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学业压力易感性问题研究: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整合

中学生学业压力易感性问题研究: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整合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压力易感性的内涵特征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涵义。这种易感性结构是特异性的,其特异性体现在压力刺激与个体易感性结构的特异性联结,而不是疾病易感性特质与特定疾病的特异性联结。神经质维度应该是与压力易感性最为相关的一种基本人格特质。塞利认为,这种综合性的压力反应分为先后发生的三个阶段,即警戒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中学生学业压力易感性问题研究: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整合

所谓压力易感性,就是个体容易感受到压力刺激的影响,引发压力反应,可能导致适应不良症状的心理特质因素。关于压力易感性的内涵特征,我们可以拿其与疾病易感性的内涵特征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压力易感性的内涵特征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涵义。

(1)引发个体易感性的压力刺激是特异性

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由于其发展阶段、核心社会角色、主导型的社会适应任务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差异,他们会对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压力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性。譬如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生对学业压力特别敏感,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则对就业压力特别敏感。这种特定群体对特定压力源的易感性,不仅是因为这些特定压力刺激构成其特定阶段和特定情境下的主要压力来源,而且与其特定的社会心理结构、特定的社会心理氛围密切相关。那么与传统的疾病易感性模型相比,这里的压力易感性结构作为压力刺激—疾病路径的中介调节通道因素,其自身的结构特征不是跟随后的特定的身心疾病紧密关联,而是与个体或群体的发展阶段、核心社会角色、主导性发展任务、需求结构以及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更与前提性的压力刺激的内容属性有密切关联。也就是说,不同个体或群体具有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压力环境的特殊关系,于是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压力易感性结构。这种易感性结构是特异性的,其特异性体现在压力刺激与个体易感性结构的特异性联结,而不是疾病易感性特质与特定疾病的特异性联结。

(2)压力易感性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心理结构

既然这里的压力易感性结构与特定压力刺激有关,与压力刺激-易感性结构的特异性联结有关,那么,这种易感性结构就不是疾病易感性模型中先天性的遗传特质结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与其发展阶段、角色要求、主导性发展任务和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生成性结构。根据人格的五因素理论(McCrae,Costa,1997),压力易感性不是遗传性的内源人格结构,也不是人格五因素结构中某个基本的人格维度(譬如神经质维度),而是遗传性人格特质和外在的不利环境特征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适应性特征(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是遗传性人格特质的表现型,只是这种适应性特征是以一种适应不良的结构和功能形态表现出来,可能包括不良的习惯,偏差性的态度和认知观念,技能缺陷、角色错位和适应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等方面。在这里,遗传性人格特质与不利环境特征的交互作用不是两个危险因素的简单叠加效应(1+1=2),而可能是新的危险因素会增强已有危险因素作用的放大效应(1+1>2)(金灿灿等,2011)。已有研究中所谓的认知易感性、人际交往易感性、自尊易感性等结构和机制模型均不是遗传性的人格特质的结构和机制,而是遗传性人格特质与外在的环境要求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适应不良的心理结构或机制。譬如,关于认知易感性,Beck(1991)的认知易感理论中所说的功能失调观念和自我消极图式、Abramson等(1989)的无望理论中消极的解释风格、Ingram(2003)的双处理模型中的负性自我认知偏差等认知结构均是个体基于自身的人格特质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消极的认知观念和态度。压力易感性不是根源性的人格特质,但是会受到其深刻影响。神经质维度应该是与压力易感性最为相关的一种基本人格特质。神经质影响压力易感性的可能发生路径是,神经质人格是一种对外在伤害事件保持高度敏感的情绪唤醒机制,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个体倾向于寻求保障自身安全的外在环境和人际关系,当然也倾向于回避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高难度任务。一旦受到挑战和侵犯,也容易感受到伤害,并且形成消极的自我建构和悲观的生活态度,也对现实生活中真实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灵活处理的技能。

(3)压力易感性的功能表现为综合性适应症候群(www.xing528.com)

如上所述,压力易感性是个体内在特质结构对外在压力刺激的易感性。个体内在特质通过对外在压力刺激的“易通达效应”和“易放大效应”,从而引发个体的压力反应过程和身心症状,即所谓的压力易感性的功能表现。不过,与疾病易感性不同,这里所谓的压力易感性的功能表现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压力反应,而不是疾病易感性所谓的、可能导致某种具体身心症状的特异性反应。基于压力源的刺激,经由压力易感性功能效应的非特异性压力反应,首先由塞利(Selye,1976)提出的一般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概念进行了阐释。塞利认为,这种综合性的压力反应分为先后发生的三个阶段,即警戒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经历这三个阶段,个体会导致整体的身心机能受损和综合性的身心症状群。后来,有研究者(Sterling,1986) 提出了“非稳态”概念,来进一步阐述这种综合性的压力反应,认为个体的压力反应是重新达到稳态的过程,但若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那么有机体也会逐渐紊乱和衰竭,导致“非稳态”状态。这种非稳态的压力反应包括生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身心症状。不过近年来,关于这种压力反应的非特异性也存在争议(严进,2008)。

当然,正如寻求易感性的压力刺激特异性模式是本研究的目的,寻求易感性的特异性压力症状反应模式也是诸多研究者的目的。在这里,研究者不妨把二者分别称为医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如图1-1所示)。不过,在易感性的概念上,压力刺激特异性与压力症状反应特异性是存在冲突的。第一,如果人们具有从一个压力源到另一个压力源都适用的特征性反应模式,那么这种特征性反应模式如何能够随着压力源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呢?第二,如果人们具有从一种压力源到另一种压力源的通用性反应模式,那么这种通用性反应模式如何由个体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身心疾病呢?在这里,易感性的医学模式无法回答第一个疑问,易感性的心理学模式无法回答第二个疑问。那么,我们只能推论,本研究所提出的压力易感性概念与疾病易感性概念不是同一个结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① 前人基于医学模式提出疾病易感性概念,是研究疾病的易感性因素和机制;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心理学模式的压力易感性概念,是研究个体对压力的易感性因素和机制。② 前人主要探讨具体疾病与易感性的关系,即研究易感性的疾病特异性机制。本研究主要探讨特异性压力源与易感性素质的关系,即研究易感性的压力刺激特异性机制。

图1-1 易感性的医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

如上所述,已有的易感性研究强调了个体易感性与外界压力刺激和具体疾病之间的特异性联结,这种特异性联结无法解释当外界压力刺激变化时,易感性仍然能够导致具体疾病发生的状况。而从外界压力刺激的作用看来,外界压力刺激更多的是导致个体出现适应不良状况,而不是具体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而疾病易感性同样无法解释外界压力刺激导致适应不良产生的机制。所以本研究认为,传统的疾病易感性仅能够在个体适应不良的基础上发生作用,并进一步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发生,而在压力刺激导致适应不良产生的过程中,存在着另一种易感性,即压力易感性。所以在外界事件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过程中,首先是外界压力刺激经由压力易感性导致个体适应不良的产生,而适应不良进一步引发个体疾病易感性的作用,最终导致了具体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出现。总之,本研究不妨大胆地假设:特异性的压力刺激启动个体的压力易感性,引发综合性适应症候群,综合性适应症候群又启动疾病易感性模式,导致具体的身心疾病(如图1-2所示)。

图1-2 压力易感性和疾病易感性作用机制的整合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