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特点及教育原理-教育原理

学生特点及教育原理-教育原理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年儿童虽然处于学生时代,但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观能动性。从时间维度看,学生是“历史人”“现实人”和“未来人”整体融合的“完整人”。“现实人”指学生在现实中是尚未成熟正在发展的人。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然而,相对终身学习观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这是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极其重要的特点,是学生质的规定性。

学生特点及教育原理-教育原理

(一)学生是能动的人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既是自然的生命实体,又是接受了社会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的社会人。学生也不例外,既是受教育者群体中的一员,又是已经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获得一定经验的社会人。这一点,却常常因为学生处于少年儿童阶段而被忽视,甚至否定。然而,这是我们树立科学学生观的重要依据。少年儿童虽然处于学生时代,但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观能动性。与一般的生产劳动不同,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能动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具有选择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根据自身情况(如兴趣、爱好、能力等)来参与教育活动,也可能拒绝某种教育要求。学生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如学习困难时的自我激励,取得成绩时的自我告诫,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变化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处在变化之中,趋向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从现实表现来推断学生有没有出息,有没有潜力。其实,学生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裂脑研究、左右脑研究、潜意识研究、智力开发研究等等,都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并发掘学生身上潜藏的各种能量,采用适当的方法使他们的身心获得最佳的发展。

学生作为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其身心等方面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应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小大人”的传统观点,认为他们与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差别,因此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和行为标准。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要以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帮助其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其进步和发展。

(三)学生是完整而独特的人

首先,学生是完整的人。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完整的人。教育不仅影响人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等精神因素,还影响人的身体、生理等因素。而且学生也是以其整个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正如苏联学者在《合作教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2]如果我们不从人的整体性来理解和对待学生,那么,教育措施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所需要的是儿童整体的身心和整个的心灵创造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3]现代教育学越来越呼吁人们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从时间维度看,学生是“历史人”“现实人”和“未来人”整体融合的“完整人”。[4]“历史人”指的是学生是带有历史积淀和早期经验的人。作为“历史人”,学生大脑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500万年进化基因的全部信息,它包含了人的生活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现实人”指学生在现实中是尚未成熟正在发展的人。“未来人”指的是学生经过系列熏陶将要成熟发展为理想式样的人。“历史人”是基础,“现实人”是成功的关键,而“未来人”则是应达到的目标,三者整体融合后,学生便成了“完整人”。(www.xing528.com)

其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生具有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而且这种倾向和要求是从一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都始终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罢了。如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讲解;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啰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愿让别人帮助。这些都是独立精神的表现。而且,如果他们的独立性没有遭到打击或损伤,他们就总是要求独立,总是想获得更多的独立能力,并且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独立能力表现和发挥出来。如常常有学生喜欢在一些公开场合有意地试验、证明或表现一下自己的某种独立能力,有时甚至拒绝接受帮助,不听指挥,违反纪律,对抗家长或教师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在把握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是独特的人,还表现在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这些基本事实形象地说明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是每个学生存在于世的重要表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习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凡是个体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和活动都是学习。按照终身学习的观点,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中国自古相传的人生格言。然而,相对终身学习观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是不同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当然,学生时期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198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指出:“学习机会发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甚至于发展到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得以发展和成熟的一切场所。按照我们的观点,青年期的正规教育是人们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如不终身学习,人的技能就会很快过时。”[5]

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是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极其重要的特点,是学生质的规定性。这也决定了学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赋予了他们接受教育的社会义务,以及不断地促进自身发展的责任。如果无视这一特点,就会从根本上取消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学校也必然随之消亡。

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学生学习的另一重要特殊性,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在学习上的根本区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前人实践总结的认识成果,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他们学习的内容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文化遗产浩瀚如海,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而获得直接经验。学生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