相当严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采取消极的办法。

盲目引种显然是错误的。人们接受教训,把引种这艰难而有意义的事业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使植物引种驯化工作成为一门科学。大体说来,一是搞情报,二是物色对象,三是检查身体,四是考核鉴定。这就是说对引种植物的考核是极端严格的,不是拔尖的优秀植物,根本别想通过。

主席:同学们,通过一场辩论,对于引种的意义和引种失败的恶果,大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次辩论活动,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表现得都比较好,都做了认真、积极的准备,精神可嘉。

当然,只有引种,才能更加丰富祖国植物宝库的多样性,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引种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不过,盲目引种,不经过严格考察试验和检验检疫的引种,又是十分可怕的,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和损失。现在人们借助高科技手段明察秋毫,使危害农作物的妖魔鬼怪难有可乘之机。

至于正方和反方谁胜谁负、得分高低,在这里不予公布,因为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你们自己评判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